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融资102亿!小米、三一等投资,这家动力电池新秀凭什么

时间:2021-08-04 09:33来源: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王玄璇 曹清
点击:
       在动力电池行业强劲的扩产势头下,一家动力电池新秀获得巨额资本下注。
 
       2021年7月30日,蜂巢能源宣布B轮融资,融资总额102.8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中银投领投,联合投资机构包括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子基金、碧桂园创投、深创投、建信投资、IDG、三一重工、小米集团、湖州海松、华兴资本等,国投招商、九智资本等原股东进行了大额增持。这是蜂巢能源第三轮市场化股权融资。
 
       就在不久之前,蜂巢能源在差异化路线上又迈出了一步。
 
       7月16日,蜂巢能源宣布其首款无钴电池量产下线。根据规划,该款无钴电池将于今年年底前在蜂巢能源马鞍山基地大批量下线。
 
       “巨头已经在行业中做了这么多年,规模大,供应链上也有优势,硬拼肯定不行,所以要走差异化的竞争路线。技术差异化,我们做无钴电池,用叠片工艺;品牌差异化,让人们提起无钴就想起蜂巢。在总量上做不到第一,就在差异化领域做到第一。”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接受《中国企业家》专访时表示。
 
       蜂巢能源成立于2018年2月,由长城汽车的动力电池事业部独立而来。当时,全球新能源车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车企纷纷宣布电动车计划。另一方面,话语权掌握在少数几家动力电池巨头手上,车企需要接受近乎严苛的付款条件,成立动力电池公司的需求非常急迫。但由于该行业投入巨大,长城汽车这一举动依然被外界称为其董事长魏建军的“一次豪赌”。
 
       三年多时间,蜂巢能源引入了多家投资方;今年上半年装机量达到0.84GWh,在国内电池企业中排名第7;除长城汽车外,拿到吉利、东风、PSA等25个销售定点。
 
       “原来公司是以研发为主,现在交付成了一个新的重要课题。另外,国际化也开始步入正轨,(以投资等方式)布局供应链的步伐也在加快。”杨红新说,这些新课题带来了更多挑战。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行业迎来井喷,竞争也愈加激烈。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锂电池市场被认为将在未来5年进入TWh(1000GWh)阶段。今年上半年,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在内的TOP 10企业均宣布了扩产计划。其中蜂巢能源接连在遂宁、湖州、马鞍山、南京等地扩建生产基地,扩建总产能近90GWh,计划到2025年公司全球总产能规划将突破200GWh。
 
       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136GWh。面对巨大的市场和激烈的竞争,蜂巢能源的差异化之路能否经受住市场考验?
 
       后来者的机会
 
       杨红新是长城汽车的老兵,2003年加入长城汽车技术中心,历任材料工程研究院院长和技术中心副主任,在长城汽车历练15年,2018年出任蜂巢能源总经理一职。蜂巢能源独立出来后,长城汽车的背景起初对蜂巢能源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最初蜂巢能源在拓展客户时,脱身于长城汽车的背景给其带来过困扰,“其他车企为什么要用竞争对手背景的电池公司”?
 
       另一方面,面对欧洲客户时,该背景又变成了一个优势。“恰恰因为懂车,他们会认为你的电池能做得更好。”杨红新说。所以蜂巢能源的第一个外部客户是PSA集团(标致雪铁龙),虽然首批产品要到2023年交付,但定点最早。
 
       出身带来的喜忧参半还在其次,蜂巢能源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选择什么样的技术路线,才能在这个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闯出一条路?
 
       “在颠覆式创新和第一性原理两个思维的指导下,我们认为锂电池最合理的路线就应该是无钴和叠片技术。”杨红新告诉《中国企业家》。
 
       钴是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元素之一,但其全球储量有限。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钴价越来越贵,且有供不应求之势,电池企业都在尽力降低钴的使用。据介绍,蜂巢能源第一代无钴产品和目前的三元锰酸锂结构类似,只不过其中没有了钴,改用其他元素代替钴,在能量密度、安全性和成本方面均有优势。叠片技术也有电池容量密度高等优势,但其生产工艺复杂。
 
       蜂巢能源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技术问题,将很快能得到市场验证。杨红新表示,无钴电池将首先搭载在长城欧拉樱桃猫以及吉利预计明年量产的一款车型上。
 
       作为后来者,杨红新认为蜂巢能源可以避开三元、磷酸铁锂电池的历史产能问题,没有包袱地走他们认为正确的路。“全世界这么多手机公司,为什么作为电脑公司的苹果能做出这么好的智能手机?因为它没有包袱,做的是颠覆式创新,而且坚定执着。”杨红新说。
 
        杨红新在采访中几次提到“坚定”一词,技术路线需要坚定,面对行业变化也需要坚定。
 
       2019年,公司成立才一年,新能源车行业就遭受打击,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变更,新补贴标准平均退坡50%,行业陷入低迷,头部造车新势力也面临严峻的资金链问题。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增长放缓,同比增长率从2018年的56.88%变为9.3%。
 
       蜂巢能源并没有因此调整计划。“因为看好未来5~10年的大势,我们还加大了研发投入,也在各地积极选址建厂,扩大产能。”杨红新说。
 
       一年后,我国围绕“双碳”目标推动能源转型,新能源车行业迎来爆发,动力电池公司也进入新一轮军备竞赛。只靠长城和自身的力量已经不足以支撑公司加入扩产大军,蜂巢能源找到了另一个方法。
 
       用资本思维做实业
 
       这个方法是在与外部资本的接触中逐渐形成的。
 
       “资本给我们的最大帮助就是那些触动灵魂的拷问。”杨红新说。比如宁德时代已经这么强大了,到底怎么和他竞争?这是团队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很难回答。在和资本的碰撞中,他们有了新思路,即“资本思维”。
 
       杨红新解释,“资本思维”一是指引进外部融资。虽然成立独立公司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引进外部资本,但杨红新透露,“原来没有想到要做这么大规模的融资。”
 
       蜂巢能源的第一个外部投资方是国投招商。2020年4月,蜂巢能源获得国投招商10亿元战略投资,那时正值动力电池行业从低谷中复苏。
 
       今年2月,在全行业热度持续上升的背景下,国投招商继续领投蜂巢能源A轮融资,该轮融资额为35亿元,其他投资方包括金融街资本、常州创业投资、浙大九智、IDG、凯辉基金、海通开元、德载厚资本、长城控股等。
 
       7月30日宣布的B轮融资是蜂巢能源第三轮市场化股权融资,蜂巢能源也计划于2022年在科创板上市。在上市前,蜂巢能源要继续扩大产能,增加外部客户。
 
       “资本思维”的另一重含义,指的是借助资本力量投资产业链。团队一开始没有想到会单独成立蜂巢资本进行投资,后来发现这可以帮助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
 
       最近一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与此前长达一年多的低迷形成了巨大反差,相应的电池企业大规模扩产,原材料供应不足。为此,蜂巢能源短期内要想办法与供应商绑定,预付款项,达成战略合作等;中长期的解决方案就是参股、控股部分供应商。
 
       在今年4月举办的上海车展上,蜂巢能源宣布成立蜂巢资本,与国投招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一期斥资20亿元成立成长型和创新型两支基金,从上游材料到中游核心零部件,以及下游生产,全线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据蜂巢资本方面介绍,其总部在上海,已经和申万宏源、杉杉创晖等投资机构共同完成首期8亿元基金的募集。在动力电池上游领域,蜂巢资本在包括正极、负极、铜箔、隔膜、电解液等细分领域均已开展项目战略投资以及产能落地等合作。
       风口与挑战
 
       当下,蜂巢能源正在进入新阶段,从以研发为主,到研发和交付并行。另外,国际化也开始步入正轨,将在德国设立第一个海外工厂,模组会在2022年投产,电芯在2023年底或者2024年初会投产。同时,(以投资等方式)布局供应链的步伐也在加快。
 
       这些新课题给公司带来了新的挑战。杨红新表示,研发的工作相对单纯,现在研发、经营和国际化、供应链都要重视起来。
 
       为此蜂巢能源的业务架构进行了一定调整,公司新成立了100多人的客户事业群,内部也叫“作战群”,将销售经理、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进行整合,调动有产品技术经验的员工。把客户分为几类,不同客户作为不同的战区,以“作战群”为牵引,把从研发到售后各个环节的人员横向连通起来,组成面对客户的大“前台”。杨红新解释,原来蜂巢的客户以长城为主,现在客户越来越多,必须要实施横向连通的组织架构。
 
       同时,团队规模也在持续扩大。今年以来蜂巢能源从3000人扩张到4000多人,在生产制造、质量把控环节引进很多运营类人员;在工艺设备方面,引入很多技术专家和管理人员。
 
       在杨红新看来,目前行业热度总体比较高,但也普遍面临原材料涨价等问题,最关键的挑战还是在内部,即如何把产品做得更有竞争力,扩大销售规模,保证质量和供应链。
 
       “当资源紧缺的时候,有限的资源都会集中在几个大客户手里,所以我们要做到头部。”杨红新说。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动力电池 蜂巢能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