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市场重构:一边是产能过剩,一边是企业自研

时间:2023-12-31 13:50来源:经观汽车 作者:王帅国
点击:
       2023年,国内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又一轮重构:一边是动力电池厂商迎来残酷的淘汰赛,部分厂商的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另一边,更多的整车企业选择自研动力电池,有些车企的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
 
       自2023年8月至今,动力电池龙头公司宁德时代的股价已连续下降近5个月,市值从曾经的万亿跌至如今的7000多亿,这背后反映的是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售价下跌等行业问题。而越来越多的车企加速自研电芯、自建工厂的进程,则是希望将动力电池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进而实现降低整车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一冷一热间,国内动力电池的市场加速洗牌。
 
 淘汰赛重启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几经波折。从2013年至2020年,在以政策为主导因素的影响下,动力电池行业曾先后经历过两次淘汰赛。到2021年,随着整车企业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高涨,行业中一度出现了“电池荒”。而今,狂欢过后,动力电池产业再度面临压力。
 
        首先,动力电池的市场集中度愈发走高。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7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270.1GWh、299.1GWh和330.1GWh,占总装车量的比例分别为79.5%、88.0%和97.2%。
 
        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与中创新航的装机量排名前三,这三家企业1-11月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占到了总装机量的42.91%、27.81%与8.78%。其余46家企业则共同瓜分剩余约20%的市场,平均每家份额仅0.45%。
 
        其次,动力电池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高工产业研究院12月初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的利用率从2022年的超75%下降到今年的平均不足65%。
 
        行业产能过剩叠加马太效应,动力电池市场的淘汰赛加剧。从2023年5月开始,国内有多家电池厂商宣布停产,包括松下蓄电池(沈阳)工厂、明冠新材、厚能股份、宝能汽车旗下动力电池项目昆山聚创新能源等等。
 
        11月底,在国内装机量排名前15的捷威动力发布《公司停工停产、员工放假及培训通知》。通知称,受市场及上下游产业链等客观因素影响,为保证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经管理层研究决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天津捷威开始停工停产。
 
 车企自研电池成风 
 
       在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许多整车企业却选择加入自研电池的行列。除了以电池业务起家的比亚迪和早已入局的长城汽车之外,吉利、广汽、长安等主机厂均已宣布要研发自己的产品线。
 
       2023年12月12日,总投资109亿元的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下称“因湃工厂”)正式竣工投产。新工厂占地约666亩,首期产线产能为6GWh。根据广汽埃安的规划,因湃工厂未来还将建设30GWh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能,可满足6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装机需求,并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
 
       在因湃工厂竣工投产两天后,吉利集团旗下的极氪汽车,在浙江衢州发布首款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金砖电池,并宣称金砖电池是目前全球体积利用率最高、最安全的动力电池,也是全球量产充电速度最快的800V磷酸铁锂电池。目前,极氪汽车旗下的衢州极电工厂已开始投产金砖电池,将会在极氪007上首发搭载。
 
       吉利与广汽也由此成为继比亚迪与长城之后,第二批完成动力电池自主研发的车企。其他如长安、奇瑞等品牌也已陆续走上自研电池之路。
 
       2023年9月,奇瑞发布的一份招标信息,显示出其已经开始自研电池的动作。
 
       在11月的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对外发布自研电池计划,宣布将打造国际领先的自研电池品牌长安“金钟罩”。按照长安汽车的动力电池规划,到2030年,将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电池产能。为此,长安汽车将进行技术、产品、体系三大布局。此外,长安汽车正在开展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原型电芯设计,预计能量密度将突破1300-1500Wh/kg,力争在2035年实现搭载应用。
 
       对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自研电池的趋势,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对记者表示:“车企独资建厂,虽然体现了掌握核心资源、平抑电池成本和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美好诉求,但真正要实施并将之变成它们的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力,还需要几年的观察评估。”
 
       在他看来,车企自研电池固然对其发展有诸多益处,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风险。首先,研发电池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赶上电池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其次,汽车和电池是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车企很难从现有团队中培养出稀缺的电池专家,而成建制外聘高级人才又要付出很高成本。最后,自产电池必定是车企自用,如果汽车销量上不去,电池生产规模就会受到制约,没有规模则降低电池成本也将无从谈起。
 
       实际上,一些曾宣布自研电池的整车企业已经打起了“退堂鼓”。2023年7月,蔚来汽车宣布推迟自制电池的量产节点,放缓其电池工厂部分设备的采购节奏。即便是已经开始自己量产电芯的车企也均表示,未来将坚持“自研自产+对外合作”的模式。整体而言,车企在自研电池的道路上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动力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皖产锂电池加速“出海”

    手机、电脑、汽车、户外照明、可穿戴设备这些日常可见,看似毫不关联的产品,都离不开一条重要的产业链支持锂电池。 作为外贸出口新三样之一,2023年前11个月,安徽省锂电池出口129亿元,同比增长88.4%。 为什么安徽锂电池企业选择扎堆出海? 业内人士分析认
    2024-01-02 08:26
  • 钠电连续两天量产装车 动力电池“钠时代”渐行渐近?

    钠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化正在迈出关键一步。12月28日,孚能科技宣布,首款江铃易至EV3251km版本钠电车型下线,电池能量密度在140-160Wh/kg之间,零下20℃放电容量保持率可以达到91%以上。
    2023-12-29 09:41
  • 德国退役核电站将改造建成欧洲最大电池储能项目

    外媒报道,德国运营商PreussenElektra拟于退役核电站厂址改建储能设施,储能项目将分两期建设建成以后总规模将达800MW/1600MWh,并成为欧洲最大的电池储能项目。
    2023-12-29 09:15
  • 西宁跻身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十强城市

    打造千亿级锂电产业集群,西宁“锂”想花开!近日,《中国锂电产业特色城市十强研究报告》发布,西宁跻身“2023中国动力电池产能十强城市”,位列全国第八名。
    2023-12-28 17:45
  • 产能严重过剩,头部储能电池企业为何还要扩产?

    临近岁末,颇有反差性的一幕在储能电池行业中上演:一边是行业整体产能过剩,另一边,多家头部厂商却在纷纷扩产。 12月7日,海辰储能举办重庆基地一期一阶段项目投产仪式。该基地计划总投资130亿元,拟建设56GWh储能锂电池、22GWh储能模组的新产能。 12月8日
    2023-12-28 11:15
  •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使欧洲建立本土电池供应链计划面临威胁

    一家澳大利亚电池材料生产商表示,由于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提供了激励措施,而欧盟和英国却未能提供,所以该公司计划重点关注美国市场。
    2023-12-28 09:18
  • IMF最新报告提示:电动汽车电池必需金属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一份最新的报告中警告,由于俄乌冲突推高了全球金属价格,预计镍、钴、锂、铜和其他电动汽车电池必需的金属价格将进一步上涨。
    2023-12-27 10:53
  • 近5年 中国固态电池全球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0.8%

    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产品出口分别达到2693亿元、4194亿元和2890亿元,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相关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也在持续提升。
    2023-12-27 09:00
本月热点
  • 11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前十五名出炉!

    12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了2023年11月及1-11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数据及排行榜TOP15。
    2023-12-11 17:42
  • 半固态电池装车进展不断,产业化提速!

    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近年来,固态电池受到市场关注,甚至被认为可以取代锂离子电池。但成本、技术等难题阻碍了固态电池的量产。于是,不少车企和电池产业链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其折中方案半固态电池。 蔚来官微在12月17日晚间宣
    2023-12-22 08:13
  • 全球前十个月动力电池装车量出炉,行业竞争加剧!

    韩国市场调研机构SNE Research 12月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球注册登记的电动汽车(电动、插电混动、混动电池)装车量共计552.2GWh,同比增加44%。
    2023-12-06 17:55
  • 新品亮相,宁德时代抢滩这一百亿赛道!

    在12月5日至8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上,宁德时代携多款船用电池系统及船舶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展会现场,并发布了行业首个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协同运营云平台,以及宁德时代首个零碳充换电综合补能解决方案,以助力全球航运零碳转
    2023-12-07 17:39
  • 又有企业和宁德时代深化战略合作!

    宁德时代近日发布公告称,12月20日,赛力斯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图片来源:宁德时代 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超充技术、电池安全、车、电、充一体化发展,以及大数据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携手拓展海外业务,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
    2023-12-22 17:43
  • 最高续航800公里,小米首款车型电池参数曝光!

    近日,工信部在第七十二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公开了小米首款车型SU7纯电续航里程、动力电池包参数及整车整备质量等信息。
    2023-12-20 08:36
  • 多家企业入局这一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赛道!

    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近日,亿纬锂能、德方纳米2大电池公司分别申请了与硅有关的负极材料的专利。其中,亿纬锂能申请一项名为“一种硅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二次电池“;德方纳米申请一项名为“含高熵合金相的硅碳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2023-12-05 18:03
  • 斥资10.15亿元,格力电器加码电池业务

    界面新闻 永太科技12月18日公告,公司就与肥东国轩新材料有限公司、合肥乾锐科技有限公司的合同纠纷向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民事起诉状。台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12月18日立案。本案件目前尚未开庭审理。 公司请求判令两被告连带向公司支付货款共计2.29亿元
    2023-12-20 17:54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