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闻说 > 市场 >

镍:未来十年最有前途的电池金属

时间:2020-08-17 11:47来源:乐晴智库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据韩国媒体报道,SKI近日表示,已商业化了其研制的全球首个镍含量为90%的电池,福特计划于2023年发布的F-150电动皮卡有望搭载该电池登陆市场。
 
       90%的电池被市场称为NCM9电池,因为其正极材料为镍、钴、锰,三种元素含量分别为90%、5%、5%。镍可以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高镍正极材料(NCM811和NCA)将是未来动力电池发展的大趋势,特斯拉和国内主流电池厂都在推动高镍电池材料的发展和应用。
 
       根据INGS预测到2030年,电池用镍的镍消耗量将达到75万吨,较2019年增加4.9倍。
 
       从2018年开始,高镍渗透率不断提升,高工锂电预计2020年国内高镍NCM811及NCA市场应用占比有望达到26.29%,对应正极材料需求量约7万吨,2025年占比有望超过60%,对应正极材料需求量近40万吨。
 
       目前镍被广泛应用在钢铁、镍基合金、电镀、电池等领域,镍有望成为未来十年最有前途的电池金属。
 
       工信部2016年10月发布的《有色金属工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我国镍的规划和产业政策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其中,镍资源以及镍新材料是重点。镍资源方面,着重提高资源保障能力,加快国内资源勘探、开发,推进海外资源开发投资合作。镍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高镍正极材料、镍基高温耐腐蚀合金、羰基镍,羰基镍铁粉等新材料。
 
       根据USGS,2019年全球镍矿的产量达到270万吨金属镍。全球镍矿生产集中度也较高,其中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三个国家约占全球镍矿产量的56%,而中国镍矿产量仅约占全球的4%。从企业主体看,全球镍矿企业市占率较低,仅俄罗斯镍业和淡水河谷的份额超过5%。
 
       中国是镍消费量大国,2019年镍表观消费量达130万吨(金属镍,下同),全球占比54%。但截至2019年底,我国探明镍矿储量仅280万吨,2019年原生矿镍开采量仅11万吨。巨大消费量和稀少储量的矛盾下,中国镍资源主要依靠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高镍矿储量的国家进口。
 
       镍的上游矿山资源主要有两种,即硫化镍矿与红土镍矿。中游冶炼端在镍的产业链流程中非常重要,主要有三种形态,即镍铁(本文把含镍生铁、NPI统称为镍铁)、电解镍、镍盐(本文主要指硫酸镍)。
 
       下游消费端集中在不锈钢、合金、电镀、电池等领域,其中国内镍消费中不锈钢占比在85%左右,全球角度看这一比例在67%左右。
 
       镍矿主要分为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两个矿种,分别对应不同的下游应用方向。硫化矿中镍主要以硫化镍形式存在,一直是主流镍冶炼原料;红土镍矿是氧化物矿,因其含铁较多,颜色呈现出氧化铁的红色,故称之为红土镍矿。
 
       硫化镍矿主要采用火法冶炼工艺,形成高冰镍中间产品后再进一步通过湿法工艺直接生产硫酸镍或电解生产电解镍,主要用于电镀、电池及合金的应用,部分电解镍用于不锈钢配料;红土镍矿一般采用火法冶炼直接生产镍铁(Ni含量>15%)或镍生铁(NPI,Ni含量<15%,本文将镍铁与镍生铁统称为镍铁,不做区分),进而生产不锈钢,少部分采用湿法工艺形成镍中间产品生产硫酸镍或电解镍。
 
       平安证券认为,中国镍资源紧缺,对外依赖程度高,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目前海外资源投资开发力度较小。未来在借鉴紫金矿业、洛阳钼业等矿企海外业务运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中国镍企业走出国门,进行海外镍资源投资开发将大势所趋。
 
       镍的产业涉及资源开发、中游冶炼以及下游制品生产,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环境,要求从业企业有较强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形成一体化的产业布局。此外,随着环保约束的增强、项目投资额以及客户要求提升,中小型镍公司将逐步退出市场,龙头企业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电池金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