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爆发年,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60%。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中,比亚迪以17.1%的占比领跑市场,旗下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约60万辆,仅次于特斯拉。在如此耀眼的销量背后,却是利润下降的景象。比亚迪在成本上涨和补贴退坡的压力下,采取高性价比策略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先一步的目的。
成本上升加补贴退坡,公司利润空间下行。
公司营收大幅增长,净利润不增反降。2022年3月29号晚间,比亚迪发布了2021年年报,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161.42亿元,同比增长38.02%,实现净利润30.45亿元,同比下降28.08%,汽车业务毛利17.39%,同比下降7.8%。公司销量领先,利润却减少了,我们认为是由原材料价格上涨与国家补贴逐步退坡导致的。
原材料价格上涨,压缩公司利润。近年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动力
电池需求暴增,短期产能释放跟不上以及全球疫情冲击共同影响下造成上游原材料供需失衡,锂、钴、镍等锂
电池关键原材料均有大幅涨价。截止至22年3月末,电池级碳酸锂较上年同期上涨近5倍,电解钴和电解镍分别较上年同期上涨59%以及78%。据公开资料显示,正极材料成本占动力电池40%,而动力电池又占据电动汽车成本的40%,因此,上游材料价格上涨会给新能源车企带来成本压力。从下图可以看出,2021年原材料价格上涨5倍有余,与此同时,比亚迪公司汽车业务毛利率从2020年年末的25.2%下降到2021年年末的17.3%。
图一: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与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单位:元)对比
国家补贴逐渐下降,2023年结束补贴。据2020年4月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新能源补贴政策通知,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补贴延长至2022年底,在2020~2022年期间,补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退坡10%、20%、30%。根据这一退坡比例,在2022年,各类型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分别降低2000元到5000元不等,如宋PLUS DM-i补贴款从6800元减少至4760元,秦Pro EV高续航版补贴从1.8万元降至1.26万元,补贴减少了超5000元。国家补贴退坡,行业中各大车企也受到影响。
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涨价潮,比亚迪涨价相对平缓。受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补贴退坡双重影响,今年1月和3月,各大新能源车企纷纷上调新能源汽车价格,比亚迪也不例外。与其他车企相比,比亚迪旗下车型涨价幅度整体上处于中等水平。
表一:部分车企部分车型涨价图(单位:元)
由此可以看出,虽然比亚迪受上游材料和补贴因素影响,面临成本上升,利润下行的压力。不过在最近的涨价潮中,比亚迪两次涨价并不激进,或许是其目前的战略重心并不在扩大盈利上,而是在市场不断增大的“蛋糕”中。
比亚迪硬抗成本压力,继续扩大领先优势。
市占率连续八年第一,比亚迪初占行业先机。尽管成本上升造成了比亚迪目前增销不增利的“困局”,但公司2021年营收高达2161.42亿元并且保持连续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第一。根据比亚迪公告,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2021年接近翻倍至352.1万辆,比亚迪依然能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并且市占率从13.9%上升至17.1%。2021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超60万台,也就是说,2021年每卖出六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比亚迪的。
图二: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单位:万辆)和比亚迪市场份额占比
旗下多款车型以性价比著称,比亚迪高性价比策略抢占市场份额。在2021年初,比亚迪推出的搭载DM-i平台的插混车型宋和秦,也因其综合性价比深受消费者青睐,其中宋PLUS DM-i累计销售已经超过8.5万辆,连续四个月蝉联全国混动SUV市场销冠。又如近期推出的比亚迪海豚和大众ID.3两款车型,两者续航水平、马力等相当,海豚搭载比三元理电池更为安全的刀片电池,价格更低,性价比更高。结合最近比亚迪相对平缓的涨价,我们有理由相信比亚迪是通过性价比策略来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
图三:宋PLUS DM-i和秦PLUS DM-i占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图(单位:辆)
各国推进汽车行业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市场前景广阔。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重视程度的加深,新能源汽车会逐渐取代燃油汽车。在2018年,欧盟成员国如法国宣布在2040年禁止销售内燃机汽车的销售,英国同样决定在2040年禁止内燃机汽车的销售。目前我国大力推出各种相关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目的也在于改善能源紧缺与环境污染等问题。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5年33.1万辆台增加至2021年352.1万辆台,翻了十倍有余,未来也会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根据中汽协统计,2021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超3亿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352.1万辆,占13.4%,在碳中和、碳达峰的背景下,减少汽车碳排放势在必行,因此,新能源汽车逐步取代传统燃油汽车渐成趋势,行业成长空间十分广阔。不难发现,比亚迪面对成本压力依然采取性价比策略,是因为比亚迪想在高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中保持领军地位,为以后利润空间打下扎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