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对于车企来说,可能比2020年还难受。消费市场的确重启了,但是味道变了。虽然燃油车还是消费大头,但市场注意力都跑到电动那里去了。特斯拉一家拿到一多半的流量,隔三差五调个价出个新闻。上游芯片和
电池轮流卡脖子,供应链被截得七零八落。
自建电池产能,由需求规模决定吗?
比芯片好一点不多,今年动力电池供应一直偏紧。
今年上半年动力电池销量58.2GWh,增长173.6%;同期装机量52.5GWh,同比增200.3%。装机量占据销量的90.2%,而去年这一比例是79.5%。考虑到储能需求,去年的产能富裕基本都被吃掉了。
今年,动力电池产量、销量都在快速上升周期,行业已经在为下半年的需求做准备。一、二线电池供应商产能已经满载。
还有个细节,就是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上半年蜂巢给长城供应565.6MWh,占据长城需求的43.7%,而蜂巢总的装机量为570MWh,也就是说,蜂巢的产能基本都供长城了。
对一直在谋求上市的蜂巢来说,这不是好消息,因为科创板要求IPO企业大客户订单占比不能超过30%。看来长城的保供需求已经压倒蜂巢上市诉求了。
这样看上去,自建产能优先用于自家保供,没毛病。理论上,主机厂要不要自建电池产能,取决于需求。只有需求足够大的时候,自建电池产能才有成本竞争力。
既然外部供应无法做到在任何时候保证供应,那么自建产能就成为必要的了。前提是,对自己新能源销量要有足够信心。因为电池产能固投是相当庞大的,GWh为目标的产能,耗资不亚于整车生产线,建设周期两年(略快于整车厂),投资回收周期长达四五年,和整车厂也差不多。
这么看来,大规模自建产能的跨国公司,诸如大众、戴姆勒、通用等,一旦
电动车销量未达预期,自建产能投入就可能反噬自身。
和整车市场一样,动力电池市场同样有枯荣周期。2019年的时候,业内包括宁德时代,都谈论的是2023年过剩怎么办。转眼2020年下半年开始,大家都疯狂投入扩张。不要说宁德时代这种一线,就连二线也都把2023-2025产能规划喊到100-200GWh。因此,主机厂是否需要自建产能,必须超越整车和电池一个枯荣周期来看。
三管齐下
自建产能路线图,如今套路已经被主机厂摸的比较明确了。简单说,就是一线保供,即与头部电池企业合作,锁定大订单;扶持二线电池生产商,最好参股合资;同时投资创业企业,上新技术(譬如碳硅负极)试图在下一个弯道超车。
这么一来,自建就有了三种方式:纯粹的自建、与电池供应商合资、投资创业企业。
其中大众的做法是个典型。大众的全球电池供应商,包括LG化学、SKI和宁德时代、国轩高科。大众已经签署了480亿美元电池订单,其中大众收购国轩高科24%的股份,成为后者的大股东。
与此同时,大众自己规划了240GWh的电池产能。在欧洲,大众与国轩合资,在德国萨尔茨吉建设电池生产线,计划2025年量产。同时投资瑞典的Northvolt,生产线在2023年开始量产,这是大众的王牌项目。大众在西班牙的第三电池工厂,规划产能40GWh,却没有宣布合资方,大众打算自建。这样一来,大众的电池规划里面,就涵盖了所有方式,一线车企不做选择题。
自建产能的不同地位
马斯克说过,特斯拉自建产能“永远”不会替代供应商,只会是后者的补充。这种话可以理解为安抚供应商,但供应商不是傻瓜,会被几句话哄住。
特斯拉的确是这么做的,虽然收购了两家电池企业,但只用于试验新技术,并没有放大产能(起码这两年没有),大订单都发给供应商。在美国发给松下和LG化学,在中国给了LG化学和宁德时代。
现在电池供应吃紧,理论上主机厂不但要找“二供”,还要找“三供”。但如果宁德时代能够接单的话,基本上有“二供”也就足够了。
长城就是这么干的。长城一方面大力培植蜂巢,把蜂巢2025年产能规划定在200GWh,但今年6月和宁德时代签了10年战略合作协议。后者虽然是框架协议,没有约束力,但长城不会只依靠蜂巢。同时,拆分独立的蜂巢,也会寻求外供。这对双方的业务健康度都有帮助。
今年,蜂巢一直处于产能爬坡中,每月大致匹配150MWh采购需求,和宁德时代每月8GWh左右的需求,材料采购成本上存在差异,电芯生产出来,成本也有差异(假定良品率相同)。欧拉和宏光MINI EV竞争模式差不多,都在力拼BOM,对电池采购价格很敏感。
因此,对于长城这样的企业来说,除非自建产能庞大到足够满足自身所有需求,否则不会放弃外供,特别是宁德时代这种供应商。
比亚迪拆分电池业务的决心,并不早于长城。比亚迪立足的是优先满足自身需求,这是基于比亚迪电池业务做的比较大而定的。在国内,比亚迪自身需求,由旗下弗迪电池供应100%,上半年达到7.6GWh之多。从5月份起,弗迪供应一汽红旗和长安的使用量逐步增加,虽然比照比亚迪仍然不值一提,但多元化的指向是确凿无疑的。
比亚迪模式特殊,是因为它靠做电池起家,本身就是一家电池供应商,只不过从消费电池转向动力电池。其实松下、LG、三星SDI,无不如是。
有自建电池产能,才能踏实
以特斯拉为代表,自建产能不是为了抢产能保供,而是为了下一代产品,用于新技术和提升良品率的试验项目。
事实上,戴姆勒和大众在模组标准上推出的一系列创新,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的无模组技术创新(CTP和刀片),交相辉映。电池从单体到模组,再到电池包,主机厂在技术上从未放弃过自己引领技术。
不过,在新能源行业,由于价值链分配逐渐向上游偏移,尽管变化是渐进的,但趋势没问题。虽然电池供应商账面上盈利都放在庞大的固投上面,但是现金流已经非常稳固,又有上市融资的便利。有了钱的一线电池供应商,在电池技术(从单体一直到PACK)资金投入上,逐渐领先于主机厂。
虽然有特斯拉这样的异类(特斯拉坚持开发自己的下一代电池),但电池技术军备竞赛,供应商正在缓慢取得优势。今年初宁德时代发布了CTC技术,即直接在底盘上集成预置电池。虽然2025年才会正式量产,但这要放在燃油车上,这种事绝无可能,相当于动了主机厂作为系统集成商的底线。
越是这样,主机厂越不会放弃自建产能。哪怕存在规模成本劣势,也不能放弃。如果自己不做点电池,就会任由供应商宰割。对主机厂来说,这是从未经历过的事。
“人汽”观察:
只有自己有电池产能,不管多么少,睡觉都踏实。但是这与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机厂谋求与供应商脱钩的趋势,截然相反。新时代的新规矩是:哪怕只在电池生产上“沾一手”,也不让供应商通吃。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