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期,动力电池如何妥善回收再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据了解,到目前为止,退役动力电池主要来自2015年前的新能源车,总保有量大概在50万辆。
动力电池迎退役潮,资源回收率低
公安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增量连续三年超过100万辆,呈持续高速增长趋势。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汽车总量的1.75%,比2019年增加111万辆,增长29.18%。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00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32%。
通常,动力电池容量衰减至额定容量的80%以下,就面临退役,但仍可进行梯次利用,用于低速车或储能设备。有的退役动力电池流入小作坊后,被制成小型充电宝,或者简单加工冒充新电池,甚至用土办法提取贵金属,带来安全和环境双重隐患。汽车动力电池不仅含有镍、钴、锰等多种重金属,而且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在空气环境中容易水解产生五氟化磷、氟化氢等有害物质,对环境具有更大危害。
不能梯次利用的退役动力电池经拆解、破碎、筛选,可提取其中稀有金属元素再生利用。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中一些稀有金属含量高,再生利用效益较高,小作坊更倾向于回收三元锂电池。但小作坊对三元锂电池的处理令人担忧。工艺技术不同,动力电池回收效率差距很大。据悉,目前国内企业大多采用湿法冶金工艺,三元锂电池全组回收率低于44%,铁锂电池全组回收率低于28%。而有规范企业采用其它工艺,两种电池全组回收率可以达到90%以上。
“正规军”不敌小作坊,回收环节处于劣势
据了解,依据有关部门的规定,废旧动力电池应规范移交至综合利用企业进行梯次利用或再生利用,回收服务网点不得擅自对收集的废旧动力电池进行除安全检查外的拆解处理。今年7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中,提到将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体系等内容。
然而多年来,行业仍存在“正规军”收不到退役电池,小作坊却在悄悄高价“抢货”的怪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规范回收企业数量不多。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共1.5万家。其中有2579家企业是在2020年注册;今年上半年新注册了9435家,同比增长2611.2%。而2018年、2021年工信部两次发布符合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中,只有27家企业,分为梯次利用与再生利用两类,被业界称为白名单企业。然而,业界普遍反映,白名单企业数量太少,无法满足回收市场需求。
另一方面,在收购价格上,规范企业拼不过非规范企业,尤其是小作坊。据媒体报道,目前动力电池回收价格混乱,规范企业在成本上处于劣势。梯次利用企业需符合50多项评审条件,才能进入白名单。此外,还需要以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企业按照标准要求作业,大大增加了成本。而小作坊则时通过配货或简单的散货运输来完成回收工作。
此外,目前动力电池规格多样,大多是单件小批量,这让企业很难发挥规模效益。同时,退役动力电池还存在安全之忧。如果在回收过程中经由不具备专业设备和技术的企业操作处理,极易酿成事故。今年1月份,湖南宁乡某企业就曾因废旧电池处理发生爆炸起火,导致一死多伤。
或将形成千亿级市场规模,资本争相涌入
事实上,为保障动力电池有效回收,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3年前就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主体责任。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然而,由于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链条长、环节多、范围广,涉及管理制度、政策衔接及市场机制等诸多方面,仍存在多重难题需要破解。
北京市、海南省等地先后发布相关文件,对换电站建设给予一定补贴或奖励。广东省广州市也发布征求意见公告,提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应向车主提供废旧电池回收服务。湖南的“三年行动计划”中,进一步规范动力电池回收行业。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今年以来,已有多家电池生产企业扩大投资布建回收网,一些汽车生产企业或与电池回收行业合作,或宣布自建闭环回收网络,材料科技企业则投资加强再生利用与梯次利用成套化技术装备的研发与推广。
据《中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2021年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43亿元左右。“随着回收需求的爆发,政策的规范以及行业龙头的不断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即将打开。”行业专家预计,至2030年,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将成为千亿市场。其中,在现价情况下2020年-2030年三元电池累计回收空间将达1305亿元;2020年-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梯次利用及回收累计市场空间分别将达到680亿元、163亿元,“一个千亿元级新产业正在萌芽。”
为了绑定电池上下游企业资源,国内车企则更早布局。早在2018年1月,国内的长安、比亚迪、银隆新能源等16家整车及电池企业与中国铁塔公司达成合作,以解决退役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等问题;2018年3月,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2018年10月,吉利集团与杉杉股份、紫金矿业出资组建了合资公司,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2018年11月,北汽集团旗下北汽鹏龙与光华科技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体系等业务上开展合作……
目前,国内造车新势力蔚来、小鹏汽车等也都启动了动力电池回收工作,而比亚迪更是在全国建立了超40个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并建设动力电池梯次回收利用中心。宁德时代、中航锂电、赣锋锂业、华友钴业、格林美等国内电池企业则已在该领域深耕细作。
(责任编辑:子蕊)
成立不到4年融资37亿欧元,欧洲电池独角兽和宁德时代抢客户2024-06-04 09:49
|
氢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06-04 09:19
|
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锂离子电池储能势将面对来自新型长时储能的竞争2024-06-03 10:31
|
低空经济“起飞”,电池厂要讲“新故事”2024-06-03 09:48
|
氢能加速跑!204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渗透率有望达到50%2024-06-03 09:16
|
前4月湖北出口锂离子蓄电池增长加快:企业发货周期平均缩短1天2024-05-31 18:56
|
日本电池战略:拽着液态 提着全固态2024-05-31 11:55
|
小商小贩多手倒卖,“退休”电动自行车电池去向成谜2024-05-30 20:12
|
超3000万钠电池订单签了!2024年十大钠电订单,最大赢家是它!2024-05-30 11:23
|
起大早赶晚集,欧洲动力电池产业何时崛起?2024-05-29 1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