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闻说 > 市场 >

全球锂需求缺口将达50%:2021年锂材料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

时间:2021-08-24 17:51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锂目前的最大应用场景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是全球碳中和布局的核心资源之一。国际能源署最新数据显示,到2030年,仅靠现有和在建的锂矿生产项目,全球将出现约50%的锂需求缺口。目前,国内多家锂矿企业和动力电池企业都已将寻矿的目光投向海外。

一、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现状

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近900亿

锂电池正极材料一直是锂离子电池核心,它的选择直接决定了电池性能的高低。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213.8亿元增至2020年的751.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6.9%。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正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877.1亿元。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逐年递增

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也随之扩大。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出货量由2016年16.1万吨增至2020年51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3.4%。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正极材料出货量可达58万吨。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厦门钨业市场占比近10%

我国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中,市场占比前三企业为厦门钨业、天津巴莫、德方纳米,分别占总市场的9.92%、6.44%、6.31%,前三企业合计占总市场的22.67%。荣百锂电及长运锂科占比居中位,分别占总市场的5.82%、5.70%。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二、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现状

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破150亿

锂电池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储存锂的主体,使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嵌入与脱出。主要影响锂电池的电池效率、循环性能等。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64.6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140.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4%。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规模将达159.1亿元。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将破40吨

从出货量来看,2018-2020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高速增长。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从2016年11.8吨增长至2020年的36.5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6%。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1年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出货量将达40.1吨。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前三企业市场占比超五成

数据显示,按出货量来看,我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竞争格局中,贝瑞特市场占比最大,达22%;其次为璞泰来,市场占比达18%;再次为杉杉股份,市场占比达17%;市场占比前三企业共计占总市场的57%。凯金新能源、中科星城占比分别达14%、7%。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三、锂电池材料行业发展前景

1.能源危机推动行业进步

我国自然资源禀赋多煤、贫油、少气,原油对外依存度高。降低机动车油耗、维护国家能源安全是汽车产业发展的硬约束条件,加之我国电力工业发达,“以电代油”是汽车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在国内实行双积分政策、主要城市限行的大环境之下,新能源汽车已然成为未来全球汽车市场发展的主要趋势。锂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市场需求必然随之迅速增长。

2.环保要求提高加速行业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人们对新型清洁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传统汽车排放的废气带来的环境问题,直接加剧了人们对应用新能源的渴望。“十四五”时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发展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就锂电池的市场需求而言,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领域无疑是潜力巨大的增长点。

3.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2020年2月《关于有序推动工业通信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指导意见》发布,提到要继续支持智能光伏、锂离子电池等产业以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巩固产业链竞争优势。重点支持5G、工业互联网、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智能制造、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各地方也针对锂电池产业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措施,有助于锂电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4.我国在全球锂电池行业地位的迅速提高

我国新能源市场前景广阔,上下游行业配套不断完善,同时在国家补贴政策的支持下,中国动力锂电池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市场份额快速增长,为上游先进精密结构件配套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另外,LG、松下、三星等国际锂电池巨头纷纷在华设立子公司,包括研发中心、生产制造部门等,锂电池材料国产化的比例逐渐上升,从而为我国锂电池精密结构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机遇。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