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9.1万辆,同比增长106.7%,综合各方判断,今年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超过60万辆。
在行外人看来,这样的数据相当喜人,但行内人却会摇头。在他们眼里,这些数据背后藏着隐忧。事实上,对比另一个市场同期的表现,就可以明白隐忧确实存在——在股市的新能源板块,近期出现大面积下跌,涉及达100多只个股。
一个涨一个跌,这种强烈对比恰恰由同一件事触发,而这件事将隐忧亮了出来——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或将退坡。这个“或”字意味时间节点及退的程度尚未确定,但政策退坡是一定会发生的。
据悉,不久前财政部召集4部委及相关协会专家和主要企业代表就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向及方案进行小范围讨论。透露出来的讨论稿内容显示,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门槛将进一步提升,由2017年的100公里提升至150公里,补贴标准也将由2017年的3档调整为5档(按续驶里程划分)。新能源乘用车
电池组的能量密度也有所调整,2017年政策是纯电动乘用车动力
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新能源客车补贴的调整力度更大,补贴从1800元/度下调到1100元/度,单车国补上限调整为不超过18万元,国补+地补的上限下调到27万元(2017年的政策是单车国补上线为23万元)。此外,为了打击骗补与投机行为,2017年新能源补贴政策要求运营车辆的运营里程达到3万公里后才能申领补贴,3万公里政策令新能源企业感到压力山大。
从讨论稿来看,新能源乘用车补贴额度调整不大,主要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强化对先进技术和产品的补贴,新能源客车与专用车的补贴额度则有明显下调,新能源客车补贴退坡幅度将近40%。而从近期的情况看,2018年新能源补贴的调整方案早就在酝酿。10月22日,就有媒体爆料称,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提前退坡20%,文件已经上报等待审批。
补贴标准提高,补贴数额减少,补贴退坡提前……这些对于此前靠补贴过活的新能源车企来说,都是坏消息,而极其敏感的资本市场闻此必会有所反应,股市下跌就是直接表现;与资本的“离”不同,消费市场则表现为“进”:由于担心补贴退坡之后新能源汽车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必然导致车价上涨,一些有购车计划的消费者就提前下手,将短期销量迅速推升,却严重透支了未来购买力。如果补贴政策真的划出了退坡时间节点,那么在这个时间点到来之前,新能源汽车仍会保持热销势头,加重对未来的透支,这几乎可以肯定。
不管是资本的快“离”还是消费者的抢“进”,这都不是正常市场的表现,而这种过度反应正成为市场隐忧的表征。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前不久撰文称,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速度超过主管部门的预期,造成补贴金额超出预算,因此主管部门有加大退坡比例的想法。对此他提出建议表示,企业的产品规划是根据市场条件作出的,包括市场所需的技术水平、补贴额度、可能的成本和售价等,一旦补贴不按计划进行,就会打乱企业节奏,影响生产和销量。所以,希望有关部门按照过去的承诺实施补贴额度的退坡。
隐忧恰在上述表述中呈现:企业很大程度上有政策依赖倾向,而政策却又善变,这导致新能源汽车市场不稳定,发展前景不明朗。针对国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少专家认为,政府不会对行业一棍子打死,只会进一步促进行业结构的合理性以及推动技术进步,但整体上政府政策支持的内核不会变。
政策的支持态度不变,但未来的方向会有所调整。据悉,更注重市场调节作用的积分制将成为主流政策,这表明政府方面已经意识到此前补贴政策本身的负面效应,开始纠偏。这时候企业就要适应市场变化,调整发展战略,而不能唯政策马首是瞻了。要知道,依靠政策才能拉动的行业,绝不是一个健康的行业,依靠政策过活的企业,也必定是活不长久的企业。现在,运用行政力量拉动市场需求超规模增长的弊端已现,而微观刺激政策退出、宏观调控政策收紧的大格局也将新能源汽车行业逼至必须要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阶段。
所以,企业要尽快转化发展观念,把关注点集中到增强自身的硬实力上,而不能像以往那样整天琢磨政策、期待政策、依赖政策了。现在,大浪淘沙已经开始,能不能最终留在市场,还得靠真本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