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清行新能源车“清行400”即将上市,北京清行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营业务的企业,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新兴造车势力之一,是为数不多的将目光锁定在三四线市场的企业。
北京清行CEO张华坤、CTO李可瑞在近日召开的“清行汽车媒体沟通会”上表示,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大的痛点还是
电池的续航里程与价格。我们主打三四线,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城市生活半径小,现有的续航里程能满足用户一整天的出行需求。第二,
电池价格太高,一度电接近1500元,导致整体成本太高,现在因为有国家补贴,才能在消费者选择的时候,推出一个可以和燃油车竞争的价格。
以下为发言实录(有删减):
记者:清行市场定位在三四线市场,但是目前这个市场内的充电桩设施还是非常不完善的,针对这点清行有什么举措吗?
张华坤:经过大量的调查,我们发现其实在三四线城市,用户更能接受慢充的充电方式。主要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三四线城市用户的出行半径比较小,快充对用户来讲并不是刚需。其次是成本问题,对于三四线城市用户而言,建充电桩需要的是一笔经济支出,而选择慢充带来的时间成本并不高。所以虽然目前三四线市场的充电桩设施并不完善,但是对于清行用户而言影响并没有一二线城市这么明显。
记者:三位创始人都出自清华,那么清华对清行的发展有没有一些技术支持?
张华坤:当然是有的,虽然目前官方的合作并不多,但是不管是清华本身,还是众多的清华系的企业其实一直都站在清行的背后,非常多的清华校友也跟我们一样始终在汽车行业不断探索前进,也在相应的汽车产业链的环节当中给了清行非常多的帮助与支持。比如说清行与清华合作以及中国移动共同合作的自动驾驶项目已经进入了试验阶段。
记者:新能源汽车目前在市场上还难以与燃油车抗衡,而且不保值,它发展的最大痛点是什么?
张华坤:主要还是电池的续航里程与价格。我们主打三四线,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城市生活半径小,现有的续航里程能满足用户一整天的出行需求。第二,电池价格太高,一度电接近1500元,导致整体成本太高,现在因为有国家补贴,才能在消费者选择的时候,推出一个可以和燃油车竞争的价格。而新能源汽车保值问题主要的痛点其实还是电池,但是随着电池技术的逐渐成熟,肯定会逐步的得到解决,目前的市场状况下新能源汽车的迭代速度会非常快,面临迭代的时候品牌溢价就是首先贬值掉的那部分,再就是电池的消耗。
记者:清行与一汽的合作是否涉及到投融资方面?
张华坤:并没有,目前清行与一汽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车辆的生产制造这个部分,在合作当中清行拥有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采购和质量控制,一汽则提供相应的工厂和生产平台以及其他方面的配合,我们的合作非常顺畅但是并不涉及资本层面的问题。
记者:上个月清行已经在经销商大会上现场签约4860台订单,那么关于订单交付的计划是怎样的?
张华坤:交付可能是近期新能源汽车圈里最热门的一个话题,我们对产品交付早有规划,清行与一汽的配合很顺畅,并且我们掌控了造车过程的关键环节,对品质的把关相对严格,这都推动着我们的造车进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并与我们的规划一致,预计7月经销商展车、试驾车陆续到位,8月小批量车陆续发往C端市场,9月批量车下线。
记者:清行后续有什么融资计划?
张华坤:行业内曾经有过这样的论断:没有200亿就别想造车。惭愧的说,目前清行也没有200亿,但是我们的产品即将交付给用户,换言之,我们虽然没有200亿但我们真真切切地造出了实车。管中窥豹,资金的不充分是相对的。毕竟有了第一个200亿,第二个第三个200亿的资金缺口也在等着你。目前清行主张充分利用投资人的每一分钱,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务实的风格也得到了投资人认可。我们也希望更多投资人看到我们目前的成果和未来的潜力,给予清行更多的认可和支持。
记者:清行在市场中的竞品是什么?
张华坤:清行从一开始定位的竞品就是同级别的汽油车。市场上新能源车比清行贵大概30%到40%,基本主打的还是城市年轻人,用途以代步为主,后排的空间很小,这些其实不是清行的主要竞争对手。如果非要特别明确的话,那就是售价在6万到8万之间的汽油SUV或MPV,比如宝骏系列车型,风光系列车型等等,清行主要的对标车型还是一些拥有相同用户画像的汽油车,而清行真正要做的,是做新能源汽车里的宝骏或者风光。目前来讲清行在6-8万电动SUV的市场中并没有竞争对手,而是开辟了全新的细分市场,并且这块市场的用户需求已经被逐渐释放,未来的消费潜力非常大。
记者:关于渠道方面,清行是如何考虑的?
张华坤:要想让产品病毒式扩散,经销商布局是关键。由于清行的用户集中在三四线及以下市场,因此我们的渠道就需要下沉到三四线市场,但是这个市场数量庞大且极为分散,如何才能触及这些消费者,在我们看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像传统汽车厂商一样大量铺设经销商网络。在营销渠道建设方面上,以直营或者合营的方式将经销商、加盟店下沉到三四线城市的社区、乡镇,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产品定价的一致性,还能让用户就近享受售后服务,解决用户保养和对新产品不信任的问题。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