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增长,锂
电池行业需求进一步扩大,带动锂
电池正负极材料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贝特瑞董事长贺雪琴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负极市场整体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贝特瑞正不断加大新材料研发投入、扩大产能,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形成弹性、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网络,并加强全球化布局。”
市场供不应求
中国证券报:目前上游原材料供给及价格情况如何?
贺雪琴:2021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供应比较紧张,但2022年二季度以来,供应紧张问题已得到部分缓解。价格方面,对比2021年年初,原材料价格涨幅很大,部分原材料价格涨幅已超过100%,预计价格会在三季度有所回落。原材料造成的成本上涨短期内会对公司的毛利有一些影响,但公司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应对,充分发挥公司的竞争能力和供应链的韧性,很快会消除这些影响。
中国证券报:近期下游需求情况如何?公司如何规划未来产能?
贺雪琴:从客户反馈给我们的情况来看,需求是非常旺盛的。目前负极市场整体供应还是偏紧张,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基于现在火热的市场需求,我们已经启动深圳、天津、江苏、惠州等生产基地产线扩建项目,也在山东阳信、山西长治、云南大理、四川宜宾、四川芦山等地布局石墨化及一体化项目。目前所有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产能正在逐步释放,现在负极产能达到26.3万吨。正极材料方面,我们与下游客户一起合资成立的常州工厂也在建设中。
加大研发投入
中国证券报:锂电赛道竞争日益激烈,与同行相比,贝特瑞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贺雪琴:第一,贝特瑞22年来坚持为实现客户需求,专注锂离子电池材料产品创新和品质提升。贝特瑞一直定位于自己是一家科技创新主导的企业,十多年持续投入巨资进行研发,持续构建领先行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第二,贝特瑞重视人才、善用人才、激励人才,一直注重高端人才的引入与发展空间,为客户创造价值导向的工作文化,为组织源源不断地输入活力与竞争力。第三,供应链管理高效,从采购到交付,端到端地进行全流程闭环管理,严格把控产品质量。
中国证券报:硅基负极材料的优势是什么?硅基负极材料大规模替代石墨负极材料的阻碍在哪里?
贺雪琴:硅基负极材料具有比传统石墨负极材料更高的容量和使用寿命,突破了传统负极材料的天花板,被视为负极材料的未来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目前,贝特瑞拥有硅碳和硅氧两大系列产品,容量高、膨胀低、循环寿命优异,已批量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动工具及消费类电子等终端产品,获得国内外主流电池厂商、车企的广泛认可。
当前硅基负极材料市占率快速提升的阻碍与技术和成本两大因素相关。技术方面,硅基负极材料目前只是应用于1865、2170、4680等圆柱电池,软包电池、方形铝壳电池等方面还未大批量使用,硅基负极材料在应用场景上还有一定的挑剔性;成本方面,由于硅材料是一种新型材料,存在一定的技术溢价。
即使如此,硅基材料是满足高能量密度长续航领域必须要用到的新型负极材料。随着高能量密度方面的需求提升,下游市场的硅基负极材料需求正在快速上涨,预计到2025年硅基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超过百亿元。
中国证券报:贝特瑞新型负极材料的研发和技术储备情况如何?
贺雪琴:贝特瑞作为负极材料的龙头企业,在材料创新上做了非常多的工作。除了上面介绍的石墨负极、硅基负极,我们也在锂电或钠电用硬碳、微晶石墨、金属锂以及新型石墨化技术等方面布局研发。同时,我们成立了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现在研发团队的人数达到了700多人。
发力硅基负极业务
中国证券报:如何看待负极材料、正极材料未来的发展趋势?
贺雪琴:从能源系统的角度看,实现碳中和要求能源系统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导转变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预计到2025年,全球负极材料需求量有望突破200万吨,形成近千亿市场规模。
短期来看,石墨负极材料仍是技术主流,但石墨材料的理论容量非常有限,目前已接近其理论容量。长远来看,硅基材料是当前研发以及未来市场发展的重点。特斯拉4680大圆柱电池量产在即,将带动硅负极材料需求量大幅度提升,加上新的电池极片技术以及硅负极材料技术的革新,消费类电池中硅负极材料的渗透率也逐步提升,市场空间巨大。预计2025年硅基负极材料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贝特瑞将进一步巩固硅基负极材料的优势,进行技术和工艺的开发创新,提升产品性能、降低成本。
随着高端车型的上市,三元正极材料的需求将会大幅增加,贝特瑞在高镍方面具有比较明显的技术积累和优势。持续看好三元材料的未来,将发挥贝特瑞在高镍三元材料上的技术和品质优势、优质客户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公司三元材料的供应链体系,提升产品竞争力。
中国证券报:贝特瑞将如何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贺雪琴:“创新引领新能源产业进步,构建美好绿色世界”是贝特瑞的愿景与使命,成为绿色能源的建设者和推动者,在全球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大趋势下,我们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够做到高质量发展,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战略方向包括: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形成弹性、有竞争力的供应链网络;全球化布局,形成国内、海外两个市场互补、两个供应链网络互补的格局;研发上布局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新的电池材料体系。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