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新能源突传三大利好!固态电池赛道即将爆发

时间:2024-05-28 18:18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新能源的重磅产品突传利好消息。
 
首先是,上汽集团日前宣布,预计到2025年,上汽集团的全固态电池将在上汽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搭载,预计到2026年将实现量产;其次是,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公开表示,该公司全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小批量生产;另外,广汽集团发布全固态电池走过试验阶段、将于2026年量产装车的消息。
 
全固态电池有着“动力电池圣杯”之称,相比目前主流的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倍率和循环寿命方面都有着显著优势。因此,该赛道的最新技术动态频频引起市场躁动。
 
分析人士认为,固态电池的出货量和市场空间未来五年内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据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65.8%。另据中商情报网预测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的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00亿元,全球市场的市场空间或超3000亿元。
 
突传利好
 
当前,新能源赛道的重磅产品——全固态电池正密集传来三大利好消息。
 
首先是,上汽集团日前在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宣布,预计到2025年,上汽集团的全固态电池将在上汽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搭载,预计到2026年将实现量产。
 
其次是,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近日公开表示,该公司全固态电池有望2027年小批量生产。
 
另外,广汽集团发布全固态电池走过试验阶段、将于2026年量产装车的消息;太蓝新能源也宣布成功研发车规级全固态锂金属电池。
 
国外方面,日本丰田、日产、本田分别计划于2027年、2028年和2030年开始向市场投放搭载全固态电池的电动汽车;供应商企业韩国三星SDI、SK On、LG新能源也纷纷发布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计划。
 
上汽全固态电池基于聚合物——无机物复合电解质技术路线。据了解,上汽针对固态电池规划了“三步走”战略,第一代即今年搭载在智己L6上的固态电池,其液含量降低到10%(传统液态锂电池液含量约20%);第二代将液含量降低到5%,预计2025年装车量产;第三代将液含量降为0,即全固态电池。
 
据悉,上汽首条全固态电池量产线将于2024年三季度开工,预计2025年下半年完工并投产。
 
上汽集团在新能源技术发布会上表示,上汽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年在上汽自主品牌实现规模搭载,于2026年实现量产。
 
上汽集团方面透露,该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更高,能量密度超过400WH/kg,是传统动力电池的一倍以上;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超过820WH/L,电池容量能够超过75Ah。在其他性能方面,该全固态电池在针刺以及200热箱的场景下,能够确保电芯不起火不爆炸。此外,其适用范围更广,低温容量保持率超过 90%;物料成本更低, 基于材料和工艺的简化和创新,从电芯端到 PACK端,单位成本最多可降低40%。
 
上汽清陶总经理李峥在发布会上表示,全固态电池领域已形成一个新的竞争局面,“谁能够真正率先量产,谁就会占据新的主导权”。
 
李峥指出,推动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是上汽清陶与上汽集团明确的目标,现已经进入了全固态电池量产最后的冲刺阶段。
 
动力电池圣杯”
 
全固态电池有着“动力电池圣杯”之称,相比目前主流的液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充电倍率和循环寿命方面都有着显著优势,理论上能彻底解决电动汽车目前在安全性、续航里程、电池成本等三方面的痛点。
 
首先是安全性。现阶段,电动汽车主要使用液态锂电池,液态锂电池使用的电解液是可燃的,在发生短路或受到穿刺等情况时,电池有起火的风险。而固态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来传导锂离子,不含易燃易爆的成分,从根源上消除了安全隐患。
 
其次是能量密度,电池的能量密度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中国制造2025》提出,2025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2030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2025年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Wh/kg。由于现有液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难以突破300Wh/kg,因此发展固态电池成为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重要方向。
 
此外,固态电池也有望大幅降低电池成本。目前在一辆电动汽车中,电池系统的成本约占40%,正极材料则占到整块电池成本的40%,而正极材料一般采用磷酸铁锂和三元锂。李峥表示,固态电池可以拓宽正极材料的选择,这便提供了清晰的降本逻辑,未来全固态电池的成本有望实现40%的降幅。
 
发展全固态锂电池,能够解决当前液态离子电池所面临的能量密度瓶颈和安全隐患,因此成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后续技术。
 
3000亿赛道即将爆发
 
政策方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都明确提出,加快固态电池的研发应用。大量相关政策的出台将会对固态电池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推动其产业化进程。
 
基于固态电池在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其出货量和市场空间未来五年内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据国盛证券预测,2025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为17.3吉瓦时,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需求量有望超200吉瓦时,2025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65.8%。
 
另据中商情报网预测的数据,预计到2030年中国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达251.lGWh,市场空间有望达到200亿元,未来市场增长空间广阔。全球市场来看,预计2030年的市场空间或超3000亿元。
 
除了新能源汽车行业,低空飞行器对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非常高,且对成本相对不敏感,也是固态电池最佳应用场景之一。
 
业内普遍认为,全固态电池的规模化量产需要3—5年,在此之前,固液混合电池的渐进式路线更符合技术发展规律,是过渡路线。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成本的逐步降低,固态电池有望在未来十年内实现更广泛的商业化应用。届时锂电池能量密度可达到500Wh/kg,对应的续航里程约是液态锂电池的2—3倍,追平燃油车续航力。
 
当前固态电池赛道已经处于高速成长阶段,后续需要密切关注头部厂商的突破性技术带来的行业变革。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固态电池 新能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