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航1600公里的半固态电池就要来了

时间:2024-02-27 22:27来源:汽车商业评论京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一直以来,汽车的动力电池有几大痼疾为人们所诟病。一是单次充电续航不够远,二是电池不安全,三是充电不够快,四是电池寿命不够长。
 

2月13日,美国初创电池企业24M宣布,他们开发出一种颠覆性的电池解决方案,彻底解决了锂枝晶问题,提高了的安全性、循环寿命和能量密度,可以生产续航达1600公里的电池组。

 

24M最新的电池解决方案主要包含三种技术,它们结合起来,完全解决了当前锂金属电池面临的挑战,并使下一代电池更高效、成本更低。


图片

 

第一种技术是24M的 ETOP(Electrode-to-Pack,电极到包)封装方式,意思是电极直接集成到电池组中。目前的锂离子电池使用单个电池单元构建模块,再组成电池组,外壳内含有大量支撑金属和塑料,增加了重量和制造成本,降低了能量密度。

 

ETOP封装技术由于无需单独的电池单元和模块,有效提高了电池组的能量密度。它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了最高的能量密度,封装效率可以超过70%,是当前最高的电池组级体积利用率。

 

第二种技术是24M Impervio隔膜技术,采用专有技术,从源头上阻碍金属枝晶的形成,减少电池短路和火灾的风险;它还能持续监测电池状态,能够在潜在短路发生之前检测到问题,并采取安全措施,包括安全放电和关机,以防止事故发生;它还能够找出有缺陷的产品,避免大规模产品召回。

 

24M Impervio技术可以与传统锂离子电池和锂金属电池集成,提供与24M SemiSolid电池相同的安全优势。

 
第一次测试中,用不锈钢故意污染阴极,导致标准电池在不锈钢枝晶成型后立即短路,而采用Impervio隔膜的电池在相同条件下成功抑制了不锈钢枝晶的形成,并且在超过800次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超过了83%;第二次测试中,通过在阳极上暴露铜,刺激锂金属枝晶的形成,标准电池很快发生软短路,而采用Impervio隔膜的电池成功抑制了锂金属枝晶的形成,阴极和阳极之间没有软短路。
图片

 

这种新型电池隔膜旨在适用于电动汽车和固定式储能系统的电池,目前已送样合作伙伴测试,24M预计在2024年实现量产,计划在2025年或2026年将Impervio推向市场,并表示已经与生产和许可合作伙伴合作。

 

而第三种技术Eternalyte是专门为锂金属电池开发的革命性新型电解质。这种专有的液体电解质配方将能够显著改善电动汽车、能源存储和消费应用中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和速率能力,而且可以实现低成本。

 

目前主流锂离子电池采用石墨负极,理论容量只有372mAh/g,而锂金属负极高达3860mAh/g,被认为是锂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

 

到目前为止,固态电解质(SSE)技术一直是那些试图商业化锂金属电池的首选,长期以来,锂金属电池一直承诺显著提高能量密度。然而,由于锂或其他金属枝晶引起的安全问题和短暂的不一致循环寿命,继续限制了锂金属电池的商业可行性,包括那些使用基于SSE技术的电池。而SSE的可扩展性、成本、脆弱性和循环电阻的变化是需要解决的其他问题。

 

24M独特的液体电解质Eternalyte与Impervio隔膜相结合可应对上述挑战。该组合可以防止所有金属枝晶的形成,并实现优异的循环寿命,同时对阴极活性材料具有一致且低的电阻,还可有效降低成本,为新的锂金属解决方案铺平了道路。

 

24M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大田直树(Naoki Ota)说:“我们的任务是提供变革性的电池解决方案,克服关键的行业挑战。Eternalyte通过实现高循环寿命的锂金属电池,在实现这一转变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虽然我们的解决方案可以单独集成到常规电池产品中,但我们相信,当它们结合在一起时,会实现最显著的好处。它们可以共同提供一个具有成本效益和安全的每次充电可行驶1000英里(约1600公里)的电池组,使电动汽车能够完全与内燃机汽车竞争。”

1

喜人的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表明,采用24M Eternallyte电解质的锂金属电池,在1C充放电速率下循环次数超过500次,仍然保持了83%的容量;在20mA/cm2的电流密度下,Eternalyte液体电解质实现了2000小时的循环稳定性,而其他电解质的电池在250小时就发生了短路。
图片

 

Eternalyte电解质有着以下优势,一是出色的循环稳定性,新电池单体能量密度为391 Wh/kg和887 Wh/L,电池包能量密度为350 Wh/kg和665 Wh/L。以1C放电/1C充电进行循环,电池可在500多次循环中保持83%的容量,意味着每次充电可行驶1000英里(约1600公里),整个生命周期内可以行驶80万公里。

 

二是显著的倍率性能改进,锂锂碱基电池的测试结果表明,在4C连续循环的情况下,相当于3000+次循环,而不会短路或增加电阻。24M认为,在20mA/cm2的电镀/剥离电流下,Eternalyte在液体电解质系统中实现了最高的循环稳定性。


图片

 

24M三种技术的组合,不但能够大幅提高锂金属电池的循环寿命和速率能力,而且为使用传统工艺的电池制造商提供了灵活性,使他们能够将单个技术集成到当前的制造工艺中。虽然好处不明显,但这可以让制造商提高整体性能。

 

24M预计,将在2025年开始供应电动汽车用半固态电池。和以往的动力电池相比,其制造成本最高将缩减4成,有助于降低电动汽车的价格。


图片

 

24M首席科学家兼联合创始人蒋业明(Yet-Ming Chiang)说:“对于传统的电池生产,基本制造工艺在30多年里没有改变。我们重塑了制造工艺和电池/包装设计,创造了一套完整的创新电池解决方案,使锂金属等下一代技术成为可能。”

2

雄厚的技术背景

 

24M由电池行业一些最重要的发明家、科学家和企业家创立和领导,主要致力于半固态锂电池的研发和生产,目前正在研发结构简单、使用半固态电解质的电池。

 

首席科学家蒋业明,1958年出生于中国台湾,其父亲是一名机车工程师。1964年,他随家人移民至美国。1980年,蒋业明在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学士学位,1985年在同一所学校获得博士学位。获得博士学位后,他留校任教,现在是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教授,2009年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他是一位在材料科学领域有显著贡献的学者,也是全球顶尖的电池研究人员之一,发表过300多篇论文,申请了100多项专利,担任多个政府和学术咨询委员会的职务。在汤森路透集团于2011年3月2日发布的2000-2010年全球顶尖一百材料学家名人堂榜单,他位于全球总排名第66位,华人排名第12位。

 

蒋业明在能源储存技术方面有重要研究成果,特别是在超级锂电池的开发上,他采用了铝、铌、锆等金属作为正极材料。此外,他还参与创办或为多家公司提供专业咨询,涉及领域包括电池技术、3D打印和超导材料等。

 

至今为止,他参与创立了7家初创公司,包括电池公司A123 Systems、24M、Form Energy、Desktop Metal、American Superconductor以及Sublime Systems等。


图片

 

24M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大田直树是全球公认的锂离子电池专家,30年前在日本见证了这项技术的诞生。他与人共同创立了美国第一家锂离子电池制造商Quallion,服务于医疗和航空航天行业。随后,他担任电池制造商Enerdel的首席技术官和首席运营官,领导了HEV、PHEV、EV和电网存储产品线,并开发了1GWh的生产能力。

 

24M的执行主席兼联合创始人Throop Wilder是一位资深企业家,在通信和网络技术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他曾是高端网络安全平台领导者Crossbeam Systems(已被BCSI收购)的联合创始人,以及电缆调制解调器系统供应系统的开发商American Internet(已被 Cisco Systems收购)的联合创始人。

 

3

 

14岁的初创公司

 

说是初创公司,其实24M已经有了14年的历史,比中国电动汽车新势力都早。2010年,24M创建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

 

早在2015年,24M就首次公布其半固态锂离子电池的设计和制造方法,宣称其电池成本与传统电池的成本相差一半,但那时还属于半自动化试验设备阶段。

 

此后,24M将其技术授权给大众、富士胶片、Lucas TVS、安瓦新能源(Axxiva)和Freyr等公司。

 

2016年,24M与美国先进电池联盟(United States Advanced Battery Consortium ,USABC)签订了为期3年700万美元的合同,该研究的目标是到2019年底开发出能量密度为350Wh/kg的电池,该目标已在实验室中实现。


图片

 

2018年12月,24M 宣布已在日本公司京瓷集团(Kyocera Group)和伊藤忠商事(ITOCHU Corporation)领投的D轮融资中筹集了2180万美元,并表示正在推进基于其半固态技术生产电池的多家工厂计划。

 

2019年2月,24M宣布已开发并交付商业上可行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其能量密度超过250 Wh / kg。同时,24M技术计划将其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350wh/kg甚至超过400Wh/kg。

 

2020年,24M宣布与日本京瓷集团达成合作,京瓷将采用24M技术的SemiSolid电极制造工艺生产的半固态锂电池开发其住宅储能系统Enerezza。同时,24M技术还与泰国电力和公用事业公司GPSC达成合作,后者将利用其半固态电池技术在泰国建设第一座半固态锂电池工厂。

 

2020年6月成立的安徽安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其半固态/固态电池技术也是来自24M,参股企业主要有泰国GPSC公司、奇瑞新能源、日本阿泽巴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国轩高科、众源新材、多氟多等企业。2022年12月,安瓦新能源半固态动力电池项目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签约,项目总投资60亿元,建设10GWh半固态电池产业基地,主要生产能量密度达300-340Wh/kg的半固态技术体系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应用于整车、储能、换电等市场领域。


图片

 

2021年,24M与挪威初创电池公司Freyr签署了许可协议,授予Freyr基于24M当前和所有未来技术生产锂电池的权利。Freyr目前正在挪威建设一座年产32GWh的锂电池工厂,计划投资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亿元)。

 

2022年初,大众汽车收购了24M 25%的股份,双方正式成为战略伙伴。下一步,大众集团将建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该子公司将与24M一起“开发一种用于汽车的半固态电池的生产技术”。


图片

 

2024年,24M推出的ETOP封装技术、 Impervio隔膜技术以及Eternalyte电解质的强力组合,将把半固态电池技术向低成本、高能量、高安全和快充能力的目标又推进了一大步。

 

24M希望实现的下一代电池的快速、大规模生产可能会对整个社会的电池采用产生巨大影响——从电动汽车的成本和性能到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的能力。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半固态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 锂业龙头预计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69.76%-79.52%

    伴随着2023年锂价的大幅下跌,国内锂业巨头们业绩普遍惨淡。日前,锂业龙头赣锋锂业发布业绩预告,2023年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69.76%79.52%。 2023年净利润同比下降79.52%-69.76% 1月30日,赣锋锂业发布2023年业绩预告,预计2023年净利润为42亿元-62亿元,同比
    2024-02-02 08:14
  • 能量密度180Wh/kg!搭载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车型上市

    1月31日,新国潮智能电混MPV江淮瑞风RF8上市发布会在东莞松山湖隆重举行,搭载亿纬锂能大圆柱电池的江淮瑞风RF8正式上市。 江淮瑞风RF8基于MUSE共创智电架构打造,是该架构下首款量产的中大型插电混动MPV,兼具空间、动力、智能等多维优势。其电池容量44.5kW
    2024-02-03 07:31
  • 巨头计划使用中国设备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据TheElec报道,三星SDI正考虑在其磷酸铁锂(LFP)电池生产线中使用中国供应商提供的设备。
    2024-01-30 18:00
  • 约8亿元!国内领先电池精密结构件制造商扩产

    1月29日晚间,金杨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湖北省孝感市临空经济区管理委员会签订《金杨股份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投资合同》。项目计划投资总额约8亿元人民币。
    2024-01-31 17:48
  • 总投资超50亿元锂电项目开工,聚焦这一材料!

    来自衢州日报的报道称,2月18日,浙江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投产投运活动采用视频连线方式举行,其中,衢州分会场设在浙江中宁硅业硅碳负极材料及高纯硅烷系列产品项目现
    2024-02-20 18:01
  • 动力电池“淘汰赛”大幕拉开?5家企业出局,出海或为新出路

    随着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的业绩预告发出,动力电池板块的业绩扰动因素暂时告一段落。 1月30日盘后,宁德时代披露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宁德时代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25亿元至4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31%至48.07%;预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
    2024-02-02 10:43
  • 总投资135亿元!东北首个新能源车电池基地投产

    2月2日,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和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合资的一汽弗迪新能源动力电池一期项目在长春市正式投产。该项目是东北首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战略基地,对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和吉林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首批产品将搭载红旗新款纯
    2024-02-05 18:29
  • 海南大学科研人员攻坚海水制氢,助力绿色能源未来

    1月25日,海南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的“524”实验室里,人难得不多,只有三四位学生在各自埋头做实验。大型仪器在运作,发出低低的嗡鸣。康教授和学生低声交流着,眼前手掌大的方形“金属块”,两头接着几根管子,水从一头流进去,带着氢气从另一头跑出来,
    2024-01-29 09:57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