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 12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球注册登记的电动汽车(电动、插电混动、混动
电池)装车量共计552.2GWh,同比增加44%。
据悉,装车量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LG能源、松下、SK On、中创新航、三星SDI、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
可以看出,中国企业的表现十分亮眼,宁德时代以36.9%的比例占据了全球市场的1/3。具体来看,今年1-10月宁德时代的整体装车量为203.8GWh,同比增长51.1%,市场占有率达到36.9%。
排名第二的为比亚迪,今年1-10月其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87.5GWh,同比增长66.5%,市占率达到13.8%。
韩系动力电池三大巨头的市占率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至23.4%,但三家公司的装车量均实现增长。LG新能源同比增长47.2%,为76.1GWh,居全球第3;SK On同比增长13.8%,为27.9GWh,排名第5;三星SDI同比增长42.1%,为25.1GWh,排名第7。
该机构表示,当前全球动力电池的渗透率已经超越了15%,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普及,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也将迎来提升。
据SNE research之前公布的数据,1-9月,世界各国注册的电动汽车(电动、插电混动、混动电池)搭载的电池总量约为485.9GWh,同比增长了44.4%。其中,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在2022年全年达到517.9GWh,目前的统计数据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九成。
1-9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排行榜中前十名的企业中,同样有六家来自中国,三家来自韩国,只有松下一家日本企业。六家中国电池企业的市场份额为62.9%,较去年同期的58.2%增加了4.7个百分点。韩国企业的市场份额为23.8%,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1个百分点。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已经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韩国、日本等企业也在不断努力提升自己在市场中的地位。另外,美国、欧洲也在全力追赶。
韩国方面,据韩联社11月29日报道,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当日宣布,韩政府主导的“面向环保交通的新一代高性能二次电池开发项目”已经通过初步可行性研究,计划自2024年起至2028年投资约1172.3亿韩元(约合6.39亿元人民币),用于确保韩国获得新一代电池技术优势。主要投资领域是全固态电池、锂硫电池负极材料、锂离子正极材料等。
产业通商资源部表示,将抓住机遇积极培育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打造新一代二次电池产业生态。
12月3日,韩国贸易部的代表曾会见多家电池公司的高管,并表示将帮助它们实现关键材料供应链的多元化。
12月5日,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与欧盟委员会增长总司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第一届韩国与欧盟供应链产业政策对话会”,商定加深供应链合作。双方就新能源汽车、氢能和海上风力、电池和芯片等各领域探讨供应链合作方案。韩方介绍了政府为稳控电池产业供应链而实施的政策,并呼吁欧盟在制定《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附属法令的过程中充分考虑韩企立场。
如果说韩国电池行业的强项在于高镍三元锂电池,日本企业则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更有优势。《日经中文网》在一篇文章中表示,“日本在全固态电池方面领先,根据Astamuse公司的数据,相关专利申请量(2011~2022年)世界第1,是中国的近2倍。除了丰田汽车,日产也计划在2025年前建立试制生产线。
欧洲方面,今年8月17日,《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EU 以下简称“新电池法”)正式落地生效。“新电池法”规范了电池从设计、生产、使用和回收的整个生命周期,并确保其安全、可持续和具有竞争力。新的规定将对欧盟地区电池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各环节产生深远影响。例如,新法规要求电池制造商除在生产阶段之外,承担电池的全生命周期责任,包括回收和处理废弃电池,并提供相关信息给用户和处理运营商;新法规还引入了数字电池护照根据全球电池联盟(Global Battery Alliance , 简称GBA)发布的数字电池护照概念验证,产品信息须具有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池信息、材料信息、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信息、数据源信息。此外,“新电池法”提出了有害物质限定、性能和耐用性要求、固定式储能安全要求和符合性评估等规定。
当然,电池领域毕竟是个全球产业,一个国家发布了新的政策,势必会关联到其他国家的决策。
12月1日,美国总统拜登政府宣布了关于电动汽车税收减免的拟议新规则,旨在通过阻止电动汽车制造商从中国和其他外国竞争对手采购电池材料来保障供应链安全。根据新的指导方针,如果一个公司或团体25%或以上所有权由美国地缘政治对手所拥有或控制,该团体将被列为“受关注外国实体”(简称FEOC)。这些限制将于明年适用于电池组件,然后将在2025年适用于关键电池原材料(包括镍和锂)的供应商。
不过,对于部分与中国企业有合作关系且中国企业的持股比例超过了25%的韩国企业来说,美国的新规定是一大挑战,其中包括LG化学、浦项控股(Posco Holdings Inc.)和Ecopro Materials公司,这些公司已经或正计划与中国公司建立合资企业,以在韩国生产电池材料。
这或会让韩国公司重新考虑这些交易,以满足新的指导方针。有报道称,与中国同行合资的韩国电池企业预计将进行股权调整。中方持股比例较高的LG化学、POSCO Future M(POSCO Holdings旗下控股公司)等公司可能会根据股权调整考虑追加投资购买中方股权。
业内人士透露,韩国官方公布的中国企业投资韩国电池材料企业的谅解备忘录数量为8份,已确认的7份投资总额案件金额达5.73万亿韩元(约合312.28亿元人民币),其中中方持股超过25%的合资企业有5家。
10月20日,中国商务部会同海关总署发布关于优化调整石墨物项临时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将此前实施临时管制的球化石墨等3种高敏感石墨物项正式纳入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清单;同时,取消对炉用碳电极等5种主要用于钢铁、冶金、化工等国民经济基础工业的低敏感石墨物项的临时管制。上述政策于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对此,多个国家和企业都在作出密集调整。据日本广播协会(NHK)网站此前报道,日本企业开始推进电池原材料的多元化供应,并强化国产化能力。
总之,对于动力电池来说,无论是领先的中日韩,还是稍落后的欧美等国家,既是对手,也是朋友。未来行业竞争虽然越来越激烈,但同时也带来了机会,促进整个产业链发展得更快更好!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