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人才高质量发展 ①:动力电池短缺局面基本形成 10万+人才缺口初显

时间:2022-01-27 16:04来源:电池联盟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2020-2021年以来,我国动力电池市场波动较大。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年初动力电池出货量急剧减少,3月开工后迎来新的增长点。随着疫情影响衰退,2021年7月动力电池出货量达到新高。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2021年1-12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186.0GWh,同比增长182.3%。电池销量增速超汽车销量增速。

 

然而,不仅仅动力电池,回顾近两年电池行业的发展,总伴随着供不应求的困扰。

 

电池供应紧张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显现。电池联盟技术总监张旻昱博士在“中国电池制造工程师年会”上预测,电池行业在2022年之后将出现动力电池短缺的情况。还有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动力电池短缺的情况非常严峻,缺口在30%~50%左右,可能会持续到2025年。

 

2021年12月27日,中国电池工程师年会暨电池产业链技术精英交流会在佛山成功召开。期间,多位专家和企业代表接受电池联盟采访,表达了第一次参加以人才为主题,面向工程师群体的活动感受,并给予了一致好评,同时展开对电池行业发展趋势及挑战,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人才现状、特点、管理升级等话题的深入探讨。

 

电池制造企业承压跨年

 

总体来看,2021年业绩的红火,依然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兴产业爆发式增长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受资源紧张等多种因素影响,上游原材料近两年大幅提价,电芯企业反而没有涨价,这给企业自身和产业链造成了不小的压力。为此,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投建新厂,以缓解生产和成本压力,并应对未来发展。

 

“随着整车主机厂等客户对电池成本要求的不断提高,电池制造企业利润有所下降,而近来市场波动,特别是原材料大幅波动给企业的冲击力尤为明显。”保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刘燕林告诉电池联盟,市场波动主要受下游需求的大幅增加和上游原材料等资源紧缺两方面影响。

 

“2021年年底整个行业才有一点点调价趋势。”刘燕林说,“价格调整存在滞后性,这对电池制造企业来讲也是一个很大的压力。” 

 

随着中国制造2025,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以及近期密集出台的“十四五”规划,绿色低碳、数字化、智能化,都将成为电池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智能化是目前电池制造企业比较重视的。”深圳市天和双力物流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市场部部长唐永松表示,电池制造企业扩产快,对生产技术要求高,他们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采用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作为设备企业,广州市新栋力超声电子设备有限公司商务总监钟杏桃认为:“目前面临着产业升级要求智能装备越来越精密,提出更高要求所带来的挑战!”

 

不难看出,除了开发新材料形成技术革新以外,现阶段进一步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更为重要,这其中包括制造工艺、制造装备等产业链上各环节各层面的技术进步。

 

正如钟杏桃所说:“整个产业链都应该围绕着电池制造技术提升,保质提量降本贡献智慧!”

 

10万+行业人才缺口初显

 

采访过程中,多位专家和企业代表认为,上述电池全产业链的挑战,归根结底是人才的挑战:“在应对这些挑战中,人才培养的工作显得重中之重!没有人才的力量,特别是没有高精尖人才的力量,产业升级将举步为艰。”

 

来自超声波焊接设备领域,服务中国市场近30年的必能信超声(上海)有限公司近两年也着重调整了人才管理机制。其亚太区MW首席技术官杜辉坦承, 随着市场爆发式增长,公司在专业人才方面的缺口比较明显。为了让公司和技术换发活力,如何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成为公司近两年的挑战之一。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崛起,工业4.0、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行业对生产人员的需求有质的变化:生产、制造、研发类人员社会储备不足,全行业出现稀缺;人员流动性大;基础岗位需求难以满足;新入行人员面临0生产经验挑战,经验丰富的人才相对紧缺,尤其是具备丰富生产经验和开发经验的人员;技术水平评价缺乏标准……这些变化正是当前乃至未来电池行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人才问题。

 

首先,什么样的人才能够符合当下和未来发展需求?

 

菏泽天宇锂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张广雷强调:“第一专业性,比如具有电化学专业学科背景的对口人才;第二实践性,整个行业欠缺实操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

 

复合型人才受到追捧。“我们认为,更关键的是复合型的创新型人才,例如研究型和应用开发型的复合、技术型和管理运营型的复合等,这种人才非常紧缺。”刘燕林指出。

 

杜辉提出具有系统思维的人才概念。“从材料开发、工艺开发,最终生产制造,电池是一个系统工程,某一方面、某一方向做得很精,不了解整个系统的优缺点或痛点,对于新产品来说,很难再创新、再迭代。以一个系统性思维来应用技术,解决痛点,这类战略性人才也很欠缺。”

 

同时,根据电池联盟预测,随着企业引入全生命周期服务,产品售后、维修、保养等专业维修人员人才缺口将达到10万/年。

 

人才紧缺呈地域性、岗位性特点

 

其次,当前电池行业人才紧缺有哪些特点?

 

“电池行业或者新能源行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其实是结构性紧缺,分两个层面,一个是地域性紧缺,一个是岗位性紧缺。”张旻昱分析,地域性紧缺表现在企业需求和人才分布与产业布局不一致。

 

根据电池联盟调研,上海、宁德、北京、深圳是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人才流入指向明显;华东与华南地区是人才需求最旺盛的地区;部分城市和地区出现长期人才需求,上海、深圳、苏州、广州是岗位人才需求的主要城市。

 

从调研结果来看,岗位性紧缺主要体现在专业性人才需求明显,工艺工程师、销售经理、电池/电源开发人员需求长期居高;工作经验成基本要求,超过70%的职位要求具有3年以内工作经验等。

 

而从业人员较为重视的薪酬水平,估算平均水平为20万/年,在经济发达地区、生活成本高的城市,平均岗位薪酬可达25万/年。此外,从业人员年轻化、高学历化也是电池从业人员的新特点之一。“人才结构和人才特点不一样,相应地,人才管理方案和人才提升方案也不一样。”张旻昱说。

 

多数企业“一思路、两条腿”管人才

 

据统计,2015-2020年五年间,电池行业人才规模翻了2.6倍,冲击千万级规模。高效人才管理方案和人才能力提升方案是企业的一个大课题。

 

事实上,针对电池行业的人才变化、特点和培养方向,各家企业贡献了不少智慧。电池联盟汇总起来为“一个思路,两套模式”。一个思路,即企业以开放的态度提供平台,让从业人员施展身手;两套模式为内部培养和人才引进。当然各家具体做法不同。

 

以必能信为例,其在2020年推出“双通道”人才管理机制,为技术人才专门开设晋升通道,技术人员可专心做前沿性研究和行业客户需求,当一名快乐的“培训师”以老带新。为此,必能信还制定了审核评比制度,定期召开内部评审会等。

 

同领域的新栋力则通过外派技术人员参加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委会组织的培训学习、参加评价考试。目前已有4位获得高级电池制造工程师证书。“这对我们在应对电池制造工艺改进,特别在电池制造的不同环节导入超声波应用,改善电池性能,例如提升一致性,提高安全性等方面,提供了深度的专业的知识参考。” 钟杏桃介绍。

 

作为第九期学员,天宇锂电总工程师张广雷深有同感,凭借电池制造工程师的评价证明,他目前已经助力公司申报成功两个项目。

 

把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光伏作为新领域探索的深圳天和双力,选择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两条腿”迈进。在内部人才培养方面,公司设有培训学院,也有较为成熟的培训体系;针对一些特殊岗位的技能提升,公司跟外部培训机构合作开展一些培训课程。

 

显然,企业在人才培养上也开始练起了内功。

 

“企业的自发行为,其实是散点的,缺乏完整性、系统性差,迭代性有限。”张旻昱提出,应站在整个电池行业的视角来规划相应岗位、技能的人才管理体系,如标准化的人才培训和评价机制。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动力电池 电池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