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咖说 > 聊市场 >

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未来五到十年,硅负极电池应用会越用越好

时间:2020-08-16 18:06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吴泽鹏
点击:
       如今,锂电池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8月15日上午,纳米材料科学家、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首届纳米能源奖获得者、清华五道口科学企业家项目授课师资崔屹,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云课堂联合每经智享会推出的“在线大讲堂·科学大家谈”上指出,可以说,当下锂电池的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不过,崔屹在大讲堂上也表示,目前的锂电技术在能量密度、单体电池成本等方面均需提升,“任何参数的巨大改变都是革命性的,将会是交通运输、电网与清洁能源革命。”
 
       实际上,由于应用场景不同,电池的性能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动力电池作为移动电源,在安全的前提下,对于体积(和质量)能量密度尽可能有高的要求,以达到更为持久的续航能力;而绝大多数储能装置无需移动,因此储能锂电池对于能量密度没有直接的要求,但在其他方面比如功率密度、成本等,在不同的储能场景中均有不同的要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电池最重要的一个指标是能量密度,也就是单位重量或单位体积所能储存的能量。此外,据崔屹介绍,衡量电池性能的还包括单位成本、使用寿命、充电速度、安全性等指标,目前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例如充电速度增加了,整个社会需要的充电基础设施就可以不用建那么多,因为建充电设施是需要很大投入成本的。”崔屹指出,提升这些性能,关键在于更换正负极材料,其中主要是负极材料。
 
       崔屹对硅负极锂电池发展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他介绍,高能量密度的电池研究有一个路线图,“从石墨、到硅负极,到将来金属锂等等,未来场景非常乐观。但这需要材料界、产业界、投资界等相互合作。”
 
       据崔屹介绍,目前锂离子电池主流正极材料是金属氧化物,而主流负极材料是石墨,这一类电池的重量能量密度一般为250瓦时/千克~300瓦时/千克,但若将石墨更换为硅,则可达到400瓦时/千克,“硫锂的话,500瓦时每公斤,甚至600~800瓦时每公斤都会成为可能。”
 
       崔屹还预测,往下的五年到十年,硅负极会被不断的应用,越用越好。
 
(责任编辑:子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大同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蒋尚:锂离子电池产业前景广阔

    “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本上最大的瓶颈,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一环。动力电池行业从无到有,市场容量从十几亿到2018年的300多亿,未来几年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巨大的增长空间必将使整个产业链受益。”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
    2019-08-03 13:31
  • 北京大学教授其鲁:锂电池不是新能源车自燃的“罪魁祸首”

    北京大学教授、锂电达沃斯学术委员会主席其鲁在“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领袖峰会——新能源汽车动力变革论坛”上发言
    2019-06-22 14:25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钱逸泰:二次电池材料研究

    近年来,纳米硅基负极材料因具有高比容量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我们发展了低温熔盐热体系,该体系通过还原SiCl4、SiO2获得了高性能纳米Si复合材料;利用化学去合金化反应制备了多孔Si材料。为进一步缓解硅的体积膨胀问题,我们使用熔盐热还原富硅生物质竹
    2018-09-18 08:47
  • 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有可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帕罗奥多(Palo Alto),这里云集了大量的科技巨头,电动能源公司特斯拉(Tesla)也是其中的明星企业之一。美国之外,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来自中国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互联网“造车派”也在奋起直追。续航能力,一直是制约
    2018-06-08 11:51
  • 崔屹:锰氢气电池将使得清洁能源入网更为稳定

    近日,在《自然》杂志旗下的《自然-能源》上刊发的一篇学术文章,引起全球能源界巨大关注。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大规模储能带来新希望。该校材料系著名华裔教授崔屹实验组发明的新型水电池——锰氢气电池(Mn-H)——可循环充电超过1万次,可实现
    2018-05-22 08:57
  • 清华大学教授何向明:快充与电池体系相矛盾 安全性受威胁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的一个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储能还是车上的电池都是非常重要的部件,近些年来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段时间我们对电池应用方面的思考,主要是讲电池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
    2017-11-24 11:53
  • 陈全世教授:新能源汽车企业风口的三个先决条件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电动汽车研究室主任陈全世在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面临补贴政策调整、技术路线改变、兼并重组盛行的情况下,该如何把握机会,规避风险。内容实录如下:
    2017-11-14 16:00
  • 严晓教授:未来出行中的智能动力锂电池

    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未来出行中的智能动力锂电池”,电动汽车里面的关键部件是锂电池。我再讲一下智能化过程当中,锂电池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的大脑,能够该怎么做。
    2017-11-14 15:57
  • 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氢燃料车会取代电动车,但铂金当催化剂太贵

    “国内的车企要加紧步伐,不要躺在国家的保护和补贴上睡大觉,这样你会被淘汰。”陈全世说。
    2017-11-12 16:55
  • 崔屹:纳米科技有望解决电池安全、过滤PM2.5等问题

     10月28日上午消息,今日2017未来科学大奖颁奖典礼暨未来论坛年会在京举办。会上,斯坦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崔屹发表演讲称,纳米科技在三个方面的应用包括高能锂电池、新型布料、过滤PM2.5。
    2017-10-30 09:20
专题
相关新闻
  • 大同大学化工学院副教授蒋尚:锂离子电池产业前景广阔

    “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成本上最大的瓶颈,同时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利润最丰厚的一环。动力电池行业从无到有,市场容量从十几亿到2018年的300多亿,未来几年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巨大的增长空间必将使整个产业链受益。”山西大同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
    2019-08-03 13:31
  • 北京大学教授其鲁:锂电池不是新能源车自燃的“罪魁祸首”

    北京大学教授、锂电达沃斯学术委员会主席其鲁在“2019全球新能源汽车领袖峰会——新能源汽车动力变革论坛”上发言
    2019-06-22 14:25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钱逸泰:二次电池材料研究

    近年来,纳米硅基负极材料因具有高比容量而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我们发展了低温熔盐热体系,该体系通过还原SiCl4、SiO2获得了高性能纳米Si复合材料;利用化学去合金化反应制备了多孔Si材料。为进一步缓解硅的体积膨胀问题,我们使用熔盐热还原富硅生物质竹
    2018-09-18 08:47
  • 斯坦福大学教授崔屹: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有可为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帕罗奥多(Palo Alto),这里云集了大量的科技巨头,电动能源公司特斯拉(Tesla)也是其中的明星企业之一。美国之外,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来自中国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互联网“造车派”也在奋起直追。续航能力,一直是制约
    2018-06-08 11:51
  • 崔屹:锰氢气电池将使得清洁能源入网更为稳定

    近日,在《自然》杂志旗下的《自然-能源》上刊发的一篇学术文章,引起全球能源界巨大关注。来自斯坦福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为大规模储能带来新希望。该校材料系著名华裔教授崔屹实验组发明的新型水电池——锰氢气电池(Mn-H)——可循环充电超过1万次,可实现
    2018-05-22 08:57
  • 清华大学教授何向明:快充与电池体系相矛盾 安全性受威胁

     新能源汽车是中国的一个大势所趋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储能还是车上的电池都是非常重要的部件,近些年来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这段时间我们对电池应用方面的思考,主要是讲电池的一致性和安全性,这些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
    2017-11-24 11:53
  • 陈全世教授:新能源汽车企业风口的三个先决条件

     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电动汽车研究室主任陈全世在峰会上发表主题演讲,阐述了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在面临补贴政策调整、技术路线改变、兼并重组盛行的情况下,该如何把握机会,规避风险。内容实录如下:
    2017-11-14 16:00
  • 严晓教授:未来出行中的智能动力锂电池

    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未来出行中的智能动力锂电池”,电动汽车里面的关键部件是锂电池。我再讲一下智能化过程当中,锂电池是不是也应该有自己的大脑,能够该怎么做。
    2017-11-14 15:57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