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点燃火药桶,动力电池二战正式打响

时间:2023-03-02 08:39来源:金角财经 作者:梦清
点击:

中国电池行业正在酝酿一场巨变。

 

当前,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碳酸锂的价格正在持续下降,而钠电池产业化的进程突然加速。

 

就在上周,来自中科海钠与江淮汽车合作打造的行业首台钠电池样车亮相。该车定位类似于这些年卖爆了的五菱宏光MINI EV,属于微型电动车

 

这无疑是一个明确的信号,越来越多的电池厂商,将钠电池的规模化生产排上了日程。

 

往近了看,钠电池有望在两轮电动车及微型电动车领域加速渗透;往远了看,钠电池或在规模储能行业对锂电池形成替代。

 

浙商证券预计,到2025年钠电需求总量可以达到88GWh,2030年钠电需求可以达到378GWh。

 

这对于钠电池产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发展前景——毕竟锂电池发展几十年,到2020年全球锂电池的出货量也才218GWh。

 

在市场、周期和技术的快速迭代之下,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已经来到了第二次战争的关键窗口期,电池厂商又将迎来腥风血雨的重新洗牌。
 

01
一朝到量产
 

“在锂储量用完前,钠电池没有机会。”

 

2015年,业界大牛周豪慎教授在厦大讲座时说下这番话时,当时全球的电池市场都几乎找不到任何一家研究钠电的企业。

 

随后,伴随电动车产业的发展,中国锂电池迎来爆发。但让人意外的是,中国钠电池产业的发轫,偏偏蓄力于锂电池的巅峰时期。

 

2021年初,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在中国电动车百人大会上表示“如果我们一定要考虑新的电池,钠电池就是首选”。

 

新的行业论断,意味着形势已经发生了变化。

 

资本最先望风而动,多家钠电池企业在一年内收获多轮融资。

图片

一家钠电池初创公司曾表示:“拿到天使轮的时候,我们连是否要创业去做钠电都还没完全下定决心,也没有注册公司,甚至连名字叫啥都没想好,但钱就这么打过来了。”

 

动力电池企业也是在这两年纷纷布局。宁德时代、欣旺达、孚能科技、鹏辉能源等先后宣布涉足钠电池的研究,而一大批主攻钠电池的初创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甚至就连制盐的雪天盐业都宣布要下场造钠电池。

 

在资本及企业的快速涌入之下,钠电池技术及产业化进程也在飞速发展。

 

2021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一代钠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达160Wh/Kg,在零下20℃的低温环境下,仍然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

 

而国内最早开始搞钠离子研究的中科海钠也没有落后,早在2016年还没有从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脱身的时候,就完成了钠电池的中试试验;去年7月,率先落成了全球首条GWh级钠电池生产线,规划产能5GWh。

 

很快,中科海钠又与思皓新能源联合打造出了行业首台钠电池样车思皓花仙子,并于上周公开亮相。

 

思皓是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合资品牌,此次装车试验的思皓EX10花仙子,定位为A00级短途车,续航里程为252km,电池容量为25kWh,电芯能量密度140Wh/kg,系统能量密度120Wh/kg,快充时间为15-20分钟。

图片

虽说还比不上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但已经达到小微型电动车的使用门槛,用作城市的短途代步基本没什么问题。

 

此外,上市公司多氟多也表示钠电池已有产品在客户车上装车测试;传艺科技则披露消息称预计今年钠电池出货2-3GWh,三月开始生产;就连此前说要坚持磷酸铁路线的比亚迪,也有消息传出将在今年二季度于旗下微型电动车海鸥上配备钠电池。

 

从成本上来看,部分钠电池厂商已经将成本控制在0.5元/Wh左右。据中科海钠创始人胡勇胜此前判断,钠电池成本将分三阶段发展:推广期在0.5-0.7元/Wh;发展期0.3-0.5元/Wh;爆发期0.3元/Wh 以下。

 

整体而言,钠电池已经初步具备产业化的条件。而就在几年前,钠电池在业内几乎还是一个“小透明”,无论在哪个那个领域,都没看到钠电池应用的场景,为何突然之间成为市场的宠儿?
 

02
取代锂电池?

 

这恐怕要归功于此前几十年把钠电池按在地上摩擦的锂电池。

 

上世纪七十年代,锂电池与钠电池商业化进程相似,但后来随着石墨作为负极材料的应用,锂电池能量密度大的优势被放大,同时锂离子电池的成本也在被快速压缩,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钠电池沦落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

 

但是2020年以来,随着电动车行业的爆发,锂矿的价格已经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曲线,到去年11月份,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已超过60万元,这让所有处于锂矿资源下游的企业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图片

尤其是最下游的新能源车企,除了比亚迪与特斯拉之外,都还处在巨大亏损的泥沼之中,再加上当时日高一日的锂矿价格,压力更是陡增。

 

中游的宁德时代,虽然赚到了不少钱,但也背负着巨大的舆论压力,去年被广汽集团的董事长曾庆鸿就曾炮轰过宁德时代,做电车的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不过宁德时代觉得自己很冤枉,锂电的电池成本,锂矿的材料成本占据了大头,电池成本的攀升,要怪就怪更上游的锂矿厂商抬高价格。

 

这也难怪钠电池的产业化进程突然加速,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的观点就很有代表性,“以前钴的价格炒得很凶,我们就拼命搞无钴,镍炒起来后我们做无镍。现在锂的价格在炒,我就搞一个钠,我觉得氯化钠炒不起来,因为盐很多。”

 

虽然多少有些阴阳怪气,但至少能让上游的锂矿企业在漫天要价时心有忌惮。

 

从理论上来看,钠离子的电池的制造成本的确要远低于锂离子电池。根据国元证券的报告,钠电池的材料成本相比锂离子电池整体上要低上30%-40%。

图片

此外,相比于锂离子电池,钠电池还具有充电速度快、安全、低温环境下不跑电等特点。

 

从更大的层面来看,出于能源安全的战略考量,国家也在鼓励国内电池产业多条技术路线的齐头并进。

 

虽然从全球的锂资源总量来看,锂资源完全够用,但是锂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地区,国内的锂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7%,绝大多数又是卤水型锂资源,品质低、开采难。

 

这就意味着,如果只依赖锂电池这一条技术路线,中国将无法掌握电动车产业的命脉,轻则不掌握电动车的定价权,重则将整个电动车产业将放在风险之中

 

而且这样的事已经发生,去年11月,加拿大要求3家中国企业在 90 天内剥离或撤销其在加拿大锂矿公司中的股权投资,理由是这些投资收购项目威胁了加拿大的国家安全。

 

已经达成协议的项目都可以被收回,到时候国外也可以出于同样的理由不将锂矿卖给中国。而拥有全球最丰富锂矿资源的南美三国,已经有意联合起来,打造一个锂矿业的欧佩克,从而掌握锂矿的定价权。

 

中国没有太多可用的锂资源,只能受制于人。但是钠资源就不一样了,其在地球的储量不仅丰富,而且来源广泛,国内根本不用担心被卡脖子。

 

不过想要完全取代锂电池,钠电池恐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别的不说,至少目前钠电池的能量密度还远不及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更别说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锂电池。
 

03
动力电池的二次战争
 

就现阶段而言,此番钠电池产业化进程的突然加速,也处在一个特殊的节点。

 

从去年年底以来,一路高涨的碳酸锂价格开始下行。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跌7500元/吨,均价报39.5万元/吨,已经跌破40万元/吨的大关,相比巅峰时期近60万元/吨的价格跌去了将近三分之一。

图片

国外的锂矿资源巨头皮尔巴拉也没有那么硬气了,最近的一场锂矿交易并没有采用惯用的拍卖销售模式。此前,皮尔巴拉拿出部分锂精矿现货拍卖,价高者得,意在卖方市场格局下影响锂矿交易价格。

 

业内人士揣测近期交易模式的变化,很有可能是此次锂精矿现货拍卖收到的报价可能并不理想导致。

 

国内的动力电池厂也在蠢蠢欲动。

 

就在上周,宁德时代推出了锂矿返利计划,即在未来3年内,宁德时代对战略合作车企部分电池以20万元/吨的价格结算碳酸锂,相当于目前市场价的一半。不过作为补偿,客户需要将80%的电池订单交给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这么做,至少透露出两个信息:

 

其一是对新能源车企接下来进入生死淘汰赛的判断,宁王想要用这种方式来绑定自己认为在当下竞争中极有可能胜出的玩家,同时也用这种方式来帮助自己的核心客户在汽车的价格竞争中取得更多的优势。

 

其二则是对接下来锂电池产能过剩的担忧,预判锂矿价格将进一步下滑。高盛警告称,中国汽车工业对锂的需求在最近几个月已经下降了一半以上,这将导致这种关键电池金属的价格进一步下跌至20万元/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未来就算锂矿价格跌破20万元也不奇怪。

 

从种种迹象来判断,现在的锂电池行业,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伴随着钠电池产业化进程的提速,动力电池的第二次战争之势愈演愈烈。

 

过去5年,可以算的上是动力电池厂商的第一次战争,最终的结果就是以宁德时代为首的动力电池厂商,从中日韩三国的厮杀中胜出,并取得极大的领先优势——最新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前十名的企业中,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据6个席位,合计市场份额已超6成。

 

而现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展开“以价换量”的厮杀,以及抢先布局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称得上是动力电池的第二次战争,这也将重新洗牌动力电池的江湖座次。

 

对于搞动力电池的企业来说,没有谁不想成为“宁王”。但要想要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弯道超车,几乎无望。投资了中科海钠的华为哈勃就认为,倒不如重金押注到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

 

但作为电池“一哥”的宁德时代也不可能坐以待毙,傻傻等着别人追上来。就目前而言,宁德时代几乎布局了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的所有路线,包括M3P、凝聚态电池、钠电池、全固态电池等等。

 

仅钠电池技术,宁德时代推出的第一代钠电池的电容量都达到160wh/kg,超过了中科海钠目前的钠电池水平;而第二代钠电池能量将达到200wh/gh,已经接近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

 

延展开来,随着钠电池产业化的进程,甚至可能将影响国内盐湖提锂技术发展的积极性;不过反过来看,如果碳酸锂的价格进一步下滑,钠电池是否还能守住性价比这一优势呢?

 

总而言之,中国动力电池二次战争的序幕才刚刚拉开,目前还很难预料这场战争的走势结局,但可以确定的是,一定会有电池厂商将消失在这次战争中。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钠电池 动力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