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回收近30万吨废料,电动车电池报废潮起,回收产业野蛮生长

时间:2023-06-28 11:24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郑琳
点击:
       从野蛮生长到有序发展,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一直牵动人心。
 
       自2016年新能源汽车发展元年以来,新能源汽车掀起国民消费新浪潮,作为新能源汽车成本中最昂贵的一部分,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最长在8年左右,2018年开始我国陆续进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期,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动力电池退役高峰期将真正到来。
 
       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据了解,《办法》将在今年内完成起草,处于发展初期的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或将迎来发展机遇。
 
       春江水暖鸭先知,资本市场最先嗅到了动力电池回收“这块蛋糕”的“味道”。
 
       今年,宁德时代(300750.SZ)和格林美(002340.SZ)就先后发布公告将投资相关项目,宁德时代项目投资额高达238亿元,格林美则称拟投资17.1亿元。
 
       国轩高科相关负责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公司最早于2012年便开始探索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目前已有28家直营店可进行电池回收和仓储,还有292家网点,建立稳定回收渠道,下一步将在海外市场落地相关合作。”
 
       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截至2023年6月26日,A股资本市场已有56家上市公司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循环回收不仅为动力电池产业链补上了最后一环,同样还有利于资源再生利用,节约成本开支,但想完全能够吞下“这块蛋糕”,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小微企业疯狂涌入
 
       与燃油车不同,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主要来自电池,电池数量越多,车辆的纯电驱动里程就越远,因此不同车型所需要的电池数量是不同的,比如,小型轿车可能只需要安装一两组电池,而大型SUV可能需要安装十几组电池。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也随之增长,因此退役动力电池规模可观。
 
       据研究机构EV Tank数据,2022年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为194.7万吨,同比增长78%。根据上海有色网SMM统计数据,2022年我国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及材料共29.9万吨,同比增长41%。另据SNE Research预测,以金属含量为基础计算,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回收(包括废电池和废料)市场规模为78.6万吨,2030年将达到143.6万吨。
 
       一般来说,一辆大卡车的自重在16~20吨左右,如果按照20吨来算,2030年全球锂电池的回收量视觉效果上大致相当于7.18万辆大卡车。(143.6万吨/20吨=7.18万)
 
       动力电池中含有锂、钴、镍等高价值金属,将它们回收后可以再次作为生产电极的原材料,继续进入电池循环,产生较大的资源价值。
 
       随着动力电池销量增加,近几年上游的贵金属材料价格大幅走高。据Wind数据,2015年前,金属锂的现货均价稳定波动在3万~5万元/吨,随着磷酸铁锂的需求爆发,金属锂价不断上涨,2018年的均价为18万元/吨,到2022年12月,电池级碳酸锂(纯度99.5%)市场均价约为52万元/吨,同比上涨约187%,电池级氢氧化锂(纯度56.5%)市场均价约为55万元/吨,同比上涨256%。
 
       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进一步刺激回收动力电池的积极性,一些看到市场有利可图的小微企业(注册资本不超过1000万元)便也开始蜂拥而入,市场占比在八成左右。
 
       据天眼查,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2022年新增动力电池回收企业39531家,其中小微企业31033家,占比78.5%;注销2695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77.29%。
 
       2021年新增动力电池回收企业22802家,其中小微企业18333家,占比80.4%;注销3221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82.49%。
 
       2020年新增动力电池回收企业4601家,其中小微企业3556家,占比77.29%;注销458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79.47%。
 
       尽管退役动力电池回收量较为可观,但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没有明确的定价机制,很多不正规的市场都采用竞价的方式回收电池,一些黑市小作坊通过4S店、汽车修理厂、闲鱼、抖音、淘宝、微信等平台搭建回收网络,不顾及环保问题,直接倒卖废旧动力电池获取利润,使正规厂商的回收价格被打压,面临回收量不足的问题。
 
       2022年,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总工程师韦洪莲曾公开表示,不管是车企、电子企业还是原材料生产企业,还是其他一些企业都在积极进入到这个领域。从目前产能来看,我们现在产能是明显过剩,一年回收下来废动力电池就20万吨,而已批复产能加起来有147万吨,产能利用率不到20%。
 
标准化难题
 
       目前动力电池的回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梯次利用,另一种是拆解回收。
 
       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对动力锂电池报废的标准是电池容量低于80%,如果将剩余容量还在70%~80%的电池直接进行拆解回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退役后的动力电池首先会进行电量检测测试,然后通过修复或重组,将其变为梯次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如低速电动车、叉车、通信基站、储能电池、智能路灯等,从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剩余价值。
 
       作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代表企业之一,中国铁塔(00788.HK)自2021年起停止采购铅酸电池。据中国铁塔ESG报告,截至2022年底,该公司已在全国31省约25万个通信基站上累计使用51万组梯次电池,累计使用梯次电池3GWh。
 
       而对于完全报废的动力电池,则需要进行拆解回收与再生利用。然而,动力电池尺寸规格的不统一,使电池回收再利用的难度加大。
 
       目前,动力电池仍处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各家动力电池企业为占据市场高地,不断进行技术迭代,研发出更多新型号。即使是同一家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同一客户的不同车型所用的动力电池的尺寸、外形等也各不相同。
 
       2017年,《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产品规格尺寸》(GB/T 34013-2017)推荐性国家标准发布,将动力蓄电池单体划分为圆柱形、方形、软包三类,并规定了动力蓄电池单体、模块和标准箱的规格尺寸。其中,动力电池一共有145种规格,包括圆型电池6种,方型电池125种,软包14种。
 
       而由于技术多样性、应用需求差异大、产品定制化程度高等因素影响,动力电池标准化面临多重挑战。
 
       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要研究编制换电技术标准体系,推动换电电池尺寸、换电接口、通讯协议等标准统一。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信部原部长苗圩也建议要推动动力电池规格尺寸的标准化。
 
       动力电池尺寸规格的不同影响着电池生产制造、整车配套、电池回收等多个环节。2023年,动力电池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仍是推进动力电池的标准化。
 
       对于动力电池规格尺寸不同的解决路径,国轩高科相关业务负责人赵华(化名)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我们的解决思路是,一方面致力于推进电池行业标准制定,另一方面也在研究和开发通用的回收设备来降低成本,并制定具体的回收计划和流程,使回收更加高效和安全。此外,我们也在与下游车企合作,推动电池的标准化,比如我们为大众汽车集团研发和制造的标准电芯(Unfied Cell)就是一个推动电池标准化的案例。”
 
仅九家企业有完整资质
 
       退役的动力电池既是一座可待挖掘的“矿山”,也是一座随时可能喷发的“火山”。
 
       尽管锂动力电池不含铅、镉等重金属,但除了锂之外,其电解液含有镍、钴、锰等重金属,若随意处置,这些物质可能会随着电解液渗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还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此前有专家表示,一块20克重的手机锂离子电池会污染1平方公里土地50年左右,以比亚迪为例,宋EV300的电池包重量为200kg,而海豹纯电动车续航里程为650km的电池包甚至重达560kg,如果回收处理不当,可能导致大量土地长时间的污染问题。
 
       对于动力电池潜在的环境影响与危害,时代周报记者采访到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储能材料技术专业的负责人吕华博士(化名),她指出,废弃的动力电池产品并不是没有电的,有些可能还会有几百伏的高压,处理不当可能会存在冒烟、起火、爆炸等潜在危害。
 
       吕华博士进一步介绍,动力电池拆解过程复杂且技术要求高,由于来自不同制造商的电池组结构完全不同,残余容量未知,且可能涉及高电压,因此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或智能化设备进行拆解。特别是在处理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包时,通常需要先拆解较小的模块或电池,以避免潜在的冒烟、起火、爆炸等危险。目前国家对这个行业的管控比较严格,动力电池回收需要交由有资质的企业专门去做。
 
       根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申请新能源电池回收拆解资质的企业不仅需要具备《再生资源经营许可证》、《特种行业许可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报废机动车企业资质认定书》等多个资质证书,同时还需要满足厂区条件、设施设备、技术工艺、溯源能力、环境保护等多方面要求。
 
       例如,在厂区条件方面,企业需具备土地证或土地租用合同不少于15年;对于从事再生利用的企业,在资源综合利用要求方面,还需通过冶炼或材料修复等方式保障主要有价金属得到有效回收,如镍、钴、锰的综合回收率应不低于98%,锂的回收率不低于85%,稀土等其他主要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不低于97%等。
 
       截至2022年,工信部共公布了四批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据时代周报记者统计,四批名单中共有88家入选,其中具备梯次利用资质的企业有48家,具备再生利用资质的企业有31家,而同时具备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资质的企业仅有9家。
 
       具体来看,这九家企业分别为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赣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华友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时代中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派尔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伟翔众翼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截至目前,工信部尚未公布2023年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
 
       由于面临严苛的资质要求,动力电池回收的门槛令众多新进入者望而生畏。
 
       不过动力电池市场回收市场还是相当诱人,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中信证券预测,2027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元。
 
       千亿级市场的大蛋糕,未来会很诱人,但想要啃下却也不太容易。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电池回收 电动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