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等优势,近年来,固态
电池受到市场关注,甚至被认为可以取代锂离子
电池。但成本、技术等难题阻碍了固态电池的量产。于是,不少车企和电池产业链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其折中方案——半固态电池。
蔚来官微在12月17日晚间宣布,已完成150kWh半固态电池的续航挑战,搭载该款电池的蔚来纯电动轿车ET7最终行驶了1044公里,行驶总时间为12.4小时。
蔚来李斌表示,蔚来150kWh 电池是目前全球量产能量密度最大的电池包,电芯能量密度达360Wh/kg,能够适配蔚来所有在售车型。
资料显示,蔚来的半固态电池供应商为卫蓝新能源。2022年年底,卫蓝新能源的车规级半固态电池下线;2023年6月,卫蓝新能源将其交付蔚来。
12月12日,蜂巢能源推出全球首款方形半固态电池——二代果冻电池,该电池采用二代果冻电解质技术和一体化复合正极技术,突破了方壳中高镍掺硅体系膨胀瓶颈,目前已经完成A样开发。
11月,重庆两江新区2023年四季度项目集中开工暨竣工投产活动在太蓝新能源重庆二期项目施工现场举行。二期项目规划产能2GWh,以生产乘用车动力电池为核心,兼顾小动力、储能等使用场景。值得注意的是,太蓝新能源于2022年建成、投产了首座固态电池工厂,成为业内首家实现量产半固态电池的企业。
10月12日,比克电池首次发布半固态锂电池系列产品,兼顾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的同时,满足极致安全性能。
赣锋锂业表示,目前公司主要以半固态电池为主,如果有车企相应配置这种电池,公司也有望增加相应产能。
与此同时,半固态电池的装车步伐也在加快:
蔚来、 赛力斯已量产半固态电池车型。
东风汽车已推出半固态电池的岚图“追光”车型。
今年11月,孚能科技宣布,搭载其半固态电池的远航Y6正式下线。
福田汽车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半固态电池目前已进行技术研发及搭载测试。
恩捷股份半固态项目已开始商业化落地,三合公司正在投建,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固态电池相关研发工作。
上汽集团在互动平台表示,2024年起半固态电池将在公司不同车型上实现量产应用。公司表示,通过明后年半固态电池在不同车型上的量产应用,上汽将实现半固态电池产品和工艺的快速迭代,在安全性能更高、能量密度提升的同时,实现动力电池成本下降近30%。
长安深蓝2025年将会量产搭载半固态电池的车型······
此外,亿纬锂能、中创新航等头部电池企业也已入局半固态电池赛道。
国外企业方面,韩国LG新能源今年10月宣布将在韩国本土建立半固态电池基地,并计划在2026年实现半固态电池的商业化;12月13日,美国电池开发商SES宣布与一家车企正式签署锂金属电池B样品协议。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30年国内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出货量251.1GWh,对应2022—2030年将增长近86倍。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报告则预测,2030年全球半固态+全固态电池出货量将超500GWh。
EVTank在《中国固态电池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年)》中指出,2022年以来,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尤其是伴随着以卫蓝新能源和赣锋锂电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半固态电池的量产装车,标志着半固态电池在2023年实现了经济学意义上的产业化。
EVTank在白皮书中分析,以日本和美国等为代表的海外企业布局固态电池较早,包括丰田、松下、Solid Power、QuantumScape等均以全固态电池为发展目标,其产业化进展相对缓慢。以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和赣锋锂电等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则选择了产业化较为容易的半固态电池作为过渡阶段产品,推动了半固态电池的产业化发展。
中信证券认为,固态电池兼具安全和能量密度优势,随着半固态电池装车逐步取得进展,全固态电池未来可期,随着固态电池产业链降本和产业化程度提升,固态电池各环节将充分受益。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