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日,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燃料电池与氢能产业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碱性水电解制氢电解槽关键零部件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技术审查会。 会议由北京绿色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黄昊主持,来自中国能建氢能研究院、佛山仙湖实验室、阳光氢能等单位的5位专家组成审查组,推选马震研究员为专家组组长。会议旨在对标准草案的技术内容进行全面审查,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审查重点与专家意见
会议围绕标准草案的术语定义、技术指标、测试方法等内容展开深入讨论,主要意见总结如下:
1.术语与定义的严谨性
极化曲线定义修正:专家指出“极化曲线”应明确为“特定条件下电解池工作电压与电流密度的关系曲线”,而非“能耗曲线”,需补充操作条件(如温度、流量)。
新增术语:建议增加“电流密度”“析氢过电位”等核心术语的明确定义,避免行业内理解偏差。
2.技术指标的优化建议
电极性能测试:针对电极催化剂脱落率、衰减率的测试方法,需明确实验溶液(如使用30%氢氧化钾溶液而非纯水)和样品处理步骤(烘干称重),并统一方法一与方法二的判定优先级。
隔膜寿命评价:隔膜寿命需结合气密性衰减率(≤25%)与面电阻衰减率(≤25%)综合判定,建议明确加速实验的等效依据(如温度与时间换算关系)。
3.测试条件的细化
温度与压力规范:电解池测试中需明确温度测量点(如进出口温度范围)及压力条件(建议补充额定工作压力,如1.6 MPa),提升测试结果可比性。
镀层检测补充:双极板的镀镍层厚度、结合强度等指标需增加检测要求,建议参考行业通用标准(如镀层厚度≥10 μm)。
4.格式与表述规范
单位统一性:修正单位书写(如“兆帕”应为“MPa”),统一术语(如“平面度”替代“不平度”),规范测试公式中的变量符号。
逻辑一致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需前后对应,避免“隔膜寿命”“氧中氢浓度”等指标在文本中突兀出现。
会议成果与后续计划
经质询与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
标准结构完整,覆盖电极、隔膜、双极板、密封垫片四大核心零部件,技术指标合理,引用文件准确,符合行业需求。
需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优化术语定义、测试逻辑及格式规范,确保标准的普适性与专业性。
下一步工作:
1.编制组将梳理专家意见(共23条),逐条修改标准草案,重点完善测试方法的可操作性与数据处理的严谨性。
2.拟于15日内形成报批稿,提交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审批,计划2025年6月正式发布实施。
本次会议通过多领域专家的深入研讨,为碱性电解槽关键零部件的技术标准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准的出台将推动氢能装备制造向高效化、规范化发展,助力“双碳”目标下绿氢产业的规模化应用。
(责任编辑:子蕊)
关于召开《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和预警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讨论会的通知_002025-03-28 15:49
|
《户外移动式锂离子电池电源安全性能及试验方法》等4项团体标准启动会成功召开!2025-03-26 08:33
|
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 《废旧磷酸铁锂电池正极粉物理修复工艺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圆满召开2025-03-20 11:51
|
关于召开《PEM 电解水制氢关键零部件技术要求》团体标准讨论会的通知2025-02-08 11:05
|
关于召开《硅碳负极材料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通知2025-02-06 14:35
|
关于征集《户外移动式锂离子电池电源安全性能及试验方法》等4项团体标准项目计划参编单位的通知2025-01-17 16:30
|
关于下达2025年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团体标准制定计划的通知2025-01-16 16:27
|
关于发布《电池系统换电站安全管理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的公告2025-01-16 16:01
|
关于发布《充电桩动力电缆线超声焊接检验规范》等4项团体标准的公告2024-12-17 14:09
|
《耦合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第 2 次讨论会顺利召开!2024-11-28 1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