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制造工程师培训之电池的材料硅基材料

时间:2025-09-12 09:31来源:未知 作者:子蕊
点击:

硅基材料的「能量天赋」

编辑

硅基材料能成为电池界的「潜力股」,源于其独特的「储锂基因」。在元素周期表中,硅与碳同属第 14 族,但原子结构让它能「容纳」更多锂离子:

  • 石墨储锂:锂离子嵌入石墨层间,形成 LiC₆(6 个碳原子结合 1 个锂原子),理论容量 372mAh/g;
  • 硅储锂:锂离子与硅形成 Li₄.₄Si 合金(1 个硅原子结合 4.4 个锂原子),理论容量高达 4200mAh/g,是石墨的 11 倍多。

这种「天赋」意味着:相同体积下,硅基电池的容量能提升 3-5 倍。比如,用硅基负极的手机电池,厚度不变续航能从 1 天延长到 3 天;电动车电池包无需扩容,续航就能轻松突破 1000 公里。

但「高容量」的代价是「高膨胀」。硅从单质变成 Li₄.₄Si 合金时,体积会膨胀 300%-400%(相当于一块方糖膨胀成棉花糖)。这种剧烈变化会导致:

  • 硅颗粒碎裂,失去储锂能力;
  • 表面的 SEI 膜(保护电池的「保鲜膜」)反复破裂再生,消耗大量锂离子;
  • 电极结构坍塌,循环几十次后容量就只剩一半。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 50 年,硅基材料始终停留在实验室 —— 就像一个力大无穷却控制不住脾气的巨人,难以融入精密的电池系统。

驯服「膨胀巨人」:科学家的三大「紧箍咒」

为了让硅基材料「瘦身」,工程师们想出了三套方案,从材料、结构、工艺多维度给硅「套紧箍」:

1. 纳米化:把硅变成「纳米小颗粒」

当硅颗粒小到纳米级(10-100nm)时,膨胀产生的应力会大幅减小,就像把一块大冰块敲成碎冰,不容易撑破容器。实验显示:

  • 100nm 的硅颗粒膨胀率从 400% 降至 200%;
  • 50nm 的硅颗粒循环 100 次后,容量保持率从 30% 提升至 60%。

但纳米硅有个新问题:表面能太高,容易团聚(像面粉结块),且成本是微米硅的 10 倍。解决方案是「碳包覆」—— 给每个纳米硅颗粒裹一层碳(厚度 2-5nm),既防止团聚,又提升导电性(硅本身是半导体,导电率比石墨低 100 万倍)。

特斯拉 4680 电池用的就是「纳米硅 + 碳复合」技术,硅含量约 10%,比传统石墨负极容量提升 20%,同时将膨胀率控制在 50% 以内。

2. 多孔化:给硅「造个透气的骨架」

在硅内部造孔,就像给膨胀预留「缓冲空间」。科学家用「模板法」或「蚀刻法」在硅中制造纳米级孔洞(直径 10-50nm),这些孔洞能:

  • 容纳膨胀体积(多孔硅膨胀率可降至 100% 以下);
  • 让电解液渗入,加速锂离子传输(快充性能提升 30%)。

中国科学院团队开发的「海绵状硅」(孔隙率 60%),在 1C 充放电下循环 500 次,容量保持率达 85%,而普通硅颗粒仅 35%。这种结构已被宁德时代用于「麒麟电池」的硅基版本,支持 5 分钟快充(10C 倍率)。

3. 复合化:给硅「找个稳重的搭档」

把硅与石墨、硬碳等材料复合,让「活泼的硅」和「稳重的碳」优势互补:

  • 硅碳复合:硅负责高容量,石墨提供结构稳定,膨胀率可降至 50%-80%;
  • 硅氧复合:硅与氧结合形成 SiOₓ(x≈1),膨胀率从 400% 降至 150%,但容量会降到 1500mAh/g(仍是石墨的 4 倍)。

比亚迪的「硅碳复合负极」采用「核壳结构」:内核是多孔硅(占 30%),外壳是石墨(占 70%),中间用弹性碳层连接。这种设计让电池循环 1500 次后容量保持率超 80%,已用于海豹 DM-i 车型,纯电续航提升至 200km。

量产闯关:从「实验室数据」到「工厂良品率」

硅基材料从实验室走向量产,还要跨过三道「工业坎」:

1. 成本:从「克价黄金」到「平价可用」

  • 纳米硅的生产成本曾高达 1000 元 / 公斤,是石墨(30 元 / 公斤)的 30 倍;
  • 现在通过「冶金级硅提纯 + 机械球磨」技术,纳米硅成本降至 200 元 / 公斤,硅碳复合负极成本约 100 元 / 公斤(比高端石墨贵 2 倍,但容量提升 3 倍,综合性价比更高)。

2. 工艺:给电池「换个装配线」

传统石墨负极的涂布、辊压工艺无法适应硅基材料:

  • 硅基浆料容易沉降(纳米颗粒比重大),需要专用搅拌设备(转速提升至 3000 转 / 分钟);
  • 辊压压力要降低 50%(避免压碎多孔结构),否则容量会损失 20%。

宁德时代在宜宾工厂专门改造了 10 条硅基产线,采用「分步涂布」工艺(先涂碳层,再涂硅层),良率从 50% 提升至 90%,为大规模量产奠定基础。

3. 一致性:让每颗硅颗粒「听话」

同一批次的硅颗粒,膨胀率差异若超过 20%,就会导致电池局部过热。解决方案是:

  • 激光粒度仪筛选颗粒(尺寸偏差<5%);
  • 加入「膨胀抑制剂」(如钛酸锂),让不同颗粒膨胀同步。

华为的「智能分选系统」能通过 AI 识别硅颗粒的表面形貌,预测其膨胀特性,将一致性提升至 95%,为硅基电池在消费电子中的应用扫清障碍。

应用版图:谁先用上「硅基电池」?

硅基材料的商业化已从「单点突破」进入「多点开花」:

1. 新能源汽车:续航竞赛的「秘密武器」

特斯拉 4680 电池:硅含量 10%,系统能量密度 300Wh/kg,Model 3 续航从 606km 增至 750km;

宁德时代麒麟电池(硅基版):硅碳负极 + CTP 技术,能量密度 350Wh/kg,支持 10 分钟快充,2024 年搭载极氪 001 FR 上市;

比亚迪海豹 DM-i:硅基电池纯电续航 200km,综合续航超 1200km,2023 年销量突破 10 万辆。

2. 消费电子:告别「一天三充」

华为 Mate 70 Pro:试验性搭载硅基电池(容量 5000mAh,体积比传统电池小 15%),待机时间延长 30%;

苹果 AR 眼镜:用柔性硅基电池(厚度 0.5mm),续航从 2 小时增至 4 小时,重量减轻 20 克。

3. 特种领域:极端环境的「能量保障」

无人机:大疆「经纬 M300 RTK」采用硅碳电池,续航从 55 分钟增至 80 分钟,载重能力提升 2kg;

深海探测器:中国「深海勇士」号用硅基电池组,在 4500 米深海(低温高压)下,能量输出比传统电池高 50%。

未来:硅基材料能走多远?

行业普遍认为,硅基材料将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 短期(2023-2025):硅含量 5%-15% 的硅碳复合负极普及,电池能量密度突破 300Wh/kg,循环寿命 1500 次;
  • 中期(2026-2030):硅含量 30%-50% 的多孔硅负极量产,能量密度达 400Wh/kg,充电时间缩至 10 分钟;
  • 长期(2030 后):纯硅负极(硅含量 90% 以上)通过「自修复 SEI 膜」技术实现实用化,循环寿命超 3000 次,电动车续航突破 2000 公里。

但硅基材料并非「终极答案」。科学家已在研发更高容量的材料(如锡基、锗基),但就目前而言,硅基是唯一能在「容量 - 成本 - 安全性」之间找到平衡的材料。

从 50 年前第一次发现硅的高储锂能力,到今天实现量产突破,硅基材料的发展史,就是人类对「能量极限」的探索史。它的意义不仅是让电动车跑得更远、手机续航更久,更证明了一个道理:再难的技术难题,只要通过材料创新、结构优化、工艺迭代的协同突破,终将被攻克。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全球70%光伏电池用上中国多晶硅原料,中国企业让多晶硅成本降了98%

    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原材料,它的纯度直接影响下游电池片的转化效率。 中国光伏企业用5年时间,将高纯度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从高峰时的每吨300万元下降至每吨4万元左右,如今,全球每10片光伏电池中,就有7片使用中国的多晶硅原料。 如今,光伏领域制造的
    2025-07-15 08:09
  • 锂电池材料构成主要有哪些?锂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简单介绍

    锂电池 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 材料 、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 电池 。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锂电 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一、锂电池材料构成主要有哪些 碳负极材料:
    2023-01-20 08:22
  • 微型3D材料可提高燃料电池效率

    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创造微型3D材料的新技术,最终可使氢电池等燃料电池更便宜、更可持续。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该研究,有可能在纳米尺度上按顺序“生长”互连的3D层次结构,这些结构具有支持能量转换反应的独特化学和物
    2023-01-19 14:22
  •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种类与选择

    集流体是锂离子电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之一,它不仅能承载活性物质,而且还可以将电极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并输出,有利于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 原则上,理想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应满足以
    2021-10-26 12:31
  • 2021年9月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量解析

    碳酸锂: 2021年9月中国主要的碳酸锂生产企业合计产量为2.231万吨,环比减少2.41%。 本月主流企业维持稳定生产,江苏产线产量稍有影响,盐湖产量环比有所下滑,增加一家企业样本。 2021年10月中国碳酸锂预估产量2.3万吨,环比增加3.09%。预计江苏10月份生产
    2021-10-15 15:06
  • 锂离子电池铝塑膜详解

    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是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在电池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铝塑膜是什么? 铝塑膜 (Aluminum Laminated Film, ALF) 是软包装锂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是由多种塑料、铝箔和粘合剂组成的高强度、高阻隔的多层复合材料。单片电池组装后用铝塑膜
    2021-10-14 17:59
  • 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梳理

    锂电池产业链概述 锂电池产业以电池生产为核心,上游主要包括生产锂电池所需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大支线产业链,下游为锂电池使用企业,目前主要为各类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和消费电子生产企业,其中又以新能源车占据大头,未来随着与新能源发电
    2021-10-11 18:14
  • 锂电池隔膜的作用和隔膜材料的特性详解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锂电池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1-09-14 08:43
  • 住友金属预计全球用于电池的镍需求2021年将达到22.8万吨

    外媒6月29日消息:日本住友金属矿业(Sumitomo Metal)表示,在中国电动汽车(EV)强劲销售的支持下,今年全球用于电池的镍需求预计将比2020年增长18%。
    2021-06-30 10:04
  • 2019年12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总览

    2019年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6.2GWh,同比下降22.9%,环比下降31.4%。其中三元电池产量4.8GWh,占总产量77.8%,同比下降0.7%,环比下降10.2%;磷酸铁锂电池产量1.2GWh,占总产量19.0%,同比下降57.2%,环比下降67.4%。 2019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
    2020-01-13 15:56
专题
相关新闻
  • 全球70%光伏电池用上中国多晶硅原料,中国企业让多晶硅成本降了98%

    晶硅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的原材料,它的纯度直接影响下游电池片的转化效率。 中国光伏企业用5年时间,将高纯度多晶硅的市场价格从高峰时的每吨300万元下降至每吨4万元左右,如今,全球每10片光伏电池中,就有7片使用中国的多晶硅原料。 如今,光伏领域制造的
    2025-07-15 08:09
  • 锂电池材料构成主要有哪些?锂电池四大主要材料简单介绍

    锂电池 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 材料 、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 电池 。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锂电 池已经成为了主流。 一、锂电池材料构成主要有哪些 碳负极材料:
    2023-01-20 08:22
  • 微型3D材料可提高燃料电池效率

    澳大利亚悉尼新南威尔士大学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创造微型3D材料的新技术,最终可使氢电池等燃料电池更便宜、更可持续。近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的该研究,有可能在纳米尺度上按顺序“生长”互连的3D层次结构,这些结构具有支持能量转换反应的独特化学和物
    2023-01-19 14:22
  •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种类与选择

    集流体是锂离子电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件之一,它不仅能承载活性物质,而且还可以将电极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并输出,有利于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内阻,提高电池的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 原则上,理想的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应满足以
    2021-10-26 12:31
  • 2021年9月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量解析

    碳酸锂: 2021年9月中国主要的碳酸锂生产企业合计产量为2.231万吨,环比减少2.41%。 本月主流企业维持稳定生产,江苏产线产量稍有影响,盐湖产量环比有所下滑,增加一家企业样本。 2021年10月中国碳酸锂预估产量2.3万吨,环比增加3.09%。预计江苏10月份生产
    2021-10-15 15:06
  • 锂离子电池铝塑膜详解

    锂离子电池的铝塑膜是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在电池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铝塑膜是什么? 铝塑膜 (Aluminum Laminated Film, ALF) 是软包装锂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是由多种塑料、铝箔和粘合剂组成的高强度、高阻隔的多层复合材料。单片电池组装后用铝塑膜
    2021-10-14 17:59
  • 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材料梳理

    锂电池产业链概述 锂电池产业以电池生产为核心,上游主要包括生产锂电池所需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四大支线产业链,下游为锂电池使用企业,目前主要为各类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和消费电子生产企业,其中又以新能源车占据大头,未来随着与新能源发电
    2021-10-11 18:14
  • 锂电池隔膜的作用和隔膜材料的特性详解

    锂电池的结构中,隔膜是关键的内层组件之一。锂电池隔膜的性能决定了电池的界面结构、内阻等,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循环以及安全性能等特性,性能优异的隔膜对提高电池的综合性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2021-09-14 08:43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