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积分倒逼车企加码新能源汽车 预判每分约1500元

时间:2018-04-09 14:17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尽管按照“双积分”政策规定,积分正式进入考核的时间是2019年,但双积分制诸多关键性细节落实迫在眉睫。从当前情况来看,众多车企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来积极“迎战”,收效很明显。
 
  记者留意到,根据3月12日发布的《2016 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情况公告》结果显示,2016 年国内124 家乘用车企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为6.43升/100公里,超额完成了第四阶段乘用车百公里平均油耗标准要求的2016年度分解目标,即6.7升/100公里。2016年度乘用车行业整体平均燃料消耗量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成为当之无愧的“最大功臣”!数据显示,2016年不计入新能源汽车前,平均油耗达标的自主企业数量为23家,不达标企业为35 家;计入后,达标企业增至44家,不达标企业为16家。
 
  也正是以上数据引发了业内的担忧,“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是否有“跑偏”之嫌?多家汽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坦言,尽管从整体上看平均油耗处于逐年降低的趋势,甚至2016年度乘用车全行业平均油耗超额达到年度目标,但主要是依赖于新能源汽车,具体到传统燃油车而言,降低油耗的压力非常大。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双积分”政策主旨是要达到传统燃油车降低油耗和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双重目的。这两方面缺一不可,这也是国家采取并行管理的原因。如果说,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战略问题,降低传统燃油车油耗则是战术问题。
 
  市场现状 传统燃油车上演“最后的疯狂”
 
  据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的统计显示,2013 年~2016 年,国内传统能源乘用车的平均轴距增加了48mm、平均车长增加了119mm、平均整备质量共累计增加了54kg,其中轿车、SUV、MPV、交叉型乘用车整备质量年均增幅分别为4.88%、1.87%、0.77%和8.5%。
 
  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节能研究部经理陈川对媒体表示:“近几年来国内乘用车市场一窝蜂地SUV化、大型化等趋势,将为传统燃油车增添了降油耗的压力,甚至影响到2020 年乘用车行业百公里平均油耗5升目标的顺利达成。”业内专家表示,虽然当前传统乘用车市场“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技术”等技术日益普及,但SUV和大型化却是降油耗的巨大阻碍。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大热的SUV和大型化或是“最后的疯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提示,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规模越来越大、产业成熟度越来越高,现阶段在政策层面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殊照顾”也将逐步减少。记者留意到,2020年以后,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五阶段标准将实施,新能源汽车在企业平均油耗核算中的优惠倍数将降低,传统燃油车的燃油经济性要求更高,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引导将主要通过新能源积分的要求体现,这将有助于行业企业同时关注和重视传统燃油车油耗的降低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专家分析
 
  积分交易价格成焦点
 
  “双积分”政策最核心的焦点之一,是积分交易问题。按照政策规定,新能源汽车积分只能买卖,不同厂商之间是无法转让的,即使关联企业之间也无法转让;油耗积分则只能在关联企业之间进行转让,同时也无法购买。按照此前相关管理办法,今年的积分交易将在7~9 月开始并完成。
 
  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节能研究部部长任焕焕透露,为了确保积分交易的顺利、有序进行,政府层面会推动建立积分交易平台。积分交易平台会体现企业自由交易原则并设计企业竞价、撮合交易等功能。目前,具体实施细则仍在研究中,将在近期发布。
 
  对于企业之间的积分成交价格该如何制定?多数企业持观望态度。记者留意到,关于积分价格也在专家组内部核算过多次,有“1000~6000元”,也有“1000~3000元”多种计价结果。为此,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从去年开始联合行业机构及50多家主流企业研究积分价值及交易价格,根据研究成果,预判2016~2017年积分建议交易价格在每分1500元左右。中汽中心数据资源中心表示,此价格只是从研究层面给企业的一些参考。
 
  一些机构的调研也显示,新能源正积分的买家可接受的价格在5000元以内。业内专家表示,新能源汽车正积分可自由交易,完全由政府定价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积分市场也要遵循价值规律里面的供求关系。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新能源汽车 双积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