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6日,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汽车行业商会和重庆车展组委会联合主办的2018(第九届)全球汽车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在变革的时代塑造行业的未来”,来自全球的汽车行业嘉宾欢聚一堂,共同研讨新一代科技革命下,汽车行业的新变化、新趋势。以下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夏珩的部分演讲实录:
智能、AI是汽车产业的真正驱动力
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刚才在台下的时候,其实跟苏总也在交流,我们今天的议题是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一轮的发展。
实际上说到电动汽车,已经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产品,电动汽车的开发有很长一段时间了。现在制约电动汽车产业化和大批量商业化非常大的一个瓶颈就是成本,我们的
电池成本,我们的整车成本如何更有竞争力,一直是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竞争非常大的一环。所以对小鹏汽车来看,如果纯粹从电动的角度来思考下一轮新能源的变化,其实我们可以操纵的空间是非常小的,为什么呢?实际上目前技术的维度,纯电驱动的维持来看,我们的
电动车使用相对是更不方便,行驶里程的约束、充电设施的约束、目前电驱动系统的成熟性等等。第二个就是现在讲的成本,确实现在要推广,要大批量让老百姓、私人用户大批量使用电动汽车还有成本的约束。所以小鹏汽车在2014年创业开始做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并不是单纯从
电动车的角度来思考下一轮的汽车产业。我们想下一轮汽车产业真正的驱动变量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是智能、AI。所以如果站在一个更广阔的工业界、科技界的角度来看下一轮的机会,我们怎么思考呢?
第一个王朝硬件,第二个王朝PC+软件,第三个王朝PC互联网,第四个王朝移动互联网。每一个王朝都诞生了一些伟大的公司,像硬件公司IBM、联想,PC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谷歌,移动互联网的巨头苹果,现在即将上市的小米,和我们董事长何小鹏先生创造的UC。我们觉得AI+互联网+硬件会是后续一个巨大的机会,所以我们认为AI能力是新能源汽车的新高地。
新能源汽车在早期的时候,就像苹果手机的时候,很多人刚使用苹果手机的时候有很多抱怨,但是苹果手机带来了一些新的东西。上次我们一些互联网同学回想起微信整个发展史。微信刚使用的时候有很多的抱怨,但是微信带来了新的东西。刚才讲到了新能源汽车,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如果跟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有一些缺点,但是AI的赋能一定会带领新的高地。就像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变,AI的加入会让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转变。说到AI能力、智能汽车现在是众说纷纭的领域,大家都在提这个话题。我们理解智能汽车初期最重要的AI能力是可以升级和成长为自动驾驶和网联能力。怎么理解呢?虽然现在传统汽车有很多智能能力、网联能力,但是很多时候是很难自我学习、很难快速进化成长的。如果要做到整车的自我学习和快速成长,仅仅在传统汽车上嫁接一些智能功能,就好像做汽车配置的时候,多配置一个真皮沙发,多配置一个大尺寸的轮胎这种思维去做智能,我们觉得是很难有前景的。
我们真正要让AI能力注入汽车,一定要让这个汽车整个电子电气的机构,整个整车的布置和开发硬件平台的思考,都是基于一个可以升级、可以成长智能自动驾驶能力和服务。我们认为一定要软硬结合来开发智能汽车,才能使智能汽车的AI能力得到得到体现。
关于AI Car的四点思考
在AI Car上,小鹏汽车在这上面有四点非常核心的思考。
一是一定要使用高性能芯片+自主创新的软件开发,来进行我们整个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也就是说芯片方面,我们还是要用最好的产品,但是在软件领域我们可以做很多创新工作。小鹏汽车建立一个非常大的智能网联开发团队,现在有100人左右,力争在3年建立一个中美联合超过600人智能软件开发团队。
二是海量中国场景大数据。我们觉得智能网联、智能驾驶有一个很大的机会,中国互联网能做得这么成功,很大的一个程度是它的原因。数据非常重要,中国驾驶员的习惯不一样,中国的道路环境不一样,中国的交通标志不一样,中国的交通旅游不一样,城市布局不一样,给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巨大的机会,做基于海量数据开发的工作。
三是六维感知,包括周边感知、精准感知在内的六维感知,极大增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让车变得更加聪明。
四是系统的安全设计。自动驾驶涉及人身安全,如何进行功能安全和人车安全的冗余设计,是我们自动驾驶考虑的一环。
具体到小鹏汽车第一款产品也是用互联网思维:一定要针对一个点先去打透,把产品的体验做到极致。哪一个点呢?就是自动泊车。怎样用到用户愿意用、好用、适合中国人用,做了几点。一是全场景的车位识别。我们常见的自动泊车的识别是侧方位、一个车位的识别,如果侧方式有一个车位,斜方车位,甚至在一些自由车位怎么停车,这个已经解决,全自动泊车无需人工介入。钥匙语音遥控停车,40cm的停车距离,现在在对标设计里面可以在全行业做到最佳的停车距离。车位的记忆,我们自有车位,经常停的车位,怎样记忆下来,实现更好的泊车体验,这也是我们做的。
除了自动泊车以外,我们打的另一个痛点就是充电。刚才最开始也提到了,电动车、新能源大批量的普及,续航里程充电是一个核心痛点,既然是核心痛点,就要要把它做精做好。小鹏汽车在深圳、广州和珠三角地区要实现5-10公里快速充电网络布局,3年要实现1000个超充站、1万个超充桩,放到互联网平台,力争小鹏汽车的车主能够有更好的充电尊享体验。
自动驾驶布局:从单一场景向多个场景、从低速向高速发展
夏珩:实际上除了在汽车领域,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人工智能跟工业的整体融合是一个非常大的趋势。比如说从一些小的方面,现在所有的宾馆停车场基本上都是智能识别车牌,在两三年前其实是比较罕见的,为什么现在都实现了?它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智能技术和一些执行技术的结合,用视觉感知判断你的车牌号,系统作出判断以后把车杆打开。这是人工智能从你的感知到决策的链条。类似这样的功能,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但是我们认为汽车是AI融入或者AI在工业界效果最好的一个场景,为什么呢?因为整个汽车行驶的过程是最复杂的,它会更加大量运用到场景的感知、定位、车载整车系统的执行等等,本身的运用场景非常复杂。
二是之前苏总跟其他汽车界的朋友提到,下一步共享出行一定是我们一个非常大的趋势。因为我们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一线城市的年轻人,包括国外的很多大城市的年轻人,现在买车越来越少,因为用车成本越来越高,不光是买车,停车位都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共享车能够将成本大大降低,现在滴滴、Uber管理有限,现在到了瓶颈,下一步是人工智能和车的结合。人工智能在车上的应用,跟其他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安全,安全一定是第一位的。因为刚才我讲的一些判断,如果没有识别出来车牌,不行的话,找人来开一下,或者换一个地方停就行了。但是车的眼睛一旦没有发现行人或者没有发现障碍物那就是人命了,所以这是人命关天的事情。所以在自动驾驶领域,小鹏汽车在所有实施阶段,还是宁可敬畏一些、保守一下,不要一下子跨入一些太激进的领域和方向上。所以我们小鹏汽车觉得,最好是从单一的场景往多个场景去拓展,不要一下子去做全自动无人驾驶。因为不光是算法的事情,其实自动驾驶算法发展到现在都已经大同小异,更多是场景的匹配度,所以早期一定要控制场景数,这是第一个。二是我们小鹏汽车的做法会从低速往高速拓展。因为低速自动驾驶的开发和应用相对安全可靠性更高。所以我觉得小鹏汽车对自动驾驶的看法,早期一定要注意安全,从单一场景向多个场景、从低速往高速逐渐去做。但是长远来看,我们对自动驾驶技术充满信心,因为自动驾驶不光是由“眼睛”摄像头,有“鼻子”雷达,有“耳朵”车联网,其实它感知的维度更多,就是刚才演讲提到“六维”感知和高精度地图匹配的定位等等,所以长远来说我们对这个充满信心,但是这个阶段一定要谨慎,把安全保障好。
谈汽车设计变革:渐进式的“守正出奇”
夏珩:对,智能汽车跟传统汽车的设计肯定有不同,但是我个人觉得从汽车这个角度相同的还是会更多。我们经常说守正出奇,守正这部分还要坚持传统汽车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想法,实际上汽车的设计,不光是一个工程师的主观创造,还牵涉到整个工业体系,尤其是供应链体系。从这个维度上来说,本身的地盘系统也好,电子电气架构也好,它的开发绝对不是变革式,绝对是渐进式,要牵涉所有零部件公司协同开发,不是一家公司的事情。所以讲到汽车设计这件事情,我觉得在守正出奇,其中一万多个零部件集结起来有200、300个系统,基本上由产业协同链开发的,尽量用成熟技术和成熟工艺。刚才讲的线控技术,在市场上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供应商、非常可靠而且经过长期验证的方案,这一块一定是跟这些最一流的供应商合作解决。
在出奇部分,我们是不是完全遵照传统汽车开发?肯定不是,应该如果这样的话,也不需要2014年冒出新公司了,长安几十年前就做这部分,奔驰一百多年前就做这件事情。出奇在哪一部分呢?设备是在汽车软件的开发上。汽车软件的开发,在传统有一些嵌入式的开发,利用微流程进行开发,实际上在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智能网联的软件开发里面有很多不适用了,基于快速迭代、基于互联网产品思维的软件开发,一定要给我们汽车软件开发注入一些新的思维、新的想法。二是在汽车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开发,如何实现升级,这是要去创新的一点。因为传统的汽车是销售导向的,我把这个车卖给用户之后,其实意味着整个项目总监和研发总监工作的终结,但互联网产品不一样。互联网产品上线之后,产品经理的工作刚刚开始,所以我们一个研发工作者怎么在产品交互之后继续我们的研发工作,这是在传统汽车开发里面比较少的。因为以前售后人员反馈给销售,销售反馈给生产,生产反馈给研发,再在下一步当中进行迭代,现在不一样,现在要求所有数据直接到研发端,怎么做到?车里有大量传感器,能够侦测到这辆车每天开多少公里,充多长时间的电,用车的时候有几个人,有重力传感器等,手套箱是不是经常用,大屏APP一天用多少次。根据这些结果,通过远程OTA升级,在生命期内汽车就会进行很多的迭代和升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怎样保证升级的安全,怎样保证产品开发的安全,这是我们要探讨的话题,但是我们一定要去做。所以我觉得智能汽车对于汽车的从业人员是一个非常有挑战、同时也非常兴奋的一个东西,我们在这里面有坚持以前传统思维的东西,也有我们创新的东西。如何把二者融合起来,是我们最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