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来源中科海纳、亿纬锂能官网
宁德时代逍遥电池:钠电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创新融合
钠电成本优势尚未兑现,规模化效应未达预期
1. 成本优势尚未兑现,规模化效应未达预期
理论成本与实际差距大:钠电池理论成本约0.3-0.7元/Wh,但当前实际生产成本仍高于磷酸铁锂电池(0.5-0.7元/Wh),尤其在碳酸锂价格低于20元/Wh时,成本劣势更明显(如雅迪钠电池售价与锂电池相当)。
供应链不完善:关键材料(如硬碳负极)尚未大规模量产,依赖高价进口(硬碳进口价达10万元/吨),导致原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工艺复杂:钠电池生产工艺成熟度低,良品率不足(部分企业仅60%-70%),叠加设备投资高,初期成本难以摊薄。
2. 产业链不成熟,上下游协同不足
上游材料供应不稳定:正极路线未统一:层状氧化物、普鲁士蓝、聚阴离子三条技术路线竞争激烈,尚未形成主流(如普鲁士蓝需解决结晶水问题,层状氧化物需优化结构稳定性)。硬碳负极依赖进口:国产硬碳量产能力不足,日本吴羽化学占据全球90%市场份额,导致国内企业采购成本高。下游应用生态薄弱:钠电池回收体系缺失,售后维护网络未建立,用户使用成本增加。
3. 标准化缺失与安全疑虑
标准不统一:各厂商电池尺寸、电极配方、BMS协议差异大(如雅迪与中科海钠产品不兼容),阻碍规模化应用。安全验证不足:钠电池虽理论热稳定性优于锂电,但缺乏长期装车数据(需至少3年验证周期),清华大学欧阳明高指出其安全评价体系尚不完善。
中金公司:固态电池工艺革新驱动价值重估2025-09-18 10:44
|
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硫化物路线成主流2025-08-07 13:32
|
收购比克动力尚在进行 中利集团将提前拿下8.29%股权2018-05-07 15:03
|
天能两度举牌超威欲破“双寡头”格局 电池业开启整合潮?2018-04-08 10:45
|
产业链闭环成电池厂商新战略 骆驼股份溢价收购湖北金洋扩充规模2018-03-21 10:26
|
鹏博士大股东引投资者 南孚电池母公司拟投15亿元持40%股份2018-03-07 10:07
|
锂电产业链并购潮加剧 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压力加大2018-03-02 15:59
|
猛狮科技业绩大变脸 雪松控股拟收其控制权2018-02-28 14:10
|
连遭举牌后超威增发1.32亿股引入6名外部股东 天能持股比例被稀释至10%以下2018-02-22 10:08
|
亿纬锂能拟收购亏损标的 公司称能产生协同效应2018-01-03 09: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