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国内动力
电池市场的格局发生了又一轮重构:一边是动力
电池厂商迎来残酷的淘汰赛,部分厂商的发展已经难以为继。另一边,更多的整车企业选择自研动力电池,有些车企的电池已进入量产阶段。
自2023年8月至今,动力电池龙头公司宁德时代的股价已连续下降近5个月,市值从曾经的万亿跌至如今的7000多亿,这背后反映的是动力电池行业产能过剩、产品售价下跌等行业问题。而越来越多的车企加速自研电芯、自建工厂的进程,则是希望将动力电池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进而实现降低整车成本、提高竞争力的目的。
一冷一热间,国内动力电池的市场加速洗牌。
淘汰赛重启
国内动力电池行业在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几经波折。从2013年至2020年,在以政策为主导因素的影响下,动力电池行业曾先后经历过两次淘汰赛。到2021年,随着整车企业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高涨,行业中一度出现了“电池荒”。而今,狂欢过后,动力电池产业再度面临压力。
首先,动力电池的市场集中度愈发走高。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共计49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较去年同期减少7家,排名前3家、前5家、前10家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为270.1GWh、299.1GWh和330.1GWh,占总装车量的比例分别为79.5%、88.0%和97.2%。
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与中创新航的装机量排名前三,这三家企业1-11月的动力电池装车量分别占到了总装机量的42.91%、27.81%与8.78%。其余46家企业则共同瓜分剩余约20%的市场,平均每家份额仅0.45%。
其次,动力电池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高工产业研究院12月初披露的数据显示,中国动力电池产能的利用率从2022年的超75%下降到今年的平均不足65%。
行业产能过剩叠加马太效应,动力电池市场的淘汰赛加剧。从2023年5月开始,国内有多家电池厂商宣布停产,包括松下蓄电池(沈阳)工厂、明冠新材、厚能股份、宝能汽车旗下动力电池项目昆山聚创新能源等等。
11月底,在国内装机量排名前15的捷威动力发布《公司停工停产、员工放假及培训通知》。通知称,受市场及上下游产业链等客观因素影响,为保证公司业务可持续发展,经管理层研究决定,自2023年12月1日起天津捷威开始停工停产。
车企自研电池成风
在动力电池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许多整车企业却选择加入自研电池的行列。除了以电池业务起家的比亚迪和早已入局的长城汽车之外,吉利、广汽、长安等主机厂均已宣布要研发自己的产品线。
2023年12月12日,总投资109亿元的广汽埃安旗下因湃电池智能生态工厂(下称“因湃工厂”)正式竣工投产。新工厂占地约666亩,首期产线产能为6GWh。根据广汽埃安的规划,因湃工厂未来还将建设30GWh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产能,可满足6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装机需求,并在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量产。
在因湃工厂竣工投产两天后,吉利集团旗下的极氪汽车,在浙江衢州发布首款量产800V磷酸铁锂超快充金砖电池,并宣称金砖电池是目前全球体积利用率最高、最安全的动力电池,也是全球量产充电速度最快的800V磷酸铁锂电池。目前,极氪汽车旗下的衢州极电工厂已开始投产金砖电池,将会在极氪007上首发搭载。
吉利与广汽也由此成为继比亚迪与长城之后,第二批完成动力电池自主研发的车企。其他如长安、奇瑞等品牌也已陆续走上自研电池之路。
2023年9月,奇瑞发布的一份招标信息,显示出其已经开始自研电池的动作。
在11月的广州车展上,长安汽车对外发布自研电池计划,宣布将打造国际领先的自研电池品牌长安“金钟罩”。按照长安汽车的动力电池规划,到2030年,将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电池产能。为此,长安汽车将进行技术、产品、体系三大布局。此外,长安汽车正在开展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原型电芯设计,预计能量密度将突破1300-1500Wh/kg,力争在2035年实现搭载应用。
对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自研电池的趋势,欣旺达副总裁梁锐对记者表示:“车企独资建厂,虽然体现了掌握核心资源、平抑电池成本和规避知识产权风险的美好诉求,但真正要实施并将之变成它们的一个长期可持续的竞争力,还需要几年的观察评估。”
在他看来,车企自研电池固然对其发展有诸多益处,但同时也面临不少风险。首先,研发电池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赶上电池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其次,汽车和电池是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车企很难从现有团队中培养出稀缺的电池专家,而成建制外聘高级人才又要付出很高成本。最后,自产电池必定是车企自用,如果汽车销量上不去,电池生产规模就会受到制约,没有规模则降低电池成本也将无从谈起。
实际上,一些曾宣布自研电池的整车企业已经打起了“退堂鼓”。2023年7月,蔚来汽车宣布推迟自制电池的量产节点,放缓其电池工厂部分设备的采购节奏。即便是已经开始自己量产电芯的车企也均表示,未来将坚持“自研自产+对外合作”的模式。整体而言,车企在自研电池的道路上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