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生活的本质是,生下来,活下去。所以叫生活。每个人的一生,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问自己,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什么才是生活?其实生活说白了就是“麻烦接着麻烦,矛盾叠着矛盾。”而我们活着,就是为了解决麻烦,处理矛盾。
2019年,随着汽车工业发展的趋近,我国汽车行业史上重大的变革——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加紧步伐全力迈进,目前已经全面铺开。
新能源汽车产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遇上了这场变革中最为强悍的“寒冬”。对所有新能源汽车人来说,这是一件比较棘手的麻烦事。而今年发生的两件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事,更是直接加剧了淘汰赛的步伐。
1 “白名单”取消
2019年6月,工信部发布了《汽车动力蓄
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批符合规范条件企业目录同时废止公告。
此举意味着,从2015年开始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正式取消,也意味着暂离中国市场的日韩动力电池巨头将重新回归,更意味着国内动力电池产业将迎来新的一轮竞争。
那么何为“白名单”?
2015年3月24日,工信部制定了《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宣布自2015年5月1日起,企业按照《规范条件》要求,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在线申报。
《规范条件》明确了进入该领域的企业需满足的条件与要求,只有使用了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动力电池的新能源车,才能登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获得新能源补贴。外资企业不包括在内。这就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白名单”
前四批入围《目录》的动力电池企业有57家,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天津力神等国内动力电池企业。
“白名单”一出,LG化学、三星、松下等外资动力电池企业暂时淡出了中国市场,从而极大的促进了国内动力电池企业的迅速崛起与发展。此后,宁德时代开启“一骑绝尘”发展模式,2018年以23.5GWh的装机量登顶全球动力电池企业冠军。
2016年11月,为了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更新,工信部又发布了《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主要从生产能力、安全要求、研发能力、回收利用等几个方面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
2017年9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表示:“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将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后续的行业管理工作重点放在事中事后监管方面,考虑不再通过《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方式对企业生产条件和能力提出具体要求。
“白名单”取消后,LG化学、三星、松下等日韩外资动力电池巨头开始重返中国市场,进行全面布局,前后与国内车企签署了一系列的战略合作项目,由此拉开了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淘汰赛。
2 补贴政策退坡
2019年3月26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确定了2021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全部退出,2019年先退补50%。
退补过渡期为3月26日-6月25日,过渡期期间,符合2018年技术指标要求,但不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照2018年补贴政策对应标准的0.1倍补贴;符合2019年技术指标要求的销售上牌车辆按2018年对应标准的0.6倍补贴。
2010年开始,为了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消费补贴政策,补贴对象都是消费者。
补贴政策指出,新能源车企在销售新能源汽车产品时,按照扣减补助后的价格与消费者进行结算,中央财政按程序将企业垫付的补助资金再拨付给生产企业。上海、长春、深圳、合肥、杭州5个城市最先启动了补贴试点,纯电动乘用车每辆补贴最高6万元。
2013年~2015年,新一轮补贴继续,推广范围扩大到了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补贴最高依然是每辆纯电动乘用车6万元。
2015年,在国家多种政策叠加效应作用下,国内电动汽车市场开始迅速崛起,呈现了爆发式增长,卖出了33万辆新能源汽车,增幅达到343%,全球范围内的销量增速超过了一倍。
因此,这一年被称为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元年。
2016年12月,国家发布了2017年的财政补贴政策;2018年2月,发布了2018年的财政补贴政策;2019年3月,发布了2019年的财政补贴政策,并设立了三个月的过渡期。截止至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已退坡50-60%。
高额的补贴所引发的“骗补”事件已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这也是国家补贴政策退坡的原因之一。为了让企业更好的过渡,国家也留出了过渡期,并且补贴政策的发布时间也开始变得缓慢。
凡事有利就有弊,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也是一把“双刃剑”。从沃特玛宣布破产,到*ST猛狮旗下湖北猛狮破产清算;从比克深陷债务“连环案”,到东方精工与普莱德的补偿纠纷。等等事件皆折射出了补贴政策下,行业发展欠缺的一面。
企业的发展不能只依靠国家政策扶持,浑水摸鱼。技术质量始终是任何企业的立身之本,市场竞争越残酷,根基就要越稳当。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而言,技术是优质车企选择动力电池企业的核心标准,也是动力电池企业赖以生存的契机。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