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唯一,出货逆势狂飙,下一个宁德时代?

时间:2024-05-21 12:07来源:新能源正前方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电池行业很明显已经形成了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宁德时代的王者地位在可预见的中短期内无法撼动,而且在行业遭遇产能过剩的情况下,竞争力越发凸显。相比而言,其他厂商的竞争压力就大多了,即使作为行业老牌厂商,也是行业优等生的存在,亿纬锂能的2023年都没能完成自己的目标。
 
 01 
亿纬锂能2023年报简析
 
2023年公司实现营收487.84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归母净利润40.50亿元,同比增长15%;扣非归母净利润27.55亿元,同比增长2%。具体到Q4单季度,实现营收132.55亿元,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6%;归母净利润6.26亿元,同比下滑26%,环比下滑51%;扣非净利润6.00亿元,同比增长16%,环比下滑33%。
 
这个业绩低于此前市场的业绩预期,也处于此前的业绩预告下限,可以说低于预期了。不过从营收增速来看,还是很不错的,去年行业的情况都很清楚。净利润之所以不及预期,主要还是Q4计提了股权激励费用约4.6亿元,如果把这个加回,Q4实现归母净利润10.83亿元,环比下滑15%;扣非归母净利润10.57亿元,环比增长18%,倒也是基本符合预期。
 
出货方面,2023年动力电池出货28.08GWh,同比增长64%,依然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去年公司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17.26GWh,同比增长140%,显著高于市场增速,市占率达到4.45%,同比增长了2.01个百分点,位居国内第四。储能的表现还要更加优秀,去年出货26.29GWh,同比增长了121%,目前看应该是去年动力电池行业里唯一还能保持三位数增长的主流厂商了,也因此位居去年储能行业出货量第三。
 
不过去年的毛利率有所下滑,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储能电池,甚至比不上国轩高科,这说明公司的出货大增有很大原因是让利换来的,如果跟宁德时代2023年动力电池的营收和出货量对比差距就更大了。
 
动力电池营收 239.8亿,增长31.4%,毛利率14.37%,出货量28Gwh,单价0.856元/wh。
 
储能电池营收163.4亿,增长73.2%,毛利率17.03%,出货量26Gwh,单价0.626元/wh。
 
作为对比,宁德时代是这样的:
 
动力电池营收2850亿,增长20.6%,毛利率22.27%,出货量321Gwh,单价0.889元/wh。
 
储能电池营收599亿,增长33.2%,毛利率23.79%,出货量69Gwh,单价0.868元/wh。
 
可以看出来宁德时代的规模优势非常明显,这也是新能源正前方此前一直说的,“如果锂电池行业只能有一个企业有阿尔法收益机会,那只能是宁德时代”。即使此前认为亿纬锂能是唯二有可能还有阿尔法收益机会的公司,相比宁德时代差距还是太大了。
 
考虑到亿纬锂能进入动力电池行业比宁德时代晚了几年,加上创始人风格比较稳健,此前一直是多技术路线布局,实在没办法跟宁德时代相比。而且此前亿纬锂能的客户重心放在国外主机厂商或者合资厂商,但目前新能源汽车厂商表现最优秀的还是国内的主机厂商。
 
现在下游主机厂商中,亿纬锂能的客户主要是小鹏汽车,但小鹏汽车的发展情况大家都很清楚,尤其小米汽车出来后又对它形成了比较强的冲击,而小米用的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这可以说是亿纬锂能此前的战略判断失误。
 
不过话说回来,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传统燃油车大厂也在抓紧转型,也逐渐有所起色,尤其是海外市场,他们也慢慢展现出了一定的竞争力,说不定后面有望搭他们的车呢。
 
 02 
亿纬锂能的全新抓手:大圆柱和储能电池
 
相比客户端的不确定性,比较确定性的还是公司大圆柱4680电池。根据公告,公司规划年产能 20GWh 的大圆柱电池工厂一期已在荆门完成投产,二期的首批设备也在 2023 年底开始进场。截至 2023 年 12 月底,公司 46 系列大圆柱电池已经下线超过 425 万只,正式实现了商业化交付和应用。
 
此外, 公司还规划了沈阳、成都、匈牙利等地超 50GWh 产能的建设安排,以阶段性满足国内外客户需求。
 
截至2023年,亿纬锂能的圆柱磷酸铁锂电池已经取得的未来5年客户意向性需求合计约88GWh,三元大圆柱电池也已经取得的未来5年客户意向性需求合计约392GWh。
 
大圆柱有望成为公司差异化竞争的一个抓手,现在就等大圆柱电池在行业内的应用展开,只是有点可惜的是,此前一直是大圆柱电池鼓手的特斯拉最新表态却是“大圆柱电池没有那么着急”。
 
暂时不确定是大圆柱电池的技术路线有疑问,还是cybertruck的产能问题,可能性更大的还是后者。
 
这几年光储行业的大爆发,成就了很多锂电池厂商的全新增长契机,前几天跟踪的国轩高科如此,亿纬锂能同样如此,其实宁德时代也是如此。
 
目前储能电池已经成为亿纬锂能的第二大业务,占据了去年营收的1/3,而且相比动力电池发展速度更快,毛利率也更高,公司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已经连续两年排名全球第三,市占率也达到了11%。
 
面对越来越重要和越来越卷的储能电池市场,不能一味只靠价格战,也应该在技术上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公司在去年推出了全新一代 Mr 旗舰系列产品,Mr.Big 电芯容量高达 628Ah,采用第三代高速叠片技术,能量效率达到 96%;Mr.Giant 系统采用标准的 20 尺柜,能量达到 5MWh,系统能效高达 95%。
 
公司在业内率先推出储能专用大铁锂电芯,有效解决大规模电站在管理、安全和经济方面的多重挑战,满足 TWh 时代趋势。公司规划的行业首个单体规模最大的 60GWh 储能超级工厂正在建设中。
 
对于储能电池业务,公司的目标是努力在今年和明年把交付量排名进一步提升,而且今年开始要逐步提高Pack(电池包)和系统的交付比例。
 
 03 
出海成为胜负手

此外,面对越来越卷的国内市场,不出海就是死的全新局面,公司也在加快推进出海、截至2023年年末,亿纬锂能已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欧洲的匈牙利规划了工厂项目。
 
今年3月24日,亿纬锂能被传正洽谈在英国新建一座动力电池工厂,投资额至少为12亿英镑(约合109亿元人民币)。如果英国工厂落地,将是亿纬锂能布局的第四座海外生产基地。
 
除直接在海外建设产能外,亿纬锂能也跟宁德时代一样积极探索收取授权许可费的全新模式,目前已经与Daimler Truck、PACCAR、Electrified Power三家国际知名公司达成重要合作,拟合资在美国当地建设动力电池产能,服务于北美的重卡市场。
 
总的看下来,公司去年的表现没有特别理想,原因有很多,不仅低于市场预期,也没有达成去年初公司定下的营收超过700亿的股权激励目标,完成度也就70%,虽然后面亿纬锂能也因为行业原因调整了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指标,最低完成标准由80%下调至70%,但最终是否会影响股权激励的发放,如果不能,是否会影响军心,都还有不确定性。
 
但考虑到行业的实际情况,亿纬锂能依然是行业中最能打的厂商之一,在去年行业疯狂内卷的情况下,依然实现了营收、出货量、市占率等的增长,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随着行业逐步进入产能淘汰过程,行业的集中度将越来越高,亿纬锂能作为行业中最稳健、技术路线布局最齐全的选手之一,有望最终留在牌桌上,持续享受行业后续持续发展的红利。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宁德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