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4 深圳技能大赛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的 6 名优秀选手,近日正式入选深圳工匠培育计划,开启为期两年的工匠进阶之路。这既是技能竞赛 "以赛选才" 机制的生动实践,更是深圳市总工会联合人社部门构建 "竞赛选拔 - 培育赋能 - 产业对接" 技能人才成长闭环的具体成果,为深圳 "20+8" 产业集群发展注入技能新动能。
赛场淬炼:千锤百炼铸就技能锋芒
2024 深圳技能大赛作为市级二类职业技能竞赛,由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各区人力资源局与总工会联合主办,聚焦先进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6 名入选选手在大赛中历经理论考核、实操竞技和综合评审的层层筛选,凭借精湛技艺和创新思维脱颖而出。
他们的竞技领域精准对接深圳产业发展方向:有的在新能源电池制造工艺优化项目中展现出毫米级精度控制能力,有的在智能装备运维竞赛中完成复杂系统故障的快速诊断,还有的在数字化生产流程设计中融合前沿技术理念。正如赛事组委会评价:"这些选手不仅技术过硬,更具备解决实际生产难题的创新潜力,完全符合深圳工匠的核心特质。"
培育护航:政策赋能构建成长闭环
入选深圳工匠培育计划后,6 名选手将进入 "量身定制" 的培育体系。该计划由深圳市总工会于 2021 年启动,采用 "两年培育期 + 动态考核" 机制,通过建立 "能进能出" 的管理模式确保培育质量。培育期内,选手将获得多重政策支持:
技术提升通道:可优先参与 "深圳工匠培育云课堂",获得行业顶尖专家的一对一指导,并有机会组建或加入技能大师工作室,享受最高 10 万元的项目资助;
职业发展保障:在职称晋升、荣誉评选中享受优先待遇,符合条件者将被推荐参评市劳模、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优秀者可直接申报 "鹏城工匠" 称号;
实践创新平台:将参与企业技术攻关、工艺改良等实战项目,通过 "工匠带徒弟" 活动传承技艺,培育期内需完成技术创新、专利申报或技能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产业共振:技能人才与产业需求深度耦合
此次入选的 6 名选手均来自深圳重点产业链一线岗位,他们的成长轨迹印证了深圳技能人才培育 "产业导向" 的鲜明特色。当前深圳技能人才总量达 394.2 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比 34.9%,但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技能人才缺口仍较突出。深圳工匠培育计划针对性破解这一难题,已累计将 552 名技能人才纳入培育体系,覆盖 55 个重点产业领域。
根据培育计划安排,6 名选手将在培育期内实现 "三个衔接":与华为、比亚迪等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衔接,参与实际生产难题攻关;与职业院校、培训机构的教学资源衔接,开发实操培训课程;与技能认证体系衔接,优先获得高级技师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资格。这种 "技能提升 - 认证衔接 - 产业应用" 的闭环设计,让技能人才成长始终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工匠摇篮:深圳构筑技能人才成长高地
从技能竞赛到工匠培育的无缝衔接,彰显了深圳打造 "技能人才之都" 的系统思维。近年来,深圳通过完善 "政府引导 + 企业主体 + 社会参与" 的多元培育机制,已建成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219 家、技能大师工作室 52 家,年均开展约 60 场市级职业技能竞赛,带动 10 万余人参与技能提升。
正如深圳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所言:"我们要让技能人才有奔头、有荣誉、有地位。" 此次 6 名选手的成长经历,正是深圳打破 "重学历轻能力" 观念、践行 "不惟学历论人才" 理念的生动写照。随着培育计划的深入实施,这些技能健儿将在两年后接受严格考核,通过者将正式成为 "深圳工匠",继续在产业一线发光发热。
目前,6 名选手已启动培育计划的首阶段学习。未来,他们的技术攻关成果、技艺传承故事将陆续通过 "南山人社" 等官方平台分享。关注深圳技能人才培育动态,见证更多平凡岗位上的技能追梦人,在 "技能强市" 的沃土上成长为新时代工匠。
(责任编辑:子蕊)
中国电池工程师年会暨电池产业链技术精英交流会即将召开2021-09-29 10: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