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积分将提早两年实现可测算可交易,一方面是对发展新能源较快企业的鼓励,另一方面也将对只发展SUV仍未发展新能源车企业的压力。而对新能源积分交易也将起到很好的政策驱动作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如是说。
11月3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6年度、2017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该“通知”要求,对乘用车企业2016年度、2017年度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实施核算,2016年度、2017年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不能抵偿归零,在其负积分抵偿归零前,对其燃料消耗量达不到《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车型燃料消耗量目标值的新产品,不予列入《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
崔东树告诉记者:“新能源负积分的罚款实际上无法鼓励先进企业。目前新能源积分供给稍大于需求现状,建议相关部门建立类似国家储备粮库的收储新能源积分储备机制,规定收储和卖出的价格,并每年动态调整,这样有利于新能源支持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跨国车企和自主品牌均“压力山大”
据了解,此前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公示了“2016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情况。数据显示,去年平均燃料消耗量超标的车企数量高达40多家,大部分是以生产SUV车型为主的车企。例如:广汽菲-克、广汽三菱、长城汽车、奇瑞捷豹路虎等。
在《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简称“双积分”办法)政策驱动下,对于像比亚迪这样的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来说是利好的,虽然该办法在2019年才开始执行。
这些企业不仅能够用新能源汽车积分抵消自身油耗负积分,还可通过向其他企业出售富余的新能源汽车积分,来赚取利润。
相反,对于未达标、年销破百万辆甚至200万辆的大型传统车企来说,“双积分”办法无疑将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目前来看,车企可通过积分交易和发展节能、新能源汽车两条应对。
一方面短期内通过积分交易,可以来抵偿负积分的情况;另一方面可通过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的混合动力汽车等方式,作为长期方案来解决积分限制问题。
如年产销量在200万辆左右的南北大众和上汽通用五菱,如想抵消传统汽车产生的负积分,只能通过够买新能源积分,而购买积分将会支出不少费用,其在盈利上必然压力巨大。
不过短期来看,除进行积分交易来抵消负积分,暂无更好的办法可行。长远来看,这样的操作方式,对企业来说不仅被动且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混合动力与新能源两大阵营显现
为此,传统车企纷纷转至新战场,一方面大力发展混合动力汽车,但更多的还是希望一劳永逸,直接进军新能源汽车,尤其是
电动车。
近两年来,大众携手江淮,达成深度合作成立新能源合资公司,并获得享有合资公司产生的新能源汽车积分的优先购买权,以此弥补在新能源汽车积分的缺口;同时,大众集团还规划了近20款新能源产品阵列推向中国市场。
无独有偶,福特汽车也通过与众泰汽车合作,成立电动车合资公司。在此之前,戴姆勒-奔驰、宝马也分别在中国,以推动纯电动汽车缓解自身高油耗产品将面对的燃料消耗限值问题。
上汽通用则宣布将投入265亿人民币开发先进动力总成和新能源技术,推出不少于10款混合动力车型。
然而,目前看来,通用汽车在混合动力领域与日系品牌技术上相去甚远,所以发展电动车可能成为其主要路径。在美国,通用汽车已经推出过VOLT电动车。
相比之下,日本车企对电动车持谨慎乐观态度,但依然坚持更为有效的混合动力汽车。
例如,丰田、本田近两年也在加速混合动力汽车国产化,尤其是丰田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核心部件已经开始在中国常熟国产,其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将于明年国产上市。
同样,本田汽车也是如此,相继推出了雅阁等国产混合动力产品。在他们看来,就中国消费者本身,还并不完全接受电动车。因此其市场化和商业化普及还要时间。这段时间内,混合动力依然是主要路径。
在跨国汽车巨头各自发挥优势的同时,中国汽车品牌也采取两条腿走路。作为自主品牌领军企业之一,吉利汽车与科力远合作推出了混合动力产品,而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帝豪PHEV也已于近期上市。最近,吉利集团还成为了生产汽车动力
电池的洪桥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一直聚焦SUV领域的长城汽车,则将投入300亿元扩展新能源汽车产品阵容,并与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公司——御捷合资,打造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则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的新能源汽车制造商。
国有汽车集团中,广汽集团投资70多亿元发展新能源汽车;上汽集团则在新能源领域投资百亿量级;最激进的长安汽车甚至表示,到2025年不再销售传统燃油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而多家中国汽车集团已经入股了动力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
虽然2018年后新能源车购税全免等政策延续性尚不清晰,但在政策的驱动下,各车企必然年末大力产销新能源车。作为全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也将势必改变世界汽车格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