导读:就在调研的同一时间,在另一间会议室,金龙客车关于电池回收的相关研讨会议也在同步进行。目前,动力电池回收迫在眉睫,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已经来临,对于整个行业现状而言,回收利用的需求很迫切,但是标准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完善。
2018年初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鼓励开展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模式创新。
作为一家有着30多年历史的车企,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简称“金龙客车”)如何看待目前的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又有着怎样的业务布局?
▲ 研究小组与金龙客车相关负责人交流现场
5月30日,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委会编辑部、天津赛德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区域总监魏和建、四川长虹润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辉、电池联盟高级研究员杨清雨等组成的“2019动力电池回收技术及渠道建设车企调研”工作组一行走进金龙客车,与金龙客车新能源及先行技术部相关业务负责人,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标准体系完善、电池残值评估与归属、电池溯源及主体责任履行、网点建设与盈利模式、金龙客车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业务、电池回收政策建议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交流。
没有整车企业的参与和支持,电池回收或将是不可执行的。在电池产品供应方面,据调研小组了解,目前,金龙客车与宁德时代、盟固利、微宏动力等电池企业合作,并与湖南邦普签署了电池回收协议。
整车企业、电池厂商、回收企业等不同主体如何协同,探索构建退役动力电池成熟的回收路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首先考虑动力电池的残值问题,必须有成熟的评估标准与体系。就现状而言,整车产品一旦销售出去,动力电池的产权便归属购买方,后期,电池产品是否流入回收渠道,或者是否流入正规的回收利用渠道,整车厂将很难控制。
动力电池归入回收再利用渠道需要经历两个阶段,一是电池本身到达寿命周期,二是车辆本身到达强制保质期,产品使用到达使用价值末端。
从电池溯源和回收主体责任确定以来,部分整车企业遇到一些追溯难的问题。比如,十几年前,整车企业先期合作的电池供货厂商可能有十几家,但是最近几年,一些合作的电池厂商由于多种原因,出现倒闭或消失的现象,依据先前的合作协议,这些电池厂商已经无法继续履行对应职责。整车企业因此必须承担起后续的处理责任。
对此,金龙客车相关负责人建议,在标准与规定尚需细化与优化之时,还需要多方参与企业协同探索,毕竟有详细的优化方案更有助于企业走得更远。同时,动力电池回收还需要考虑溯源编码开始之前的老旧电池如何追踪处理的问题。此外,还需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电池回收,研究探索动力蓄电池残值交易等市场化的运营模式。
据了解,金龙客车创立于1988年,隶属于厦门金龙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686),已经成为中国客车自主品牌代表和领军企业;企业专注大、中、轻型客车整车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下辖厦门大中型、厦门轻型、绍兴公交/前置客车三个生产基地,大中型客车年产能超过2万辆,轻型客车年产能超过3万辆。
近30年来,金龙客车累计生产客车超过45万辆,累计出口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客车10万余辆。与此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600多个售后服务网点,为客户提供高效的配件供应及专业的维修服务。
在新能源方面,1997年投入新能源研发并试制, 2001年成功开发了首款基于铅酸的混合动力客车,至今已拥有了近二十年的新能源客车开发历程。2013年开发自主ISG混合动力系统及新能源管控系统,目前金龙新能源车型在国内200个城市成功推广运营并且实现批量出口。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