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同兴环保公告,公司与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书》,拟投资约6亿元,在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建设年产2万吨钠离子
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据介绍,该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约70亩,剩余部分为二期建设用地)。项目新购砂磨机、喷雾干燥机、除铁器等设备200余台套,主要从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低速车、启动电源及储能等领域。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20000吨钠离子正极材料产能。
同兴环保表示,本协议签订后,如该项目顺利实施,未来公司将获得安徽含山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一定的产业扶持政策,同时为公司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的发展提供重要保障,有利于提升公司未来经营业绩。
聚焦钠离子电池
资料显示,同兴环保创立于2006年,是国内知名的减污降碳整体方案及新能源关键材料提供商。10月30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显示,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约5.33亿元,同比减少1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810.70万元,同比减少65.62%。
近年来,同兴环保聚焦钠离子电池新领域,战略性布局新能源行业。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开展钠离子电池等储能电池电极材料相关的基础、前瞻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推动储能技术产业化。
今年9月, 同兴环保近日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目前公司建设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试试验线产能可达百吨级。
此外,企查查APP显示,9月,安徽同兴碳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等,该公司由同兴环保100%控股。
企业加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投资
除了同兴环保,今年以来,多家企业加大了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的布局:
11月8日,华阳集团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厂房顺利封顶。项目位于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总投资约11亿元,年产能2万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1.2万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总营收预计15亿元以上。
万润新能近期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方面,已布局层状氧化物类、聚阴离子类、普鲁士蓝/白类等不同体系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现已实现量产出货。
9月20日,百钠新能源2023产品发布会在上海举行。发布会上,百钠新能源发布了两款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即百钠1号(P2型高稳定高电压正极材料)和百钠2号(O3型高稳定高容量正极材料),以及基于材料开发的“天曦1号”钠离子电池电芯。该款钠离子电池电芯可用于汽车启动电源、两轮车、低速车、干线物流车等,通过跌落、重物冲击、针刺测试,电池均未起火。
据了解,下一阶段,公司计划建设钠离子电池材料、钠离子电芯、电池pack等工厂。一期拟建设8000吨正极材料,1GWh钠离子电芯;二期扩产至4GWh电芯产能。目前,公司现有的小产线将作为试验线,继续承担试生产下一代迭代产品的重任。
6月28日上午,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经开区内,美特新材锂离子正极材料智能生产线项目开工,项目占地超1万平方米,预计全面建成后,将形成1万吨钴酸锂产能,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同时,美特新材还召开了钠电正极新产品发布会,会上发布了四款钠电正极新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储能、交通等。
在新品发布会上,美特新材不仅与三家新能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公司的发展规划上,2024年,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亿元、年产1.5万吨钠电池正极材料智能生产线;2025年,根据市场发展需求持续扩大5至10万吨钠电池正极材料产能。
5月16日,在深圳第十五届中国国际电池展览会上,贝特瑞正式发布钠电正极材料贝钠-O3B。贝钠-O3B正极材料比容量可达145 mAh/g,压实密度大于3.4g/cc,将大幅提高钠电池的容量及循环寿命,并显著提高充电效率及极低温性能。
3月15日,科翔股份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公司子公司富骅新能源主要做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计划今年建成2条生产线,同时建设3条生产线;明年计划进一步增加5条生产线,达到10条生产线;至2025年,若所有生产线全部满产,将带来10亿元收入。
2月22日,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在山西综改示范区正式开工建设,这是我国首个万吨级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项目。该项目由山西华钠铜能(碳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11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年产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2万吨、负极材料1.2万吨。
哪种技术路线会胜出?
由于具备资源丰富、成本低、安全等优势,钠离子电池受到市场关注,2023年也被成为钠电产业化元年。东吴证券此前发表的行业研报预计,钠离子电池2025年需求超过100GWh,2030年超过555GWh。
据了解,钠离子电池和锂电池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正极材料使用的是钠离子。目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有三种: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类化合物、聚阴离子化合物。
每家企业采用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路线不同。具体来看,宁德时代第一代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采用了普鲁士白路线,其容量已达160mAh/g,与现有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相当。
美联新材表示公司控股孙公司辉虹科技“年产5500吨普鲁士蓝正极材料技术改造项目”的一期工程已改造完成,并已开始试生产,一期设计产能为1000吨/年,剩余工程预计将于年底前完成改造。公司透露目前已签署普鲁士蓝正极材料销售合同的客户有两家,其中一家为国外客户。
百合花钠离子正极材料普鲁士蓝(白)项目目前处于小试扩大阶段。
容百科技相关人士表示,公司在钠电材料方面拥有多年的技术积淀,主流技术均有储备,尤其是在层状氧化物上,目前已接到每月几十吨的订单,公司与主流的客户均有合作和稳定出货。
据悉,该公司规划在2023年达到每个月千吨级出货。预计到2023年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产能3.6万吨/年,2024年底产能为10万吨/年。
振华新材钠电池正极材料在今年从4月份开始给客户送样,目前已是第二代的产品,能够满足在A00车上的使用。
不过,对于哪种技术路线最终会脱颖而出,市场有不同的观点:
有机构之前预测,在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将实现部分放量,出货规模3-5GWh,电池以层状氧化物正极路线为主,主要应用在二轮车领域。预计到2025年实现批量放量,出货规模在20GWh以上,电池以聚阴离子正极材料路线为主,主要应用在储能领域。
而有报告指出,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未来潜力大。报告提到,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三种路线中,普鲁士蓝类化合物成本较低,比容量和能量密度高,倍率性能优异,未来潜力较大。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生产工艺主要有共沉淀法、水热合成法和球磨法。其中共沉淀法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且易于调节,是目前最主流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普鲁士蓝类正极材料壁垒较高,其量产的难点主要在于:结晶水和缺陷的去除、导电性及电芯工艺的控制、上游氰化物准入门槛较高等。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