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三重突破:全球化布局深化与技术产品双线发力

时间:2025-09-08 08:33来源:未知 作者:子蕊
点击:

一、墨西哥建厂计划稳步推进:技术标准锚定北美市场

 

比亚迪 9 月 4 日正式辟谣墨西哥建厂推迟传闻,明确表示 “仍在努力为墨西哥市场建造最高技术标准工厂”,这一表态强化了其全球化战略的连续性。根据规划,比亚迪墨西哥工厂将定位为北美市场的核心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 15 万辆,建成后可创造约 10000 个就业岗位,成为墨西哥汽车制造业的重要新增力量。该工厂自 2024 年 2 月启动选址考察,先后对哈利斯科州等多地进行评估,目前已进入谈判收尾阶段,印证了比亚迪海外扩张的系统性推进。

 

这一布局具有鲜明的战略针对性。北美地区作为全球第二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其关税政策与技术壁垒对海外车企构成挑战。比亚迪通过本地化生产,可规避北美针对中国电动车的进口限制,同时依托墨西哥与美国的自贸协定优势,降低进入北美核心市场的成本。参考其泰国工厂 95% 的本地化率经验,墨西哥工厂将采用 “全球技术 + 本地供应链” 模式,计划引入最新的 e 平台 4.0 生产线,实现刀片电池、电机、电控系统的本地化组装,进一步缩短交货周期并降低物流成本。

 

从行业视角看,该工厂是比亚迪 “三分天下” 布局的关键落子。目前其已在亚洲(中国、泰国)、欧洲(匈牙利)建立生产基地,墨西哥工厂投产后将形成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制造网络。比亚迪美洲区 CEO Stella Li 此前强调,北美市场需要 “符合当地标准的新能源解决方案”,而这座 “最高技术标准” 工厂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载体,预计 2027 年全面投产后,将使比亚迪在北美市场的份额提升至 10% 以上。

 

二、方程豹钛 7 上市冲刺:CTB 技术重构 SUV 安全与性能边界

 

在国内市场,比亚迪高端品牌方程豹的全新车型钛 7 已抵达全国超 300 家门店,进入上市前的最后准备阶段。作为搭载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重磅产品,该车将纯电续航与结构安全提升至新高度 —— 提供 100km、105km、130km 三种 CLTC 纯电续航版本,其中四驱版配备 35.624kWh 磷酸铁锂电池,可满足日常通勤与短途出游的多样化需求。其 1.5T 插混系统(最大功率 115kW)与双电机组合,能输出 400kW 综合功率,零百加速时间预计进入 5 秒区间,兼顾效能与动力性能。

 

CTB 技术的应用是钛 7 的核心竞争力。这项比亚迪 2022 年推出的创新技术,将电池上盖与车身地板合二为一,形成 “电芯 - 车身” 一体化的三明治结构,使整车扭转刚度提升至 40500N・m/°,达到豪华车型水准。这种结构革新带来多重优势:正碰结构安全性提升 50%,侧碰防护增强 45%,同时实现 50:50 的黄金轴荷比,让这台长度近 5 米的中大型 SUV 拥有 83km/h 的麋鹿测试成绩。配合外挂式备胎设计与 2920mm 轴距,钛 7 在硬派风格与城市舒适性间找到了精准平衡。

 

渠道布局同样彰显比亚迪的市场信心。300 家门店的覆盖密度远超同级别竞品,这些门店多位于一二线城市核心商圈及越野文化浓厚的区域市场,配备专属技术讲解区与越野体验模拟器。据经销商透露,钛 7 预售价或在 30 万元左右,主打 “技术轻奢” 定位,其搭载的华为乾崑 ADS 高阶智驾系统(可选配激光雷达)将与 CTB 技术形成 “智能 + 安全” 的双重卖点,进一步丰富比亚迪在高端 SUV 市场的产品矩阵。

 

三、储能业务中东称王:12.5GWh 订单引领全球能源转型

 

比亚迪储能业务再传捷报,其斩获的沙特 12.5GWh 储能订单不仅成为中东市场迄今为止最大单笔订单,更巩固了其全球储能第二的行业地位。该项目由比亚迪与沙特阿尔法纳集团联合开发,将在利雅得、拉比格等五座城市部署 2.5GW/12.5GWh 电池储能系统,占沙特 2026 年 22GWh 储能目标的 57%,对实现 “2030 愿景” 中 50% 可再生能源供电目标具有里程碑意义。

 

技术适配性是赢得订单的关键。沙特高温干燥的气候条件对储能系统提出严苛要求,比亚迪提供的解决方案以刀片电池为核心,通过智能温控技术使系统在 - 20℃至 55℃环境下稳定运行,循环寿命超 6000 次(80% 容量保持率)。项目采用的液流电池与锂电混合储能架构,既能满足电网调峰的长时储能需求,又可通过锂电快速响应弥补风光发电波动,度电成本较纯锂电方案降低 18%。这种技术组合已在沙特比沙 500MW 储能项目中验证,为此次中标奠定基础。

 

这一订单标志着比亚迪储能业务的全球化成熟。数据显示,比亚迪 2023 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达 28.4GWh,累计出货突破 75GWh,在全球市场占据 15% 份额。其产品已覆盖 110 个国家和地区,从国内最大的 “风光火储氢” 一体化项目到澳洲大储项目均有布局。沙特订单的落地,使其在中东市场形成 “电动车 + 储能” 的协同效应 —— 此前比亚迪已在利雅得开设新能源汽车展厅,而储能项目的本地化服务将进一步强化品牌影响力,预计 2025 年中东地区营收占比将提升至海外收入的 25%。

 

从墨西哥工厂的技术坚守,到方程豹钛 7 的产品突破,再到沙特储能的规模扩张,比亚迪正通过 “汽车 + 储能” 双轮驱动构建全球竞争壁垒。这三重进展既体现了技术创新的积累效应,也展现了其对全球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当 CTB 技术的安全基因、储能系统的稳定表现与本地化生产的成本优势形成合力,比亚迪正在重新定义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规则,为中国智造的出海提供可复制的商业范式。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 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峰会暨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会议报到通知

    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峰会 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会议 各相关单位: 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产业峰会暨第十三届退役动力电池回收会议 将于 2025 年 8 月 30 日至 31 日在深圳南头古城秋果 S 酒店召开。为确保各位嘉宾顺利参会,现将报到及会议相关事
    2025-08-13 09:26
  • 北京充换电展:超充、V2G 与商用车补能重构能源补能新生态

    超充技术规模化落地:破解补能焦虑的关键突破 2025 年北京国际充换电展上,超充技术成为最受关注的焦点。河南森源电气展示的 1.2 兆瓦全液冷分体式充电桩,凭借 10 分钟补能 400 公里的技术突破,已在物流园区投入试点。该充电桩采用全液冷散热技术,单枪峰
    2025-08-13 09:29
  • 2026年印度国际电池及电池回收技术市场分析

    来源:东方福泰 市场分析 一、印度国际电池及电池回收技术市场分析 近年来,印度电池及回收技术市场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背后既有本国能源转型政策的推动,也有全球供应链变化带来的战略机会。尤其是电动车普及、太阳能和风电并网,以及工业用储能项目的兴起,
    2025-08-20 09:21
  • 中国电池企业强攻欧洲合规战场:从碳足迹到回收网络的全链条破局,一场会议让读懂动力电池会议

    一、碳足迹管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破局 编辑 1. 宁德时代:收购 AR 资质抢占合规高地 在欧盟《新电池法》EPR(生产者责任延伸)注册大限逼近之际,宁德时代通过战略收购德国本地检测机构,成为首家获得 AR(授权代表)资质的中国电池企业。这一资质不仅使其
    2025-08-20 08:32
  • 碳酸锂期货暴跌 8%:供应预期逆转下的市场情绪地震

    一、市场动态:单日暴跌 8% 的背后逻辑 2025 年 8 月 20 日,上海期货交易所碳酸锂主力合约(2511)单日暴跌 8%,收于 80980 元 / 吨,创近三个月最大跌幅。这一剧烈波动彻底逆转了此前因宁德时代枧下窝矿区停产传闻引发的上涨行情 8 月 11 日该合约曾以涨停
    2025-08-22 11:02
  • 本周新能源大事件:技术突破与市场震荡共振 新能源电池行业本周迎来多维变革

    - 01 -市场动态 1 价格波动与供需博弈 本周电池级碳酸锂现货价格呈现 先抑后扬 走势:8 月 18 日受江特电机复产消息影响,价格跌至 80,980 元 / 吨;随后因宁德时代江西枧下窝锂矿停产(月产能 1 万吨)及江西 8 家锂矿需在 9 月 30 日前完成矿种变更储量报
    2025-08-24 19:37
  • 质子交换膜(PEMFC)的工作原理

    编辑 EMFC 的核心结构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看似简单,实则是精密协同的 四层夹心:阳极(燃料极)质子交换膜阴极(空气极)双极板,外加催化剂和气体扩散层辅助,共同完成能量转换。 1. 阳极:氢气的 分解工厂 作用:接收氢气(H),并在催化剂作用下将
    2025-08-13 09:39
  • 绿电直连实现新能源就地消纳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是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模式的规则框架。 绿电直连的规模化扩围是场系统性变革,需要技术突破、制度创新、利益重构协同推进。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
    2025-08-12 14:30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