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汽车风往哪儿吹?新能源车迎来发展契机

时间:2017-06-02 19:28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孙麒翔
点击:

  共享汽车资本热潮尚未全面爆发,监管办法即将出台。6月1日,由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期两周。政策初定的背景下,共享汽车能否成功吸引资本涌入,还是仍旧面对“无米之炊”的尬尴境地;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流的共享汽车,未来能否撬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新商机,现有的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是否会成为共享汽车发展的“拦路虎”?共享汽车风往哪儿吹,已成为行业广泛关注的焦点。
 
  速度
 
  为何监管如此快速出台?
 
  互联网出行市场的迭代速度正在加快,与之相对应的监管措施也在快速出台。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院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认为,国家更早地出台监管政策有利于引导共享汽车行业健康、理性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出现此前网约车、共享单车无序发展所引发的问题。不过,政策先引导的方式未来也有可能导致政策不适应共享汽车行业发展的状况。许多由于市场竞争驱动所引发的问题难以避免,若政策把握不当可能影响行业发展。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发展中心副研究员李燕霞表示,共享汽车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包括技术状况、车辆登记等,上述问题使得用户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国家尽早出台该领域的监管措施有利于引导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资本
 
  谁能受到资本大鳄青睐?
 
  与出行领域的网约车、共享单车不同,共享汽车领域目前尚未有资本大鳄入局。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北京市场目前拥有共享汽车平台约30家,其中,只有个别企业获得4000万元左右的融资,另有部分平台背靠车企巨头,并采用独立运营,但仍未有融资消息曝出。
 
  国家政策对共享汽车鼓励的态度已明确,受此影响,未来资本巨头会不会大规模进入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同时,哪些平台会受到资本大鳄青睐也备受关注。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巴歌出行创始人兼CEO孙杨表示,资本市场对于共享汽车尚持观望态度。一方面,对于期待快速获得回报的VC而言,共享汽车的重模式几乎看不到可期的盈利时间,很难对该领域做投资。另一方面,对于产业投资基金而言,共享汽车只有与该基金的产业相关或产业策略相关才会进行投资。此外,包括北汽、首汽等已经涉猎共享汽车领域的车企而言,资本也几乎很难涉及。因此,共享汽车车企目前很难获得融资。
 
  新能源
 
  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有6301家汽车租赁业户,租赁车辆总数约20万辆,市场规模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目前分时租赁企业40余家,车辆总数超过4万辆,95%以上为新能源车辆。伴随共享汽车发展,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巨大发展契机。
 
据业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目前包括北汽、上汽、广汽等车企都已经开始涉猎或计划入局新能源共享汽车领域,巨头的入局有望带动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投入,在共享汽车巨大需求刺激下,新能源汽车数量将有可能进一步增加。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0年,国内共享汽车的运营车辆累计将达到200万辆,成为全球最大的共享汽车市场。
 
  充电桩
 
  基础建设迫在眉睫
 
  新能源汽车能否快速发展仍是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数据显示,在社会资本的参与下,目前北京市公共充电桩的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截至2016年11月底北京市已经建设了近6万个充电桩,其中专用充电桩7700多个,社会公用的充电桩超过1万个,私人建桩达到了4.2万个。不过,这与即将有可能快速爆发的共享汽车数量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因此,充电桩建设迫在眉睫。
 
  不过,目前充电桩建设仍处在高投入低产出的阶段。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建设一座交流充电桩(包括线缆和土地使用)的成本至少在万元以上,直流快充桩的成本则在6万元以上,这还只是前期的一次性投入。运营商的主要成本在于建桩之后的管理和维护,根据2014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明确完善用电价格政策,提出充电设施经营企业可向电动汽车用户收取电费和充电服务费,2020年前,对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然而,鉴于现有的充电桩利用率比较低,充电服务费对于运营商来说杯水车薪。
 
  有业内人士透露,如果每个直流桩利用次数为每天8次,这座桩才能实现盈亏平衡。现实的情况是很多桩并未达到8次/天的日用频次,这也意味着不少充电企业依然是亏损运营。同时,目前充电行业主要是依赖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费收取,而这一收费项目也受到政府指导价管理,因此回收成本缓慢。按照目前的收费标准,一座桩的成本回收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
 
  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前期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投资回报慢,在较长时间高投入的困境之下,政府补贴对于很多充电桩建设和运营企业来说意味着雪中送炭。同时,共享汽车发展提高充电桩利用率,充电桩反哺共享汽车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充电桩企业与共享汽车实现共赢。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新能源汽车 共享汽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潮”来临,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一块电池,在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兢兢业业地“服务”了8年后迎来“退休”,但它的主人却在此时犯了难:想要回收回本,正规企业开出的价格太低,几乎等于卖废品。
    2024-05-03 20:31
  • 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销往中亚

    记者4月1日晚从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一列装配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中欧(中亚)班列当日从青海西宁启程,驶往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站,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标志着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正式销往中亚。 4月1
    2024-04-03 08:07
  • 新能源汽车要卖得好,先得给电池取个好名字?

    电池安全系数没有上限,能量密度、重换电速度目前也没有看到上限,所以,动力电池的创新也不会设限。
    2024-01-12 09:23
  • 青岛加速布局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造“心”

    青岛将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强链补链方面成效显著。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亦是先行一步,青岛目前已落地国轩电池、力神新能源、蓝科途、乾运高科、海达新能源等,其中不乏一些头部项目。随着动力电池项目加速布局,产业链条更加
    2023-10-30 09:47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备受关注,广州有何布局?

    8月22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对市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提及,目前,广州市共有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302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回收网点覆盖了除越秀区外的10个区,基本实现了回收网点的全城覆盖。
    2023-08-27 10:01
  •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驶上“快车道” 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终方案?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所在和奥秘之处,在于它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近乎完美和非常理想的工作原理与机制,它名义上叫“电池”,而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化学原理,将作为“燃料”的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化剂反应生成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氢气发电机。
    2023-08-13 10:33
  • 中国动力电池—— 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稳更远

    福建省宁德市,一个此前曾长期受贫穷困扰的闽东小城,为何能孕育出全球最大锂电新能源生产基地?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南下前往宁德。在采访调查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宁德时代及宁德市取得的成绩不是偶然,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2023-04-23 09:21
  • “淄博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3分钟续航1080公里

    “续航焦虑和安全焦虑一直困扰着车企、电池制造商和消费者,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的最大阻碍。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半固态电池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其电解液不易蒸发和膨胀,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起火和漏液,安全性能更好,而且3分钟即可完成换电,续航1080
    2023-03-23 08:41
  •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投融资分析报告(下篇)

    报告对2016-2022Q3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规模、投资赛道、投资轮次、投资地域等展开全景分析,并梳理主要投资方的策略布局。继而深入新能源整车和动力电池两大领域,研究总结其市场结构、竞争格局、技术趋势、竞争策略等,对代表性厂商进行对比分析,
    2023-02-10 11:18
  •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行业投融资分析报告(上篇)

    报告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政策及产业链概况进行梳理,对2016-2022Q3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投资规模、投资赛道、投资轮次、投资地域等展开全景分析,并梳理主要投资方的策略布局。
    2023-02-10 10:11
专题
相关新闻
  • 新能源汽车电池“退役潮”来临,我们做好准备了吗?

    一块电池,在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兢兢业业地“服务”了8年后迎来“退休”,但它的主人却在此时犯了难:想要回收回本,正规企业开出的价格太低,几乎等于卖废品。
    2024-05-03 20:31
  • 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销往中亚

    记者4月1日晚从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获悉,一列装配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汽车中欧(中亚)班列当日从青海西宁启程,驶往哈萨克斯坦阿腾科里站,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市,标志着青海制造锂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正式销往中亚。 4月1
    2024-04-03 08:07
  • 新能源汽车要卖得好,先得给电池取个好名字?

    电池安全系数没有上限,能量密度、重换电速度目前也没有看到上限,所以,动力电池的创新也不会设限。
    2024-01-12 09:23
  • 青岛加速布局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造“心”

    青岛将新能源汽车列为重点发展的24条产业链之一,在新能源汽车强链补链方面成效显著。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亦是先行一步,青岛目前已落地国轩电池、力神新能源、蓝科途、乾运高科、海达新能源等,其中不乏一些头部项目。随着动力电池项目加速布局,产业链条更加
    2023-10-30 09:47
  • 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备受关注,广州有何布局?

    8月22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在对市政协委员提案的答复中提及,目前,广州市共有动力电池回收服务网点302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回收网点覆盖了除越秀区外的10个区,基本实现了回收网点的全城覆盖。
    2023-08-27 10:01
  • 氢燃料电池汽车正驶上“快车道” 将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最终方案?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关键所在和奥秘之处,在于它的动力来源—氢燃料电池近乎完美和非常理想的工作原理与机制,它名义上叫“电池”,而实质上是一种基于化学原理,将作为“燃料”的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化剂反应生成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氢气发电机。
    2023-08-13 10:33
  • 中国动力电池—— 让新能源汽车跑得更稳更远

    福建省宁德市,一个此前曾长期受贫穷困扰的闽东小城,为何能孕育出全球最大锂电新能源生产基地?带着这个疑问,记者南下前往宁德。在采访调查的过程中,记者发现,宁德时代及宁德市取得的成绩不是偶然,更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2023-04-23 09:21
  • “淄博造”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3分钟续航1080公里

    “续航焦虑和安全焦虑一直困扰着车企、电池制造商和消费者,成为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扩张的最大阻碍。我们自主研发生产的半固态电池相比传统液态电池,其电解液不易蒸发和膨胀,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起火和漏液,安全性能更好,而且3分钟即可完成换电,续航1080
    2023-03-23 08:41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