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工作,就必须提到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是它将世界
电动车大会引入了中国。它先后承办了1999年在北京举办的第十六届(EVS16)和2010年在深圳举办的第二十五届世界
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EVS25)。作为2013中国国际汽车新能源及技术应用展览会的发起和主办单位的领导,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裴相精,不久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就如何办好新能源汽车展,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发表了看法。
记者:裴秘书长,从1999年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承办第十六届世界电动车、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动车大会,至今已经13年了。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可以说是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领域的先驱了。因此,你们对世界电动车发展特别是中国在这个领域的发展变化一定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裴相精:是啊。回顾这两届电动车大会,变化确实很大。EVS16展览面积只有4000多平方米,参展厂家和产品很少。国内厂家和产品几乎没有。而EVS25展览面积达4.5万平方米,参加展出的企业达350多家,其中送展整车的企业超过60家,参展的新能源汽车超过220辆。除了国外知名企业外,我国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集团、比亚迪、奇瑞、吉利等企业都展出了自己的产品。观众超过10万名,试乘试驾超过1500人次。可以说,国内外电动车发展是日新月异,今非昔比。
记者:对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您有什么感想?
裴相精: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是必然的。正如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指出的那样,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带来的能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更加突出。这不仅仅是我国出现的问题,也是全世界的问题。从1999年EVS16到2010年的EVS25,我们目睹了这一切的发展,如今我们自己也推出了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电动车产品。这既是飞跃也是一个新的基础。我认为,中国具有发展包括纯电动车在内的新能源汽车的巨大潜力,巨大的市场为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完全可以先走一步,执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牛耳是非常有可能的。
记者:对这一点,世界各国汽车企业似乎都看到了。机会确实在向我们招手。但机会并不等于就必然变成现实。您认为,要促成这个转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裴相精:这个问题很大,很难全面阐述,我想从某一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我认为,对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燃油汽车不能简单看成是替代。当前,汽车社会给我们带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我们应该利用这次汽车换代的机会,给汽车发展提供一种新的运行模式。
记者:您的想法非常超前,能不能具体谈谈您的思路?
裴相精:目前,我国汽车市场的发展还有很大空间。但就不少大中城市而言,汽车的发展空间则会越来越小,北京、广州已经先后采取了限购措施。可以预测,还会有不少城市会效仿。如何解决或延缓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发展新能源车可能会提供一种机会。首先,与农村交通网络稀疏、车辆行驶范围较大相比,城市交通网络密集,车辆行驶范围相对集中,适合铺设充电网点。其次,在经过了一轮私家车购买浪潮后,许多人对用车的概念发生了改变,从重视汽车的物权变成认可汽车的使用权,从而接受新的汽车使用方式。这种方式简单说,就是把汽车的使用维修和停车管理等社会化,使用者用车时随叫随到。这种方式既不是出租车,也不同于租赁车。它可以看作是一种管家式的用车方式,消费者购买的不是汽车的物权而是使用权。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效率,一辆新能源汽车可以替代三辆或者更多传统燃油汽车。只要这种使用方式对使用者来说更方便,它就可以存在和发展下去。实际上,国外一些国家已经有这样的汽车消费方式。
记者:我觉得,您的思路是要提醒我们,要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下考虑。
裴相精:是这样。中国作为一个后来崛起的经济实体,具有后发优势。这个优势就包括可以借鉴其他先进经济国家所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现在我们正处在赶超的弯道上,也许未来我们会领跑世界新能源汽车。那时,我们应该有更多的经验提供给追赶者。
记者:您的这些想法是不是将体现在2013中国国际汽车新能源及技术应用展览会上呢?
裴相精:是这样。我一直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目前的瓶颈虽然是技术和成本,但出路却在市场推广上。因此,2013中国国际汽车新能源及技术应用展览会将在市场推广模式上做更多的展示和探讨。我们要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做旁观者。
(责任编辑: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