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福:开放的自由市场竞争是王道

时间:2018-06-07 17:26来源:中国汽车报 作者:王金玉
点击:

 
  “中国汽车工业5年后将没有任何门槛,全球任何企业都可以换一种方式在这一市场参与竞争。而开放的自由市场竞争正是汽车工业乃至中国品牌企业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一直鼓励自由的市场竞争,希望我们能在竞争中提高市场占有率,走向中高端,进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6月6日,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2018全球汽车论坛现场接受包括《中国汽车报》在内的媒体采访,对开放的竞争环境、新势力造车、创新发展等热点问题做出了回应,而鼓励自由的市场竞争正是李书福开出的“药方”,也是吉利汽车的坚持。
  
     中国品牌必须走向中高端
 
  “当前,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5年后这一市场将没有任何门槛,全球任何车企都可以换一种方式在这一市场参与竞争。”李书福表示,过去几十年,合资股比的限制和关税的保护,对中国本土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力。“我们今天能参与市场竞争和过去的政策分不开。但保护不是长久之计,中国汽车企业也必须参与充分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发展。”
 
  在李书福看来,今天中国汽车市场55%来自外国品牌,中国品牌只有不到45%,而且都是中低端产品。当前,中国品牌走到了必须高质量发展、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的阶段。“汽车工业是制造业的代表,是工业王牌。只有中国汽车走向了中高端,中国制造业才有希望。”李书福表示,中国品牌走向中高端,首先要提升市场占有率,提高到50%甚至更多;其次要向产业链中上游发展。
 
     兼并重组不可避免
 
  “当前,中国有大大小小几百家企业,从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等各方面判断,在未来的发展中,这么多企业不可能都存活下去,重组难以避免。”李书福称,这么多企业很难实现高质量发展,所以一定会有淘汰。但是,兼并重组什么时候到来,以何种形式出现,现在还很难判断。“这是市场竞争行为,我们应该鼓励自由的市场竞争,鼓励各种新技术、企业、资本在自由市场竞争中自由发展,强者生存,而弱者最终将被市场淘汰。”
 
  对于发展越来越火爆的造车新势力,李书福抱持着开放的心态。当前无论是国家还是汽车行业本身都非常支持新资本、技术、企业参与汽车行业的竞争。“我们比起世界先进汽车工业还有差距,我们要面对现实,提高水平,在自由竞争中,鼓励更多资本、人才和企业的进入,这对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很大帮助。”李书福强调:“市场不相信眼泪,不同情弱者,我们要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检验发展能力和成果。”
 
  不过,针对传统车企争相和新造车企业合作的问题,李书福笑言:“吉利本身并不是很老的汽车企业,还是一家很新的车企。”不过,李书福也表示,吉利不排除和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各企业展开各种形式的合作。“新时代不能闭门造车,要以开放的思路发展。”李书福说。
  
      吉利能做的是为用户带来更多实惠
 
  李书福表示,面对开放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创新思维方式,走创新引领的道路,才能生存下来,甚至有更好的发展。“能力和成果是花钱买不到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技术别人是不会卖给你的,我们必须通过自身能力的建设,创新发展成果,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主动权,这才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正道。车企要在不断试验、失败、成功中刻苦锻炼,形成竞争力。”李书福说。
 
  同时,李书福还强调,当前,我国汽车工业整体产业链建设能力还不是很强,很大程度上依赖日本、韩国、欧美的产业链体系,上下游产业链缺乏竞争优势,这也导致了我国汽车工业整体竞争力不强。“整车厂开发新产品,离不开零部件企业的配合,整车企业竞争力的发展也离不开产业链上下游的支持,我们必须构建我国汽车工业整个上下游的竞争力。”
 
  在李书福看来,中国品牌必须提升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服务能力,让消费者感受到中国汽车品牌的价值和自豪感。“而无论是单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还是整个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的构建,都离不开发展方式的改变和发展思路的转变。“李书福称。
 
  李书福判断,在新一轮自由市场竞争中,中国品牌的春天已经到来。“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提升,相信通过发展思路的转变,一定可以在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在竞争中,吉利汽车将通过技术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服务能力的增强,进一步降低汽车价格,用性价比这一最科学的衡量基准推动,提升自身竞争力。“中国的车辆价格是全世界最高的,因为我们定价就比较贵。未来,我们必须通过竞争力的增强、技术水平的提升、上下游产业链能力的提升,降低车辆价格,提升车辆档次,让消费者用同样的价格甚至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而这也是吉利能做到的事情。”李书福最后说。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吉利 李书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