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政府、赣州经开区管委会与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科技集团”)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吉利科技集团将在赣州经开区投资300亿元,分期建设42GWh动力
电池项目。其中一期12GWh项目投资8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用地500亩;后续30GWh项目投资215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用地1000亩。
早在2019年,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就已经正式更名为吉利科技集团。据了解,公司定位于“大出行生态领域产业投资商与运营商”,聚焦汽车生态领域的新能源、新技术、新模式的产业投资,拥有材料科技、新能源科技、出行服务、摩托车产业、航空产业与航天产业6大核心业务模块。截至2020年10月,吉利科技集团资产1200 亿元,估值1500多亿元。
吉利汽车3月上旬公布的2021年2月汽车销量数据显示,2月汽车销量77221辆,同比增长约265%。2021年1月和2月汽车总销量为233547辆,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6%。
2月20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内部讲话中表示:“基于全球汽车产业变革及应用环境变化,吉利正在制定‘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据了解,蓝色吉利行动计划一方面将主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还有小排量节能汽车。其中,90%左右是新能源混合动力汽车,10%左右是传统节能小排量汽车。另一方面,该计划还将主攻纯电动智能汽车,组建全新的纯电动汽车公司,正面参与智能纯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
要想更好地完成蓝色吉利行动计划,吉利必须要在动力电池领域做好规划。在这一点上,吉利可谓早有准备。
2015年12月,吉利汽车与香港洪桥集团合作成立浙江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与生产,隶属于吉利集团零部件事业中心,是首个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总成研发制造基地。
2017年4月,吉利汽车全资收购LG南京工厂所有生产设备和制造技术知识产权的使用权。
2018年9月,吉利汽车通过旗下子公司,注资5000万元在武汉设立湖北吉利衡远新能源科技公司。吉利方面表示,湖北的新公司未来将成为吉利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重要生产基地。
2018年12月20日,吉利汽车旗下子公司浙江吉润与宁德时代订立合资协议,双方拟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从事电芯、电池模块及电池包研发、制造及销售。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亿元,其中浙江吉润持股比例为49%,宁德时代持股比例为51%。
2019年6月12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上海华普国润与LG化学签署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营公司,主要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电池。公告显示,合营公司注册资本1.88亿美元,上海华普国润及LG化学各出资50%。合营年限初步定为20年,经双方一致同意可以股东决议案形式进一步延期。
虽然与LG化学办合资公司没有了下文,但是传来了吉利科技与孚能科技设立合资公司的消息。
2020年12月24日晚,孚能科技发布公告称,近日公司与吉利科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设立合资公司建设动力电池生产工厂。协议约定,双方共同推进动力电池产能的建设,预计合资公司和孚能科技合计产能达到120GWh,其中2021年开工建设不少于20GWh。
公告显示,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车集团承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孚能科技或合资公司生产的动力电池,每年采购量不低于其需求量的80%,采购价格不高于同类产品的市场售价;孚能科技承诺同等条件下将优先满足吉利科技和其控股的子公司及吉利商用车集团的采购需求。协议还设置了排他约定。
吉利还间接入股了孚能科技,成为其重要股东。今年1月28日,企查查显示,孚能科技持股19.1%的第二大股东——深圳安晏投资合伙企业发生工商变更,引入新股东重庆江河汇企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13.33%。重庆江河汇法人徐志豪现任吉利集团CEO,其100%控股的股东为吉利迈捷,而吉利迈捷背后股东均为吉利系。
除了与其他企业合作生产电池以外,吉利也有涉猎动力电池材料、回收等领域。
2018年10月,吉利集团与杉杉股份、紫金矿业出资组建了福建常青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建常青”)。合资公司官网显示,这是一家电池回收、前驱体制造为一体的企业。
杉杉股份去年3月的公告显示,旗下杉杉能源计划4月30日前向关联方福建常青新能源采购锂电池用原材料,交易金额预计2亿元以内。根据协议,常青新能源计划5年总投资65.89亿元,建设15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和10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生产线项目,共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投资11.8亿元,建设1万吨/年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和2万吨/年三元前驱体生产线。
去年8月10日,福建常青新能源一期工程已全部完成建设,正式开启经营模式。
吉利还有开展电池租赁业务。
据天眼查APP显示,去年12月1日,阳光铭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赵杰,注册资本1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能量回收系统研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节能管理服务、蓄电池租赁等。天眼查股权穿透图显示,吉利科技集团间接持有该公司100%股权。
吉利打造完善的电池全产业链的目的,来源于其对于电池的焦虑。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是电池技术的较量。换句话说,谁掌握了电池核心技术,谁就把握了话语权。而车企在竞争中,同样存在对于电池技术的焦虑。于是,他们纷纷选择与电池企业进行合作。
虽然已与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成立合资产线,但这不能满足吉利对于
电动车电池的全部需求。从实现供应、降低成本、掌握技术等方面考虑,包括吉利在内的车企越来越希望掌握电池的控制权。
吉利汽车在动力电池的布局,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转型成本,并且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进而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整体水平。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