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5日至8日举办的2023年中国国际海事技术学术会议和展览会上,宁德时代携多款船用
电池系统及船舶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亮相展会现场,并发布了行业首个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协同运营云平台,以及宁德时代首个零碳充换电综合补能解决方案,以助力全球航运零碳转型。
据了解,作为全球首家电动船舶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商,此次是宁德时代首次参展,也是宁德时代电船解决方案首次公开亮相。
宁德时代自主研发的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协同运营云平台,是电动船舶行业首个云生态平台。该平台依托于宁德时代领先的电池大数据和AI决策平台,既包括船用动力电池云-边-端的协同安全预警平台,也可实现船舶充换电的智能推荐和实时处理,具有一站式服务、数智化、高扩展性等优势,可解决各类船舶应用场景的数字化需求。
宁德时代发布的首个零碳充换电综合补能解决方案,由箱式电源、高压大功率充电系统、云平台三大产品组成,在船电分离模式下,不仅可实现箱式电源标准化、共享化和智能化应用,同时也能为电动船舶快速补电,解决续航里程焦虑,大幅提高电动船舶的利用率和运营效率,经济性较高。
在该方案中,由宁德时代的全资子公司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CAEV)研发了船用一体式直流充电桩,功率范围为60—360KW。
宁德时代抢滩电动船舶
宁德时代于2017年正式布局船舶电动化,是首家获得中国船级社(CCS)最新检测指南《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认可和检验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全球已有500多艘搭载宁德时代电池的新能源船舶投入应用。
2018年,福建省首艘电动高端内河游船“闽江之星”首航,采用的就是宁德时代大容量磷酸铁锂电芯;2020年、2021年,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分别搭载在“深海01”、“中山大学”号上。
去年以来,宁德时代在电动船舶上的布局加速:
去年4月30日,全球最大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 1”号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迎来首批游客。该船搭载的宁德时代7500千瓦时船用动力电池,相当于100辆以上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总和。
去年8月,由江苏省镇江船厂为江苏远洋运输有限公司建造的我国第一艘120标箱纯电动内河集装箱船“江远百合”号顺利下水,该船为国家电投启源芯动力、宁德时代等联合推动的电动船示范应用试点船。
去年11月,宁德时代斥资1亿元成立全资子公司宁德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业务方向是船用动力电池系统相关技术、产品研发及应用。
去年12月,闽江首艘电动货船“武夷2号”正式启航,该船选用宁德时代锂电池系统、无锡赛思亿电控系统,纯电模式零排放。
今年2月,福船集团电动船研制总装基地福宁重工为福州市内河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建造的现代双层纯电动游船顺利开工,宁德时代出席仪式。
今年6月,宁德时代申请注册多枚“时代电船”(CAEV)商标,国际分类涉及机械设备、材料加工、建筑修理。
今年7月,芜湖造船厂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退出股东行列,新增宁德时代的全资子公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问鼎投资有限公司等为股东。
今年12月5日,法国船级社(BV)与宁德时代旗下全资子公司时代电船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旨在加强双方在船用电池及相关上下游领域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百亿赛道迎风口
随着对节能减排的要求的提高,船艇电动化已经成为船艇行业的大趋势,有机构预计,到2023年,电动船占整个船艇市场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
电动船舶是指蓄电池等方式产生电力推进的船只,具有零污染、低噪音、安全等优点。目前,电动船舶主要应用于民用领域,如沿江沿海城市旅游观光、内河货运等。有机构测算,2025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约162.5亿元,2030年可达370.5亿元。若以全球商船数量为测算基础,预计2025年电动船舶市场规模约89.6亿元,2030年可达432.5亿元。
《中国电动船舶行业发展白皮书(2022年)》预计,在原有船舶电动化改造以及新造电动船舶的带动下,中国电动船舶的市场规模在2026年将达到367.5亿元,进而带动锂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在2026年将达到11.2GWh。
为了推动电动船舶的发展,国家和地方政府发布了多个文件:
去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内河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积极稳妥发展LNG动力船舶、加快发展电池动力船舶,以实现“到2030年,初步建立内河船舶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
同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的《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提出,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加快近海及内江内河电动船舶研发和推广应用。
福建省财政厅等印发的《2022年福建省电动船舶产业发展试点示范实施方案》则规定,对电动船舶制造企业,在电动船舶交付且运行一定里程后,按交付船舶(含新建和改造)电池动力推进系统价格的40%给予补助等。
今年6月,福建省工信厅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的实施意见(2023—2025年)》,提出对省电动船舶示范项目,按交付船舶电池动力总成价格的40%给予补助(其中,首批次示范项目按60%给予补助);4A级及以上景区和城市内河新增船舶全部使用新能源船舶,两年内淘汰现有高能耗高排放老旧船舶;对配套服务电动船舶示范项目的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给予一次性设备购置补助,最高可达50万元。
据福建日报,今年7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福建省人民政府在福州召开座谈会,并签署《加快电动船舶产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支持福建省等有条件、有积极性的重点地区先行先试,打造电动船舶特色产业基地;调动各部门、地方、协会、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积极性,形成推动全国内河及沿海船舶绿色智能发展的合力。
从安全性、成本、寿命等多方面因素考虑,磷酸铁锂电池是现阶段船舶用动力电池的最优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船用动力锂电池和电池管理系统在装船前必须获得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数据显示,中国船级社(CCS)已向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等数十家电池企业发放了锂电池相关产品型式认可证书,认证产品覆盖电芯、模组、BMS和电池包。
据介绍,近年来,我国内河船舶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进程加速推进,应用场景持续拓展,已实现电动船舶系统和产品在江、河、湖、海全流域和多船型覆盖。当前,国内纯电动船舶已将近300艘,大型船舶超过50艘。
不过,初始投资高、里程焦虑等痛点影响着船舶电动化进程,截至2022年底,我国船舶整体锂电化渗透率仅为3.68%。
有业内专家认为,国内电动船舶产业发展需要关注船用电池系统、电池管理、船舶推进器配置、换电与电池回收等关键技术难点。
相信随着纯电动船舶技术的不断提升、行业标准和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等,将有越来越多的锂电企业入局电动船舶,或成为新的行业风口!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