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原创 >

聚焦 | 蜂巢能源电池日带来了哪些新产品和新技术?

时间:2021-04-26 22:24来源:电池联盟 作者:子蕊
点击:

       12月2日,蜂巢能源在无锡举办了以“蜂启·领未来”为主题的国内首个电池日。活动上,蜂巢能源发布了公司在电池方面的多项新产品和新技术,下面就来看看都有哪些?
 

无钴电池开始接受全球预定
 

       低钴甚至无钴是动力电池技术演化的重要方向,最早提出的无钴概念的特斯拉,在今年9月的电池日上并没有兑现承诺。

 

       蜂巢能源是国内最早提出无钴材料和电芯的开发的企业,电池日上,蜂巢能源正式宣布无钴电池接受预定,这意味着蜂巢能源的无钴电池将进入量产倒计时阶段。届时,蜂巢能源也将成为全行业率先实现无钴电池量产的电池企业

 

 

       按照规划,蜂巢能源无钴电池涵盖E&H两大平台,可实现A00-D级车型全场景应用,可覆盖300至800+公里全系车型。
 

热失控系统性解决方案“冷蜂”发布
 

       在此次电池日上,蜂巢能源首次对外发布了热失控系统性解决方案——冷蜂,通过材料、电芯、电池包、监控系统四大层级的原创技术彻底解决电池系统的热失控问题

 

 

       材料方面,蜂巢能源推出了采用新型果冻状电解质的果冻电池,具有高电导、自愈合、阻燃等特点,能在几乎不降低电性能的同时阻止热扩散。“果冻电池”的耐热温度提高至150°C,同时具备“自愈合”特性,在实验室样品满电针刺测试中,可实现 “不起火、不冒烟、自愈合”。

 

 

       在果冻电池的电芯基础上,蜂巢能源在电池PACK环节,通过泄压、喷发物控制、降温、报警、隔热等多种方式,来实现PACK安全防护,进一步防范动力电池热失控的风险。

 

       在系统监控方面,蜂巢能源开发了“蜂云平台”,电池安全预警的准确率达到90.9%,并可以实现对于内短路提前2个月的预警。
 

新技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此次电池日上,蜂巢能源还介绍了其在电池工艺及制造环节的一系列创新,包括叠片3.0技术、干电极工艺应用、AI与制造的深度结合等,这些创新技术对于动力电池大规模制造的效率提升和成本进一步降低,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

 

       蜂巢能源的超高速叠片3.0工艺把生产速度从0.45秒/片提升到0.125秒/片,让叠片工艺在生产效率上超越了卷绕工艺,这项技术将在2021年6月投入使用。

 

       同时,蜂巢能源还在积极研发干电极技术,相关的实验室将在2021年1月投入使用。干电极技术不但可以将电池的性能提升5-10%,还可以让生产车间的占地面积减少55%(不再需要占地面积较大的烘箱环节)。另外,蜂巢能源还与西门子等合作伙伴在AI制造方面有多项合作。

 

       蜂巢能源表示,技术的变革将让设备成本降低20%,制造费用降低30.22%,生产工序将从12步减少到6步。
 

预计2021年有效产能达6.91GWh
 

       公开资料显示,蜂巢能源的前身是长城汽车动力电池事业部,自2012年起开展电芯的预研工作,2016年12月成立电池事业部,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是蜂巢能源成长迅速。今年9月和10月,蜂巢能源已经进入国内装机量TOP10行列。

 

       据了解,蜂巢常州工厂一期4Gwh产能已建成,质量总合格率已经达到了93.5%。明年的目标达到行业95%的领先的水平。目前是给长城汽车以及其他一些外部客户在开始送货,包括EV和PHEV三条产线都已经全线贯通。

 

       杨红新透露,蜂巢能源的常州二期工厂已经启动,预计2021年有效产能将达6.91GWh,目标要进入国内TOP3。在德国,蜂巢能源累计投资20亿欧元建设工厂,设计总产能24GWh,日前蜂巢能源官宣确定在德国萨尔州建设模组PACK工厂和电芯模组工厂,前者最早2022年第二季度投产,后者计划2023年底投产。

 

       对于未来蜂巢能源还有更大的目标——配合上市的计划,蜂巢计划2022年外销比例超过50%。2025年目标出货量销量要突破40GWH。

 

       在更为前沿的电池技术储备和开发上,蜂巢能源以无锡 118 全球锂电创新中心为平台,还在进行包括全固态电池、胶囊电池、自消气电池、混合正极材料等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探索面向未来十年的锂电行业新技术。

 

 

       蜂巢能源是特斯拉之后,首个举办电池日的中国品牌,此次发布的一系列电池产品和安全创新解决方案,对解决汽车电动化发展目前面临的安全等问题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也将带动行业加大对技术创新的重视和投入力度。

 

       平安证券之前的研报表示,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市场空间非常广阔,预计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达1577Gwh,市场规模扩张5倍至8000亿左右

 

       从格局上看,国内供应商格局已经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而高端产能不足及OEM亟需掌握电池话语权,使得电池格局仍将变动,二梯队及新进企业仍有一定时间窗口期。

 

       蜂巢能源的优势有二个:一是脱胎长城汽车、天然拥有OEM客户背书,且属于新进供应商,没有存量的旧工艺设备包袱;二是其产能全球布局欧洲先行,技术路线三元为主、磷酸铁锂为辅。

 

       蜂巢能源在电池日上的表现,说明国内电池企业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已经在慢慢追赶特斯拉等国外企业,将来或将在世界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