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王传福:现在的梦想是以产业报国

时间:2018-08-30 09:56来源:深圳晚报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王传福一直对一件小事念念不忘:“刚到深圳的时候我们想贷款,银行问我们有没有不动产,我说我们的机器不就是不动产吗?”
 
       8月26日,向来低调的王传福在比亚迪总部接受了媒体群访,过程中他两次提起这件往事。事实上,出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王传福走过了与诸多同龄企业家相似的成长轨迹:出生于计划经济时代,从体制内“出走”,接受市场经济启蒙教育,在不断的竞争当中发展壮大。
 
       亲历时代的变换培养了这一批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在当天的群访中,王传福并未过多的谈比亚迪自身,而聚焦于行业、市场以及社会方面。
 
      谈“下海”:一腔热血来南方
 
       1990年,王传福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硕士毕业,并留在该院工作,按部就班地历任副主任、主任、高级工程师、副教授,还曾带出过一批研究生。
 
       “挺好的,铁饭碗。但是那时候我也是年轻人,不安于现状,就到了南方的深圳,我们什么都没有,没有背景、也没有资本,就凭一股干劲、一腔热血,干着干着就干成了,当然也有一些人没干成,公平竞争嘛。”王传福如此回忆自己的“出走”动机。
 
       来到深圳,王传福发现,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电池行当一度成为“贵族产业”,一部普通的“大哥大”动辄要三四万元人民币,一块充电电池卖到数百元人民币。而20世纪90年代,在中国还未出现拥有二次充电电池独立知识产权的企业,当时国际二次充电电池市场需求的缺口正在扩大,其市场前景不可限量,对中国电池行业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机遇。当时国内也有不少厂家在做充电电池,不过他们都是外购电芯来做组装。
 
       作为电池研究方面的专家,王传福坚信,技术不是什么问题,只要能够规模化,就能干出大事业。而王传福所在的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毕竟是体制内的企业。于是,王传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脱离比格电池有限公司,下海单干。辞去已有的比格公司总经理职务,相当于扔掉了“铁饭碗”,这在一般人看来太冒险,但王传福相信,富贵往往在险境中凸现。
 
       1995年2月,深圳春暖花开,王传福注册成立了比亚迪实业有限公司(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领着20多人开启了比亚迪的筑梦之旅。
 
      谈竞争:这是改革开放给比亚迪最好的礼物
                                                                                       
       在王传福看来,改革开放带来了市场化经济,把各种市场主体的活力迸发出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产生了一点点过剩,而这,便是市场经济的魔力所在。“过剩就要竞争,竞争才会让企业有压力,才能让企业充满活力,竞争带来短期的压力、长期的繁荣。充分竞争的营商环境,是改革开放给比亚迪最好的礼物。”
 
       他进一步阐述,深圳正是因为这种竞争环境才有各种创新,诞生了一批优秀的企业。创新风险大,创新又累,而且创新要面对很多的挑战,为什么还要创新?因为有竞争的压力,因为有市场化的环境,有过剩的经济基础,这形成了强大的推动力,推动每个企业不自觉地创新。
 
       “深圳的企业骨子里就有创新基因,市场是公平、公正的,让各路精英、各个群体进来充分竞争、充分创新,这就是市场经济的精髓。”王传福表示,改革开放给了深圳机会,让曾经的边陲小镇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都市。充分竞争的营商环境是改革开放带给比亚迪最好的礼物,这也使得比亚迪做到新能源汽车全球销量连续三年冠军。
 
       王传福坦言,民营企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企业家精神总体都是一样的,就是刻苦耐劳、坚持不放弃,这是很多企业家都具有的素质。只要有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别的都可以去克服。
 
      谈城市治理:用技术和产品构建解决方案
 
        “空气污染和交通拥堵严重影响着老百姓的美好生活,我们怎么解决?”王传福向现场的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我们要用技术、用产品来解决社会问题,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创造美好生活的过程中发展自己,而且是通过创新的方法来构建解决方案,我们的初心就是这样。”他自问自答地表示。
 
       众所周知,机动车是导致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元凶”。在所有的机动车中,公共交通车辆数量占比不到2%。但由于日均行驶里程长,排量大,导致公共交通车辆的尾气排放比例非常惊人,相当于整个城市机动车尾气排放的1/3。另外1/3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来源于占比仅为20%的物流车、环卫车和渣土车等。
 
       正因如此,清洁的电动汽车正成为整个产业的着力方向。王传福在现场介绍,在2011年,比亚迪就在全球率先推出“城市公交电动化解决方案”,提出在公共交通领域率先推广纯电动巴士和纯电动出租车,现在这一解决方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我国多个城市推广,并逐渐成为全球共识。除了公共交通之外,比亚迪还在积极推动物流、矿山、机场、环卫等各种领域的车辆电动化。
 
       针对城市拥堵问题,王传福提出要为城市的“毛细血管”疏导:很多一二线城市虽然有地铁,但仍然面临交通拥堵问题,主要是因为作为主动脉的地铁难以覆盖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因此,城市需要不同运量、不同制式的轨道交通协同发展,需要打造大、中、小运量匹配的轨道交通网络。2016年10月,比亚迪发布跨座式单轨“云轨”,就属于中运量的轨道交通。“通过在空中打造一张紧密衔接的轨道交通网络,实现500米就有一个轨道交通口。这样,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可以通畅、高效地运行,并重新充满活力”。
 
      谈梦想:“希望能以产业报国”
 
       王传福坦言,当初“下海”的梦想是希望在收入上能给兄弟们一个交代,现在的梦想则是“希望以产业报国”。
 
       今年8月23日,比亚迪刚刚与伦敦公交运营商Metroline举行了37台纯电动双层大巴订单签约仪式。据悉,目前比亚迪在英国纯电动巴士领域市场占有率约50%,其中在伦敦市场占有率超80%。王传福介绍,巴士是英国工业实力的象征,也是文化的象征。英国对于巴士的选择向来是出了名的严格。“比亚迪的大巴能进入英国市场,源自产品在性能和技术上的优势。”
 
       多年来对技术与研发的重视,使比亚迪在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掌握大量核心技术的同时,也拥有了与国际巨头出海竞技的资本。在美国,比亚迪占据了80%的纯电动巴士市场份额;在新加坡,比亚迪组成了该国最大规模的纯电动出租车队;在泰国,101辆e6的成功交付,刷新了该国最大规模电动车交付纪录……如今,比亚迪的新能源产品已遍布全球6大洲、50余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城市。
 
       王传福认为,传统燃油车领域,中国汽车想进入海外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技术创新,使比亚迪走出了一条差异化竞争的“出海之路”。事实上,从充电电池到电动汽车,从争夺国内市场到与海外巨头近身肉搏,比亚迪的成长轨迹完美贴合了中国民营企业通过竞争步入高端、走向世界的发展脉络,演绎出一场中国制造困境求生的绝佳范本。
 
       “如今我的梦想,是能以产业报国。”王传福说,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一个四十年,相信我们国家会再次迸发出令世界震撼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杰)
文章标签: 比亚迪 王传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