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技术未固化,黑马随时现

时间:2023-11-09 18:02来源:帮宁工作室 作者:甄 瑶
点击:

2023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领跑,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发展前景可谓非常广阔且竞争激烈。截至11月7日,A股5家动力电池上市公司相继披露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该行业的真实状态随之浮出水面。

 

从营收来看,前三季度,除欣旺达外,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孚能科技4家营收均保持超3成增势。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整体增速放缓,动力电池企业装车量增速也明显同频放缓。

 

从盈利能力来看,分化在加剧。行业龙头宁德时代依旧一家独大,其净利润超300亿元。二线厂商中,国轩高科、欣旺达净利润都未超过两位数,亿纬锂能为34.24亿元,孚能科技更呈大幅下滑的亏损状态。

图片

在此背景下,动力电池企业正在积极寻找新的增长极,把主要突破口放在新体系电池布局、海外市场和储能业务方面,这些是各家企业抢滩布局的新赛道。

 

硬币的另一面,疯狂投资、产能过剩、低价竞争……成为近几年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一大痛点,折射出动力电池企业繁荣中的隐忧。

 

回望过去,动力电池企业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早期的跑马圈地,到纷纷进行IPO;从技术竞赛,到加速出口海外……在不断适应市场变化和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动力电池企业迈过一个个重要的里程碑。

 

此中,一些优秀企业脱颖而出,成为行业佼佼者;那些技术能力较弱、产品质量不稳定、产能规模小、品牌影响力弱的企业,或被淘汰,或被收购整合。

 

喧嚣过后,动力电池产业更需要冷静、理性地思考,更准确地研判行业的真正趋势和挑战。

 

储能成第二增长曲线
 

宁德时代继续坐稳行业龙头地位。

 

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946.77亿元,同比增长40.10%;净利润311.45亿元,同比增长77.05%,前三季度净利润已超去年全年总和。

 

不过,该公司业绩增速明显放缓,第三季度营收为1054.31亿元,同比增长8.28%,环比增长5.21%;净利润为104.28亿元,同比增长10.66%,环比下滑4.28%。

 

相比之下,2021年、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159.06%、152.07%和67.52%;同期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85.34%、92.89%和153.64%。

 

亿纬锂能、欣旺达、国轩高科和孚能科技,前三季度营收分别为355.29亿元、343.19亿元、217.78亿元和112.3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4.24亿元、8.04亿元、2.92亿元和-15.63亿元。

图片

针对业绩变动,各公司分别给出解释。

 

对于第三季度净利润环比下跌,宁德时代方面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解释称,考虑到目前车企端有较大的竞争压力,出于支持客户发展、深化客户合作关系的考量,第三季度在动力电池端对车企客户有一些返利安排,体现为对收入的冲减,相应对利润产生影响。

 

“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了,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会是良性的状态。”亿纬锂能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江敏近日在电话会议上表示,随着碳酸锂价格回归理性,电池端的成本压力下降。与往年相比,亿纬锂能的毛利率确实得到了修复,在今年第三季度已升至18.34%。

 

对于业绩增长,国轩高科表示,主要是受益于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锂电池市场需求持续提升所致。

 

在这些解读之外,今年前三季度动力电池行业的基本面有两个特征。

 

其一,新能源车补贴退出,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速放缓,而混动车交付占比提升,导致新能源车销量增速大于动力电池出货增速,国内动力电池整体需求增速结构性放缓。

 

其二,此前行业产能投入激进,而锂价持续下行,行业仍然处于整体性泄通胀之中。

图片

从行业整体来看,动力电池企业在2023年1-9月表现不俗,但产量大于销量66GWh,出现了结构性产能过剩。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1-9月,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产量为533.7GWh,产量累计同比增长44.9%。其中,动力电池产量占比为约92.1%。

 

同期,我国动力和储能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482.6GWh。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425GWh,占比88.0%,累计同比增长15.7%;储能电池销量为57.6GWh,占比12%。

 

在近日召开的2023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上,与会代表纷纷谈到结构性产能过剩这一话题。

图片

“疯狂扩能、严重过剩”,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副总经理张雄形容当前的电池市场时说。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给出两条解决方案:一是价格不能再降了,要做技术升级,往电力储能的方向走;二是开发新技术,电动车需要更便宜、续航更长的电池,镍锰酸锂是很好的技术方向。

 

“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产能有一点过剩,至少现在我们进入TWh时代。如果这些电池都供给新能源汽车,后者吃不下。”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绿色低碳部副部长石红表示,面对当前的市场,有些动力电池企业往储能方向走,还有一部分企业往国外走。

 

与动力电池的高集中度不同,储能电池领域具有较大的市场想象空间和发展潜力。作为竞争已白热化的动力电池业务的补充,储能业务展现出第二增长曲线的潜质。

 

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业务实现营收279.85亿元,同比大涨119.73%,成为该公司最大的增长点。

图片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0.72亿元,同比增长120.17%。中创新航储能系统产品及其他收入约为19.17亿元,同比增长268.1%。国轩高科储能业务收入规模达到41.47亿元,同比增长224.33%,占营收比重达27.21%。欣旺达储能系统类业务收入4.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52.06%。

 

“储能电池是新生的大产业,与动力电池是一体双翼、伴生发展。”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董扬表示,随着能源革命和世界范围减碳事业的发展,储能电池同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产业体量应能与动力电池相当。

 

拓宽新技术护城河
 

11月3日,宁德时代又迎来一位合作伙伴。当日,岚图汽车与宁德时代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超充技术、电池安全以及大数据领域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并同步拓展海外业务,共同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和全球化布局。

 

在两家公司管理层看来,新能源车的综合竞争力已高于燃油车,市场对新能源车快速增长抱有信心,电动化率提升之大趋势不会改变。

 

眼下,超充电池正在成为各大动力电池厂商的一个发力重点。

图片

3个月前,宁德时代发布4C神行超充电池,“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续航里程达到700公里以上,能大幅缓解用户补能焦虑。

 

8月16日,神行电池发布当天,阿维塔即宣布将成为首批搭载神行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品牌;10月7日,宁德时代与哪吒汽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为哪吒汽车供应神行电池;10月16日,奇瑞官宣神行电池落地星途星纪元车型;10月17日,北汽新能源宣布极狐车型将配套搭载神行超充电池。

 
竞争加剧之下,守业更比创业难。哪怕是稳坐行业头把交椅的“宁王”,也同样面临着成长性减弱、同行技术赶超等潜在风险。

到现在,小鹏、阿维塔、理想、智己、极氪、蔚来等车企已明确将推广800V平台新车,在高压快充趋势下,电池的充放电倍率需从当前1-2C提升至3-5C,“预计神行电池有望推动800V+4C超快充模式普及。”宁德时代相关人士表示。

 

尽管动力电池已经走过了很长一段发展历程,但到现在,产业仍在如火如荼地迭代更新,在技术路线彻底成熟固化那一天到来之前,随时可能有黑马杀出。

图片

此前,蜂巢能源龙鳞甲电池、欣旺达闪充电池、亿伟锂能π电池、中创新航顶流圆柱电池、孚能科技SPS动力电池等,也已陆续推出各自的快充解决方案。

 

动力电池种类繁多,如果只从电池形态上看,可分为圆柱、方壳和软包等3大类。电池企业选择一条怎样的技术路线,将决定其电池产品性能的差异。

 

今年9月,在2022孚能科技战略及新品发布会上,孚能科技宣布推出新一代动力电池解决方案——SPS(Super Pouch Solution),提出一整套从电芯到系统、从制造到回收的创新解决方案。

 

这是孚能科技首次推出软包形态的大尺寸电芯,具备2.2C-6C超高充放电倍率;充电10分钟,续航400公里;半固态、固态电解质,大幅提升本征安全等优点。

图片

很明显,超级快充势必成动力电池必争之地,谁拥有先发优势,谁就把握住了主动权。提前卡位的欣旺达,让自身多了一份胜算和前途,同时无疑让整个行业后期竞争又多了一些变数和悬念。

 

除超充电池外,新体系电池开发,成为企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此中,钠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是热点。

 

新技术不断迭代和高端产能不断突破,离不开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

图片

财报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仍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48.76亿元,而去年同期为105.77亿元;亿纬锂能同期研发费用接近20亿元;国轩高科13.75亿元,同比增长32.33%......

 

“未来竞争激烈,但价格战不是唯一出路。未来我们不会专注于价格,而是集中交付好的产品。”宁德时代公司管理层在交流会上表示。

 

亿纬锂能则表示,公司正不断加大对锂电池主营业务的研发投入,培养了超过4000人的研发团队,建设高水平研究院,建成多个实验室和中试线。
 

出海成当下最优解

 

激烈竞争之下,市场格局向头部集中。越来越多的动力电池企业将眼光放至海外,纷纷抢滩海外市场。

 

从2018年开始,孚能科技与奔驰集团签订长期的供货协议。今年4月,与土耳其TOGG成立合资公司SIRO,并在土耳其建厂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持。目前,土耳其工厂产能建设顺利推进,并且已经开始批量供货,装车出售达2.5万辆,计划明年销售6万辆。

 

在海外客户的拓展上,孚能科技一直是稳中求进,未来海外市场将成为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的动力。

图片

“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和电动汽车,是今年出口‘新三样’。”今年6月9日,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

 

国内动力电池出海加速的背后,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繁荣发展,动力电池随之水涨船高。

 

2022年,全球新能源新车销售1083万辆,同比增长61.3%,渗透率为13.4%。在新能源汽车带动下,动力电池需求也节节攀升——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仅为119.4GWh,到2022年已达到550.6GWh,增长近5倍。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产业链绿色化,是大势所趋。”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近年来,得益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先发优势,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不仅实现产品出口,还加快了海外建厂步伐。

 

实际上,我国的动力电池出口一直快速增长。2017-2020年,中国锂电池出口额以每年20%~35%的速度稳步增长;到2022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金额为3426.56亿元,迎来86.7%的爆发式增长。

 

进入2023年,这一迅猛的增长态势只增不减。1-9月,累计出口销量89.8GWh,累计同比增幅高达1.2倍。

图片

图片来源: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
 

具体到各企业,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境外电池业务营业收入达到656.8亿元,同比增长195.15%;国轩高科海外业务销售收入为30.62亿元,同比增长296.74%;中创新航为3.75亿元,同比增长115.7%。

 

同时,2022年以来,我国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纷纷在海外建厂,如宁德时代计划在匈牙利投资建厂,总规划产能达100GWh。孚能科技、国轩高科等企业也加快在欧美布局的进程。

 

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未来随着各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动力电池需求将进一步释放,预计到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总需求量将达到3800GWh,中国、欧洲和美国分别约占28.9%、26.3%和23.7%。

 

“摆脱对单一我国市场的依赖,快速出海,抢占全球市场份额,成为我国电池厂商的当务之急。”业内专家表示,加速出口,或是当前动力电池行业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的最优解。

 

机遇和挑战并存。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国际化发展,是动力电池企业决胜市场竞争的3个关键。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动力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