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界的人才之“争”

时间:2019-12-24 08:33来源:中国电池联盟 作者:龙阙
点击:
       中国向来不缺乏人才,各行各业皆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中国人大多都喜欢做事。一件事做的人多人,自然就会人才济济。
 
       中国人除了喜欢做事,还喜欢争,各种争,唯恐落于人后。从80年代“出国热”,到90年代“下海潮”,皆展现了中国人的“争”。
 
       80年代,改革开放后国门开始逐步打开,各种“先进”思潮,开始“春风”般迎面吹来。就中国当时的现状而言,改革开放算是一个新的开始。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很多东西都带有启蒙色彩。尤其是中国人对知识的认知有了全新的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赫然出现。于是,掀起了“出国热浪”。
 
       90年代,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从而顺利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中国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并且开始步入正轨,老百姓由此开始富裕了起来,人心也多了份蠢蠢欲动。于是,翻起了“下海热潮”。
 
       “出国热”体现了中国人对知识的渴望,“下海潮”则展现了中国喜欢做事。中国电池产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制造了全球一半以上的锂电池。在这里,有着成百上千家,大大小小的电池企业,瓜分着电池这块“美味蛋糕”。那些年,中国每天都在上演企业之间的“百家争鸣”与“群雄逐鹿”的精彩戏码。
 
       论企业数量,从互联网到新能源,中国向来都是Number 1,电池企业更是如此。我国早期最先步入电池行业的企业达上百家之多,如BYD、PL、TCL、ATL、BAK、BK、DEASY、海太阳、光宇、天津力神、迈科、精进、鹏辉、海能达、银思奇、斯盛能源、贵航、河北美航、联科、山西中道、吉克、耀安、格瑞普、宝嘉、宁波维科、桐乡众星、醴陵金锂龙、常德驰瑞等。
 
       但中国电池企业早期对核心技术的缺乏,以及对产权保护意识的薄弱,导致中国电池行业几乎百分之九十多的企业没有专利保护概念。
 
       诚然,当走过“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光着屁股”的成长期后,行业开始了大浪淘沙、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残酷淘汰法则。这时候,核心技术的掌握,才是左右市场的关键。
 
       于是,充斥着商业间谍与学术诈骗、夹杂着良知光辉与人性暗淡、交缠着国家意志与公司利益之间的商业之“争”,就此上演。
 
       任何行业的竞争,最终都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兴盛与衰败,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中国电池行业在过去近二十年里,很大程度上即没有能力,也没有意愿去搞技术创新。所以,中国电池产业早期的发展,实际上是建立在日韩电池技术的扩散与市场的转移基础之上的。
 
       而近几年,则更多的是依赖政策的扶持与引导,以及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出现这种现状,说到底还是行业人才的匮乏。人才才是企业竞争最重要的软实力。
 
       各行各业,企业要想发展壮大,首先在于技术的革新与知识产权的创造和积累;其次在于人才的主导,而非营销人员主导,对于电池这一技术门槛要求极高的行业,更是如此;最后是对技术人才的储备培养、运用、绩效评定、职业发展的评判。
 
ATL的崛起“秘诀”
 
       笔者在前文说过,中国向来不缺乏人才,缺的是培养和有效的配置。中国电池行业第一批发展起来的人才,大多出自早期的“三先锋”与“四巨头”(详见“中国锂电界的‘黄埔军校’”一文)。
 
       ATL既是中国锂电界的“三先锋”之一,又是“四巨头”之一。谈中国电池,自然绕不开它,事实上它也是最有代表性的。ATL的崛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更多的是其自身的必然性。
 
       ATL、PL和TCL是国内最早开始生产聚合物电芯的三家企业,但众所周知,走入辉煌,走上巅峰的只有ATL。
 
       ATL崛起的最直接原因,便是它在聚合物电池方面的领先技术。曾获得美国Bellcore聚合物电池专利授权的数十家企业中,只有ATL和三星SDI吃透了Bellcore的工艺。
 
       ATL能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人才力量的庞大,便是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在行业内大名鼎鼎的王乾、程建聪、付小虎、陈卫、罗成元、杜旭东、温小青、吴凯、许瑞、吕涛、方祺等人,当年皆是ATL的工程师。
 
       现在这些人,在行业内不是总工,就是技术经理。当然,最具代表的,还属曾毓群、陈棠华、赵丰刚等人,别看他们管理水平出众,专业技术领域同样是行业大咖。
 
       ATL一开始走的就是技术开发与生产管理并重的发展策略,这便和国内其它电池企业依赖市场与政策扶持的发展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
 
       此外,ATL还在固有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海外高端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在海外市场开拓与核心技术研发上获得了较大突破。
 
       据了解,ATL(包括宁德时代)目前拥有着近百名博士与超过千名硕士的专业技术与管理队伍,远超国内其它同行。
 
       便是放眼全球,如松下、LG化学、三星SDI等日韩电池巨头企业,在博士、硕士等高端人才方面的数量,也都没有ATL(包括宁德时代)多。
 
       ATL的人才储备之深厚,令同行望尘莫及,令对手为之汗颜。如此庞大的人才储备,便是ATL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
 
       昔日与ATL齐名的PL与TCL,现如今只能与ATL望其项背,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便是人才的流失。
 
       当年,ATL与PL之间的“人才之争”,闹得沸沸扬扬。江湖传言,一说ATL的“马仔”跑去PL的地盘生事,一说PL的“小弟”跑到ATL的地界搞事。
 
       你说我抢了你的人,我说你撬了我的兵。总之,江湖不问来路,英雄不问出处,对吃瓜群众来说,有料就行。但究竟是谁挖了谁的人,说实话,江湖并无判定,因此笔者也不知道。
 
BYD的“异军”突起
 
       BYD电池业务的发展路线,与ATL截然不同,而是采取了一条独特的垂直整合商业运营模式,从前端矿产资源,到正极材料,再到电芯,最后到整车的制造与运营都有涉猎。
 
       和ATL一样,BYD采用的垂直整合商业运营模式,在早期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与必然性,但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程度后,这种全产业链运营模式的利弊也很明显。
 
       由于各个产业环节都要投入资源,随着行业的发展,市场的完善,消费者开始对产品品质与成本控制苛刻起来,如果企业综合实力不够,必然会出现各方面都要做,但都做不精、做不好的尴尬局面,最终势必连累到主营业务。
 
       从比亚迪2018年度业绩报告来看,营收主要来自三部分,即汽车业务,占比58.44%;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占比32.47%;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占比6.88%。
 
       事实上,BYD电池业务起步早于ATL,早些年也确实比ATL做得好,当年ATL连国内锂电五强都排不进,BYD却是国内第一。这源于其对人才的重视。
 
       当年,BYD在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为了建立起手机电池生产线,前后将400名技术人才从富士康高薪挖走,组建了一个与富士康极为相似的手机生产系统。估计郭台铭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便是带着王传福参观自己的工厂了。
 
       然而风水轮流转,ATL超越BYD在锂电产业的影响后,已然成了中国锂电界的标杆。好在BYD反应够快,宣布终结垂直整合战略模式,分拆零部件业务进行市场化运营,保持住了在国内动力电池领域前三的地位。
 
       人才储备方面,相比于ATL,BYD由于在技术路线上耗费了巨大的人力与财力,使得一些高层技术人才流失。例如王继生、李瑶等行业大佬,就出自BYD。缺乏电池生产管理与技术方面的高端人才,BYD在电池整体技术与生产管理水平上便不能与时俱进。
 
       王继生离开BYD后,先是打造出了HYB,此后又与傅启源、高萍等人共同组建了KB。而李瑶从BYD出来后,则开创了风光一时的行业巨头沃特玛。
 
       TCL对国家最大的贡献便是开创了中国的聚合物电池先锋,除此之外,也为行业培养了不少高端技术人才。倒是没听说它和谁发生“口水战”,但内部却出了很大问题。
 
       当年,郭春泰因为与搭档在技术路线上产生了分歧,从而直接导致了TCL技术人才的流失。如鹏辉总工许汉良、邦凯总工王文成、风华总工韩建国、德赛总工刘志伟等人皆出自TCL。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电池人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