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前沿 >

Science重磅固态电池机械行为综述 储能科学与技术

时间:2023-09-24 12:08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图片
第一作者:Sergiy Kalnaus
通讯作者:Sergiy Kalnaus
通讯单位: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
 
【研究亮点】
 
采用锂金属负极的固态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宽的工作温度和更高的安全性。尽管大部分研究都集中在提高材料和界面的传输动力学和电化学稳定性上,但也存在需要研究材料力学的关键挑战。在具有固-固界面的电池中,机械接触以及固态电池运行过程中应力的产生,与保持这些界面处稳定的电荷转移的电化学稳定性一样重要。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Sergiy Kalnaus研究员等人今日在Science发表综述文章重点关注电池循环过程产生的应力和应变以及相关的应力缓解机制
 
【主要内容】
 
背景
与日常手机和电动汽车中使用的传统锂离子电池相比,固态电池(SSB)具有重要的潜在优势,包括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快的充电速度。由于不含易燃有机溶剂,固体电解质隔膜还可以提供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宽的工作温度和更高的安全性。采用锂金属负极和层状氧化物或转化正极的固态锂金属电池有可能使当今最先进的使用液态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几乎增加一倍。然而,存储和释放这种能量会伴随着电极的尺寸变化:正极的晶格拉伸和扭曲以及负极的金属锂沉积。液态电解质可以立即适应电极的体积变化,而不会在电解质中积聚应力或失去与正极颗粒的接触。然而,当改用SSB时,这些成分应变、它们引起的应力以及如何缓解这些应力对于电池性能至关重要。SSB中的大多数故障首先是机械故障。SSB的成功设计将与材料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电池中的应力和应变的演变密切相关。
 
在负极侧,锂金属沉积在与固体电解质的界面处产生了其自身的复杂应力状态。锂金属沉积不仅可以发生在电极-电解质界面处,还可以发生在固体电解质本身、其孔内或沿着晶界。这种受限的锂沉积产生了具有高应力的区域,能够在电解质中引发破裂。尽管SSB的大多数故障都是由力学引起的,但目前大多数研究都致力于改善电解质的离子传输和电化学稳定性。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在这篇综述中,作者提出了SSB的力学框架,并总结了该领域的领先研究,重点关注应力产生、预防和缓解的机制。
 
进展
推动可再生资源的发展需要开发下一代电池,其能量密度是现有电池的两倍以上,并且可以在 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内充电。这引发了一场开发电解质的竞赛,既可以促进5分钟快速充电,又可以实现锂金属负极——这是高能量的关键。对锂金属具有高电化学稳定性的固态电解质,以及离子电导率高于任何液体电解质的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发现,促使研究转向SSB。尽管这些发现已经播下了SSB可以实现快速充电和能量密度加倍的愿景,但只有彻底了解电池材料的机械行为并且将多尺度力学集成到SSB的开发中,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展望
必须解决几个关键挑战,包括(i)固态电解质表面上的锂沉积层不均匀以及固态电解质内锂金属的沉积;(ii) 由于电极接触处以及晶界处发生的电化学循环相关的体积变化,导致电池内界面接触的损失;(iii) 使用非常薄的固态电解质和最少的非活性成分(包括粘合剂和结构支撑物)形成SSB的制造工艺。力学是连接这些问题的共同点。金属锂沉积到陶瓷固态电解质的表面和体积缺陷中会导致局部高应力,随着金属锂进一步扩散到裂纹中,可能导致电解质破裂。在制造过程中,作为最低要求,正极-电解质堆栈应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施加的力。对SSB材料中机械行为的更好理解将促进固态电解质、正极、负极和电池架构以及旨在管理电池制造和运行压力的电池组的开发。
图片
图1 锂金属固态电池和相应的力学(黑色背景)和传输(白色背景)现象的示意图。
图片
图2 锂金属的长度尺度和速率相关力学。
图片
图3 通过非晶态材料的致密化和剪切流触发塑性,并通过在晶体陶瓷中引入位错来增韧,从而避免断裂。
图片图4 LiPON中的变形恢复,导致循环加载纳米压痕时出现类似磁滞的行为。
图片
图5 | 复合固态正极的疲劳损伤。
图片
图6 | 锂通过固态电解质的传播示意图。
         
【文献信息】
Sergiy Kalnaus, et al. Solid-state batteries: The critical role of mechanics. Science. 381, 1300 (2023).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固态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硅基全固态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硅基全固态电池(ASSBs)因其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可靠的安全性而被认为是锂基全固态电池最有前途的替代品。
    2023-07-05 11:11
  • 大阪都立大学取得重大突破 加速固态电池的采用

    据外媒报道,大阪都立大学(Osak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实现了Li3PS4(全固态电池的关键材料)高温相的前所未有的稳定性,从而即使在室温下也能实现卓越的离子电导率,从而进一步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实现以及该技术在电动汽车等应用的普及。
    2023-06-27 10:12
  • 让ModelY续航达965公里,ProLogium展示新LLCB固态电池

    梅赛德斯-奔驰合作伙伴ProLogium在推出首款100%采用氧化硅阳极的固态电池之后,在近日召开的EES博览会上,再次展示名为LLCB的全新固态电池结构,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
    2023-06-18 10:04
  • 科学家开发出提高固态电池性能新工艺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加工工艺,可改善固态电池电解质的微观结构,大幅提升其性能,有助于研制出实用化的固态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能源通讯》。
    2023-06-11 10:58
  • 中国学者发现金属锂的失效机理,为研发高密度的固态锂电池铺路

    20 世纪 90 年代,自锂离子电池被成功商业化以后,这项电化学储能技术陆续改变着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最初被广泛用于手持式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等,到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已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能源储存系统和航空航天等
    2023-05-31 10:13
  • 杜克大学发现新的电解质材料 助力开发固态电池

    该团队研究一种由银、锡和硒(Ag8SnSe6)制成的富有前景的候选材料。
    2023-05-29 08:52
  • 助力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中科大团队固态电解质新发现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教授表示,经过3年多科研攻关,其所在团队与合作者设计开发出一种全固态锂电池所需的电解质新家族,能实现锂离子的快速传导同时做到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稳定循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
    2023-04-27 11:33
  • 具有Fe价梯度的自氟化界面助力无枝晶固态钠金属电池

    导读:近年来,为了响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速度不断加快。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效储能需求,可充电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有限的锂储量和高昂的原材料成本,在大规模电网储存和电动汽车领域的长期适
    2023-04-21 09:24
  • 新型“智能层”可以提高固态电池的耐用性和效率

    该团队在固态电解质和锂金属负极之间创建了一个特殊的层,防止不必要的电子进入电解质并引起相关问题,同时也可以延长电池寿命。
    2023-04-09 09:51
  • 我国研制出首个室温超快氢负离子导体,首次实现室温全固态氢负离子电池的放电

    据科技日报,近日,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陈萍研究员、曹湖军副研究员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材料设计研发策略,通过机械化学方法,在稀土氢化物——氢化镧晶格中故意制造大量的缺陷和纳米微晶,研发出首个室温环境下超快氢负离子导体。
    2023-04-07 09:01
专题
相关新闻
  • 硅基全固态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硅基全固态电池(ASSBs)因其低成本、高能量密度和可靠的安全性而被认为是锂基全固态电池最有前途的替代品。
    2023-07-05 11:11
  • 大阪都立大学取得重大突破 加速固态电池的采用

    据外媒报道,大阪都立大学(Osaka Metropolitan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实现了Li3PS4(全固态电池的关键材料)高温相的前所未有的稳定性,从而即使在室温下也能实现卓越的离子电导率,从而进一步推动全固态电池的实现以及该技术在电动汽车等应用的普及。
    2023-06-27 10:12
  • 让ModelY续航达965公里,ProLogium展示新LLCB固态电池

    梅赛德斯-奔驰合作伙伴ProLogium在推出首款100%采用氧化硅阳极的固态电池之后,在近日召开的EES博览会上,再次展示名为LLCB的全新固态电池结构,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
    2023-06-18 10:04
  • 科学家开发出提高固态电池性能新工艺

    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日前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加工工艺,可改善固态电池电解质的微观结构,大幅提升其性能,有助于研制出实用化的固态电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学会《能源通讯》。
    2023-06-11 10:58
  • 中国学者发现金属锂的失效机理,为研发高密度的固态锂电池铺路

    20 世纪 90 年代,自锂离子电池被成功商业化以后,这项电化学储能技术陆续改变着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最初被广泛用于手持式电子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和数码相机等,到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已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能源储存系统和航空航天等
    2023-05-31 10:13
  • 杜克大学发现新的电解质材料 助力开发固态电池

    该团队研究一种由银、锡和硒(Ag8SnSe6)制成的富有前景的候选材料。
    2023-05-29 08:52
  • 助力全固态锂电池研发,中科大团队固态电解质新发现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姚宏斌教授表示,经过3年多科研攻关,其所在团队与合作者设计开发出一种全固态锂电池所需的电解质新家族,能实现锂离子的快速传导同时做到固态锂金属电池的稳定循环。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
    2023-04-27 11:33
  • 具有Fe价梯度的自氟化界面助力无枝晶固态钠金属电池

    导读:近年来,为了响应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速度不断加快。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高效储能需求,可充电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锂离子电池(LIBs)由于有限的锂储量和高昂的原材料成本,在大规模电网储存和电动汽车领域的长期适
    2023-04-21 09:24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