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峰会上,广东宏晟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胡光民聚焦“退役动力电池拆解装备” 这一核心环节,带来 “柔性高速拆解装备成套解决方案” 的主题演讲。作为行业内专注于冷激光应用与智能拆解装备研发的领军者,胡光民通过拆解行业痛点、展示核心技术、分享落地案例,为在场嘉宾呈现了一套 “从电池包到高纯度黑粉” 的全流程装备解决方案,为即将到来的 “退役电池潮” 提供了关键的装备支撑。
演讲开篇:拆解装备是回收效率的“关键变量”,行业痛点亟待突破
胡光民在演讲中首先强调,动力电池回收的“效率与质量”,从源头取决于拆解装备的先进程度 —— 随着 2025 年国内退役动力电池量突破百万吨、2032 年预计达 350 万吨,对应千亿级回收市场,传统拆解模式的痛点已成为产业发展的 “绊脚石”。
他直指当前行业四大核心痛点:
自动化程度低,人工依赖度高:国内 18 万家电池回收企业中,多数仍采用人工拆解未注液电池,作业环境恶劣;而带电解液的退役电池无法靠人工处理,一旦退役潮来临将面临 “无装备可用” 的困境;
流程效率低,关键环节卡壳:放电流程耗时久、电池包脱胶难(部分企业需 12-72 小时),严重拖慢回收节奏;
材料浪费严重:单体电池破碎拆解导致铝壳变成低价值铝粉,大幅降低资源回收收益;
兼容性差,应对能力不足:电池包形态多样(如方壳、刀片、圆柱),且经过 5-8 年使用后易变形、损坏(如泡水、火烧),现有装备难以适配。
“宏晟技术的核心目标,就是用柔性化、智能化装备,逐一破解这些痛点。” 胡光民表示,公司自 2021 年成立以来,始终聚焦冷激光应用与产业化,2024 年更是国内首创 “3D 视觉 + 机器人激光切割 + AI 识别” 的柔性拆解装备,为行业提供成套设备输出。
核心方案:五大装备系列,覆盖“电池包 - 单体 - 极片” 全拆解流程
胡光民详细介绍了宏晟技术针对不同拆解环节研发的五大装备系列,形成“从电池包输入到高纯度黑粉输出” 的全链条覆盖,且每个系列均精准匹配行业痛点:
1. 040 系列:电池包柔性拆解装备 —— 破解 “形态多变、识别难”
作为拆解流程的“首道关口”,040 系列针对电池包尺寸不一、变形损坏等问题,采用 “3D 视觉 + AI 大模型识别 + 冷激光切割” 技术,实现柔性拆解:
兼容性强:可适配最大 2.6m×1.6m×0.5m 的电池包,覆盖主流车型规格;
智能识别:已建立 12000 个电池包 3D 模型库,能精准识别变形、泡水、火烧后的电池包,解决 “模型缺失” 难题;
高效切割:采用宏晟核心冷激光技术切割汇流排,相比传统 CNC 铣削更精准、效率更高;
务实交付:考虑到电池包形态不稳定,主推“半自动线” 模式,平衡自动化与适配性,已在赣州多家新能源企业落地。
2. 050 系列:电池脱胶产线 —— 解决 “脱胶慢、难处理”
针对比亚迪等车企电池的导热胶、结构胶难去除的问题,050 系列提供 “从小批量到大规模” 的分级解决方案:
小型脱胶工作站:适合日均处理 3-5 个电池包的企业,通过 “预处理底板 + 专用脱胶剂”,将脱胶时间从传统 12-72 小时大幅缩短,且脱胶剂可循环使用(改变结构胶状态使其发泡变软,而非溶胶);
全自动脱胶流水线:针对安徽芜湖主机厂等“大批量处理需求”(如 4000 方仓库堆放 5000-6000 个电池包),采用挂钩式流水线设计,4-5 个脱胶站联动,8 小时静置即可完成脱胶,满足安全库存清理需求。
3. 010/011 系列:单体电池柔性拆解装备 —— 适配多类型电池,支持带电操作
针对方壳、刀片、圆柱等不同单体电池,宏晟技术推出两款专用装备:
010 通用型:兼容方壳、刀片、圆柱电池,适合多品类回收场景;
011 高速型:专为比亚迪、吉利短刀电池设计,产能达 2 吨 / 小时,支持带电切割后直接对接破碎线,无需额外放电流程,大幅提升效率;
安全保障:每台设备均配备红外成像系统,将拆解过程中的火灾、触电风险降至最低。
4. 020 系列:半自动拆卷装备 —— 平衡 “带电解液 / 不带电解液” 处理需求
针对行业争议较大的“带电解液极片处理” 问题,020 系列采用 “半自动配合” 模式:
前道设备完成“去壳抽芯”,后道通过 “自动化设备 + 人工辅助”,将电芯拆解为正极、负极与隔膜;
既解决不带电解液场废料的高效拆卷,也为带电解液极片处理提供过渡方案,避免盲目追求全自动化导致的适配性问题。
5. 030 系列:极片水洗脱粉装备(测试中)—— 瞄准 “高纯度黑粉” 终极目标
胡光民透露,宏晟技术正研发 030 系列极片水洗脱粉装备,通过泡沫滚筒过滤、压滤等工艺,目标是直接获取高纯度黑粉,进一步打通 “拆解 - 再生” 的衔接环节,目前已进入测试阶段。
技术亮点:以“柔性化、智能化” 构建差异化优势
胡光民强调,技术的装备之所以能适配行业需求,核心在于三大技术支撑:
3D 视觉 + AI 大模型:12000 个电池包模型库是 “柔性拆解” 的基础,能应对退役电池的各种损耗状态;
冷激光切割技术:相比传统机械切割、CNC 铣削,冷激光切割更精准、无粉尘,且能保护铝壳等金属部件不破碎,保留其高经济价值;
安全与环保设计:红外成像安全系统、可循环脱胶剂,既保障作业安全,也符合绿色回收趋势。
此外,宏晟技术还与广东工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赣州)深度合作,依托赣州“世界钨都、稀土之乡” 的新能源产业集群优势,将研发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目前主要市场布局在赣州,已服务多家头部新能源企业。
演讲总结:装备升级是退役电池潮的“必修课”,宏晟助力产业高效落地
胡光民在演讲尾声表示,随着退役动力电池量持续增长,拆解装备将从“可选品” 变为 “必需品”,而 “柔性化、智能化、兼容化” 是装备研发的核心方向。
“宏晟技术的成套方案,不仅是解决单个拆解环节的问题,更是希望通过装备升级,帮助企业提升回收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最终推动整个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从‘人工主导’向‘装备主导’转型。” 胡光民说。
此次演讲不仅让行业看到了拆解装备的技术突破,更让在场企业意识到:只有提前布局先进拆解装备,才能在千亿级回收市场中抢占先机,为动力电池循环经济的落地提供坚实的装备保障。
独家!广东金晟胡林林峰会剖析电池回收:从产能过剩到 2030 爆发,技术 + 服务成破局关键2025-09-11 11:34
|
洞察行业趋势!杨清雨解析《2025 全球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白皮书》,拆解政策、市场与技术破局路径2025-09-08 08:32
|
本周新能源大事件:技术突破与市场震荡共振 新能源电池行业本周迎来多维变革2025-08-24 19:37
|
破解退役电池绿色循环密码!北辰循环创新技术方案亮相全球峰会,驱动全球低碳转型2025-08-19 08:38
|
锂电行业产业变革信号:资源整合与技术迭代重塑行业格局2025-08-12 14:18
|
本周新能源资讯汇总2025-08-11 08:36
|
南山新能源汽车技术公益培训正式开班!2025-08-09 22:28
|
补贴新政 400 公里硬门槛落地:小厂被踢出补贴名单,特斯拉们凭技术疯狂收割2025-08-06 08:45
|
名额告急,【免费】抢学新能源核心技术,锁定未来高薪职业!2025-07-23 16:24
|
本周新能源电池资讯一览2025-07-15 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