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CCTV财经频道主办的“改革开放40年,向中国汽车人物致敬”之中国汽车论坛上,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因公开言论——“用互联网、电动汽车到处忽悠,我觉得很危险,老百姓那点钱赚得不容易”在业界引起强烈反响。之后汽车媒体人汪云青在其微信平台发布《李书福金玉良言相劝,可惜造车新势力们已经回不了头》文章,认为“今天遍地开花、欣欣向荣的造车新势力,明天就是遍野哀鸿,那些融来的成千上百亿的社会资本,终将血本无归”。紧接着黄少华在“华山论剑”平台发布《与青主商榷:对刚出生的新势力判死刑未免为晚过早》文章,她认为,“不一刀切,辩证和与时俱进地看问题,可能是更理性的一种做法”。
SF Motors CO-CEO胡信东表示,他由衷地希望中国电动车行业能够健康持久地发展,“不仅是规模,而且技术能力也是世界最强”。
他同时认为,在中国电动车发展初级阶段,需要防止三种风险:一是机会主义者;二是拿来主义;三是安全。另外, “容错机制是一个社会商业环境成熟的标志,但不能成为机会主义者离场的借口。”
以下是他的观点:
对造车新势力,我有一些看法,供参考。
第一,在中国电动车发展的初级阶段,一切建设性的讨论,都是欢迎的。但是,现在就得出非A即B的结论,为时尚早。
第二,中国电动车的发展和壮大,两种推动力量显而易见:一种是互联网公司,另一种是传统车企。
互联网企业有自己的强项:鲜明的品牌,高效的互动,轻资产,社会资本集聚,高效,团队的力量;而传统车企有自己的优势:产品开发的积淀,供应商体系,制造能力,大量用户基础等。
第三,任何一方的尝试,都对行业发展有益。当年苹果说做手机,手机行业笑了;特斯拉说做电动车,传统车企笑了。但是两者均成功了!这是一个皆有可能的时代!
第四,在中国电动车发展进程中,可能有失败者,就像美国,正是一些不成功的企业,才凸现了马斯克的伟大。中国也同理。
互联网企业和传统车企应该相互借鉴,相互拥抱,取长补短,而不是相互指责。哪怕是失败者,它也是对行业发展有贡献。世上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第五,在中国电动车发展初级阶段,需要防止三种风险。
第一种风险是机会主义者,通过资本套现离场。他们过于简单地理解了电动车发展的技术瓶颈。相比于传统汽车,电动车发展的每一步都很艰辛,意味着大量的创新活动。简单来说,电动车供应商体系的能力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的供应商体系,营销网络发展的成本远远大于传统车企,路转粉的难度大于基盘用户的转化。
第二种风险是简单的技术集成,拿来主义。没有自己的核心研发能力,可以走得快,但是永远走不远。特斯拉之所以是特斯拉,是它有强大的研发能力支撑。这方面我们教训惨重。
第三种风险是安全,包括电池,自动驾驶等。有些电动车企业急于求成,时间表非常激进,可以理解是资本退出,融资压力等。但是,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不能把马路作为试车场,任何安全的问题,对行业发展都是一次重大打击,是对用户信心的摧毁。
我理解吉利李书福先生是对风险的担心,而不是对现在中国电动车发展参与者的标签化。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