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产气:为什么会产气?会有哪些影响?

时间:2025-11-17 14:11来源:未知 作者:子蕊
点击:

一、产气的具体来源

锂离子电池产气主要来源于电池内部的化学和电化学反应,具体包括以下几类:

1. 电解液分解

·来源:电解液中的有机溶剂(如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等)在高压、高温或过充条件下发生氧化或还原反应。

·产生的气体:主要产生二氧化碳(CO₂)、一氧化碳(CO)、甲烷(CH₄)、乙烯(C₂H₄)等。

·反应示例:

碳酸乙烯酯(EC)分解:EC → CO₂ + C₂H₄ + 其他产物

碳酸二甲酯(DMC)分解:DMC → CO₂ + CH₄ + 其他产物

2. SEI膜(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破坏与重组

·来源:SEI膜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可能因过充、过放或高温而破坏,导致电解液与负极材料(如石墨)直接接触,发生副反应。

·产生的气体:氢气(H₂)、乙烯(C₂H₄)、乙烷(C₂H₆)等。

·反应示例:

电解液中的LiPF₆与微量水反应:LiPF₆ + H₂O → LiF + POF₃ + HF

HF与负极反应:C(石墨) + HF → C-H + H₂↑

3.水分污染

·来源:电解液中微量水分(ppm级别)与锂盐(如LiPF₆)反应,生成酸性物质(如HF),进一步引发副反应。

·产生的气体:氢气(H₂)、氟化氢(HF)。

·反应示例:

LiPF₆ + H₂O → LiF + POF₃ + 2HF

2H₂O + 2e⁻ → H₂↑ + 2OH⁻

4. 正极材料副反应

·来源:正极材料(如LiCoO₂、LiFePO₄、NCM等)在过充或高温条件下发生结构变化,释放氧气(O₂)或与电解液反应。

·产生的气体:氧气(O₂)、二氧化碳(CO₂)。

·反应示例:

LiCoO₂ → Li₁₋ₓCoO₂ + xLi⁺ + xe⁻ + ½O₂↑

5. 负极材料副反应

·来源:负极材料(如石墨、硅基材料)在过放或高温条件下与电解液发生反应。

·产生的气体:氢气(H₂)、乙烯(C₂H₄)、乙烷(C₂H₆)。

·反应示例:

石墨与电解液反应:C + 溶剂 → C-H + 气体产物

二、产生的具体气体

锂离子电池产气的主要成分包括:

1. 二氧化碳(CO₂):电解液分解的主要产物。

2. 一氧化碳(CO):电解液不完全分解的产物。

3. 氢气(H₂):水分与锂盐反应或负极副反应的产物。

4. 甲烷(CH₄)、乙烯(C₂H₄)、乙烷(C₂H₆):电解液分解或负极副反应的产物。

5. 氧气(O₂):正极材料分解的产物。

6. 氟化氢(HF):水分与锂盐反应的产物。

编辑

三、产气带来的影响

1. 电池性能下降

- 容量衰减:产气反应消耗活性锂离子和电解液,导致电池容量下降。

- 内阻增加:气体在电极表面形成绝缘层,阻碍锂离子传输,增加内阻。

- 循环寿命缩短:副反应持续发生,加速电池老化。

2. 安全风险

- 内压升高:气体积累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可能引发电池鼓包、变形或破裂。

- 热失控:过量气体在高温下可能引发电池内部短路,导致热失控,甚至起火或爆炸。

- 毒性气体释放:氟化氢(HF)等有毒气体可能泄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 界面性能恶化

- SEI膜破坏:气体生成可能导致SEI膜破裂,进一步加剧副反应。

- 电极与电解液接触不良:气体在电极表面聚集,阻碍电解液与电极的接触,降低充放电效率。

4. 外观变形

- 电池鼓包:气体积累导致电池外壳膨胀,影响电池组的设计和装配。

- 密封失效:过高的内压可能导致电池密封件失效,引发电解液泄漏。

总结:锂离子电池产气是一个复杂的化学过程,主要来源于电解液分解、SEI膜破坏、水分污染以及正负极材料的副反应。产生的气体包括CO₂、CO、H₂、CH₄、C₂H₄、O₂和HF等,这些气体不仅会导致电池性能下降(如容量衰减、内阻增加),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问题(如鼓包、热失控、毒性气体泄漏)。因此,控制电池产气是提升锂离子电池性能和安全性的一项重要任务。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三维电池17亿固态电池项目落户江西余干全国多基地布局提速

    10 月 15 日,江西省余干高新区联合黄金埠镇人民政府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下称 三维电池)正式签约,标志着总投资 17 亿元的年产 2GWh 固态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正式落地。这一项目不仅填补了余干高新区在高端固态电池研发与制造领域的空白,更成为
    2025-10-22 09:04
  • 固态电池成热点!中科院在固态电池材料实现突破,多家公司透露固态电池新进展

    固态电池 迎来新进展,行业加速迈向量产阶段! 根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的信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提出了一个固态 锂电池 界面调控新方案,可以实现一体化电极-电解质材料,进而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大、锂离子传输效率低等问题。 除了科研院所,
    2025-09-29 08:51
  • 退役电池流向小作坊、白名单企业“吃不饱” 工业和信息化部:用法治手段规范回收

    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截至2024年年底),第一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废
    2025-06-27 14:20
  •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集推新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多家上市公司计划推新。据公开报道,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5月13日举办新品发布会,有望推出固态电池材料;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拟于5月16日至17日举办科技大会,将推出高安全固态电池新品。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2025-06-10 17:19
  • 两大巨头联手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

    编辑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卫蓝新能源)、巴斯夫新 材料 有限公司、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应用下一代固态 电池 专用电池包技术。 三方将专注于下一代固态电池系统的非金属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重点关注轻量化、
    2025-03-10 14:44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观察:光伏产业链涨价潮持续;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在政策推动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呈现显著动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光伏产业链迎来全面涨价,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增,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明确;风电、氢
    2025-03-10 15:32
  • 专访恩力动力董事长戴翔:低空经济成为固态电池“练兵场”

    近日,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包括中国、日本、美国子公司,以下简称“恩力动力”)创始人及董事长戴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指出,电池环节预计将占到低空经济市场15%~20%的份额,以当前万亿市场预期计,电池行业将获得1500~2000亿元的增量市场。
    2024-07-21 09:56
  • 蜂巢能源杨红新:今年一半储能企业或被淘汰,动力电池企业剩不超40家

    杨红新认为,2024年是锂电行业深度调整的元年,产能过剩、融资变差、价格内卷、经营挑战能问题都在今年集中体现。
    2024-07-07 13:23
  • 欣旺达:全固态电池成本可降至2元/Wh

    国内头部电池企业欣旺达在接受中国日报独家专访时表示,通过技术创新,欣旺达预计可以在2026年将聚合物体系的全固态电池成本降至2元/Wh,这与半固态电池成本接近。
    2024-07-03 11:40
  • 于清教:我国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等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

    6月28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的2024固态电池产业生态圈企业家峰会上,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表示, 近年来,依托强大的新能源产业链制造基础,我国电池企业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产业链布局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尤其是伴随着以卫蓝新能源、
    2024-06-28 10:02
专题
相关新闻
  • 三维电池17亿固态电池项目落户江西余干全国多基地布局提速

    10 月 15 日,江西省余干高新区联合黄金埠镇人民政府与三维(陕西)电池技术有限公司(下称 三维电池)正式签约,标志着总投资 17 亿元的年产 2GWh 固态电池智能制造项目正式落地。这一项目不仅填补了余干高新区在高端固态电池研发与制造领域的空白,更成为
    2025-10-22 09:04
  • 固态电池成热点!中科院在固态电池材料实现突破,多家公司透露固态电池新进展

    固态电池 迎来新进展,行业加速迈向量产阶段! 根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的信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提出了一个固态 锂电池 界面调控新方案,可以实现一体化电极-电解质材料,进而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大、锂离子传输效率低等问题。 除了科研院所,
    2025-09-29 08:51
  • 退役电池流向小作坊、白名单企业“吃不饱” 工业和信息化部:用法治手段规范回收

    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40万辆(截至2024年年底),第一批投入市场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进入规模化退役阶段。 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回收利用委员会产业研究部预测,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废
    2025-06-27 14:20
  • 固态电池量产节奏加快 上市公司密集推新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多家上市公司计划推新。据公开报道,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于5月13日举办新品发布会,有望推出固态电池材料;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拟于5月16日至17日举办科技大会,将推出高安全固态电池新品。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
    2025-06-10 17:19
  • 两大巨头联手开发下一代固态电池技术

    编辑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卫蓝新能源)、巴斯夫新 材料 有限公司、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和应用下一代固态 电池 专用电池包技术。 三方将专注于下一代固态电池系统的非金属零部件的设计和开发,重点关注轻量化、
    2025-03-10 14:44
  •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观察:光伏产业链涨价潮持续;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加速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在政策推动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呈现显著动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化能源低碳转型,加速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光伏产业链迎来全面涨价,供给侧改革持续深化;新能源车销量保持高增,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产业化进程进一步明确;风电、氢
    2025-03-10 15:32
  • 专访恩力动力董事长戴翔:低空经济成为固态电池“练兵场”

    近日,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包括中国、日本、美国子公司,以下简称“恩力动力”)创始人及董事长戴翔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指出,电池环节预计将占到低空经济市场15%~20%的份额,以当前万亿市场预期计,电池行业将获得1500~2000亿元的增量市场。
    2024-07-21 09:56
  • 蜂巢能源杨红新:今年一半储能企业或被淘汰,动力电池企业剩不超40家

    杨红新认为,2024年是锂电行业深度调整的元年,产能过剩、融资变差、价格内卷、经营挑战能问题都在今年集中体现。
    2024-07-07 13:23
本月热点
  • 燃动初赛!第二届全国电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池测试工赛项圆满落幕,决赛晋级名单揭晓!

    今日上午,第二届全国电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池测试工】赛项初赛顺利收官!从报名启动到赛场角逐,这场聚焦电池行业核心技能的比拼,汇聚了全国电池检测领域的技术精英,历经紧张比拼,初赛成绩已全部核定,决赛晋级名单正式出炉! 自赛事启动以来,电池测
    2025-11-15 20:51
  • 璞泰来:拟25亿元投建基膜涂覆一体化项目

    璞泰来公告,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向全资子公司四川卓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增资7.6亿元,用于开展基膜涂覆一体化项目(二期之子项目二)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建成后新增基膜年产能20亿㎡,新增涂覆年产能30亿㎡。作为锂电池的关键核心材料,高性能涂覆隔膜
    2025-11-14 21:49
  • 预充是在充电吗?电动车预充是怎么回事,有何意义?

    电动车的预充确实与充电相关,但并非直接对电池进行能量补充,而是充电前的一个关键准备步骤。 一、什么是预充? 预充(Pre-charge)是电动车高压系统上电或充电前的一个关键步骤,其核心目的是通过小电流缓慢充电,避免高压电路瞬间接通时产生过大电流冲击
    2025-10-22 15:51
  • 乌海70亿固态电池项目冲刺投产:清陶能源65GWh 产能矩阵加速产业化落地

    2025年10月,据活力海勃湾消息,清陶(乌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固态电池项目PACK产线已完成全部设备安装,进入联调联试关键阶段,预计10月底即可具备生产交付条件。这一进展标志着清陶能源在华北地区的固态电池产业支点即将成型,而其遍布全国的五大生产基地
    2025-10-24 10:20
  • 锂离子电池3.7V、干电池1.5V...电池电压大小是如何决定的?

    电池电压是电池性能的核心参数之一,它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能量输出能力和适用范围。电池电压的大小主要由其化学体系决定,具体取决于正负极材料的电化学电位差。 一、电池电压的基本原理 电池电压(即电动势,EMF)是电池正负极之间的电位差,由正极材料和负极
    2025-10-21 17:16
  • “十四五”总结:中国动力电池5年翻10倍多,全球市场超六成

    产量增长十倍,全球市场份额超60%,五年时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完成了一场惊艳的跨越。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姚振智在10月2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一系列数据:我国动力电池产量从2020年的83.4GWh增长至2024年的超过1000GWh,在全球装车量
    2025-10-27 11:08
  • 固态电池决战2027!奇瑞、国轩高科突破量产壁垒,续航千公里时代提前到来

    奇瑞展示犀牛S全固态电池模组、国轩高科准固态电池测试车累计行驶近2万公里近期中国企业在固态电池领域的一系列动态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全球范围内,日本丰田计划2027年实现全固态电池装车测试,韩国三星SDI也预计同年启动量产。而中国凭借强大的新能源产业
    2025-10-21 10:59
  • 匠心筑装配!第二届全国电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池组装配工赛项圆满落幕,决赛晋级名单揭晓

    编辑 今日,第二届全国电池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池(组)装配工赛项初赛顺利收官!作为聚焦电池行业核心实操技能的重要比拼,此次赛事吸引了众多深耕电池组设计、组装工艺的技术从业者参与,历经紧张激烈的角逐,赛项初赛成绩已完成全面核定,决赛晋级名单正式
    2025-11-16 19:23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