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数说 > 电池 >

锂电池将被固态电池取代?要走的路还很长

时间:2018-10-24 09:51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近日,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宣布,由其牵头承担的纳米先导专项“全固态电池”课题已通过验收,这一技术进步将进一步推动国内全固态锂电池的规模应用。
 
        此消息一出,立即在电池行业中引起巨大反响。
 
        业内人士告诉第一电动网:“以目前的三元锂电池的技术路线,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单体要做到350Wh/kg的目标,在五年内基本不可能实现。而且,即便实现了,安全性也无法得到保障。因此,固态电池商业化能否突破,对汽车电动化的前景影响重大。”
 
        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电池领域的突破无疑将对电池乃至汽车领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那么,固态电池能否马上取代三元锂电池?距离市场化还有多远?
 
        三元锂电池的天然缺陷:能量密度和稳定性相互矛盾
 
        “某一家企业单去年一年就有60起电动汽车燃烧爆炸事故。”在刚刚举办的中日韩锂电论坛上,北京大学新能源材料与技术实验室主任其鲁教授透漏。
 
        其教授认为,三元锂电池存在很多缺陷,安全问题十分令人担忧。“无论从化学结构来讲,还是从电池结构来讲,三元材料都非常容易发热。如果不能把热量及时传导出去,电池就有爆炸的风险。然而现阶段,在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上,还没有完善的解决办法。“
 
        除安全问题外,就增加电动汽车续航角度而言,三元锂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也已接近极限,难以被突破。电池包供应商正力蔚来常务副总裁周楠告诉第一电动:“现在,无论是行业政策,还是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都很高。在现有技术路线的体系下,要提高能量密度,只能提高镍材料或者添加CA,但高镍的热稳定性很差。所以,传统的电池一旦能量密度提高,也意味着稳定性的下降,电池内部热反应会非常剧烈,安全就成了很大的问题。”
 
        正因为这样的原因,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肖成伟曾公开表示,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目前已经看到能量密度的“天花板”了,高镍材料、碳硅负极的锂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应该在300Wh/kg左右,正负不超过20Wh/kg。
 
        按照国家动力电池技术路线图的规划,2020年锂离子电池的单体能量密度目标为350Wh/kg。从目前来看,这一目标已然不能实现。
 
        而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固态电池研发的进展,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光和亮。
 
        国内外企业争相布局,固态电池成趋势
 
        固态电池,顾名思义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由于固态电池电极和电解质都由固态物质制成,其固态电解质不可燃、无腐蚀、不挥发、不漏液,同时也克服了锂枝晶现象,即使被加热到非常高的温度,也不会着火,因而安全性更高。搭载全固态锂电池的汽车,自燃概率会大大降低。可以说,是下一代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理想对象。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研究机构将重心集中到了全固态锂电池上,也有不少汽车厂商都透露过基于固态电池打造电动汽车的计划。比如,大众曾宣布计划研发续航1000km固态电池;丰田汽车预计2022年完成固态电池的研发工作,并计划于2030年实现量产;日本经济省更是在2017年宣布出资16亿日元,联合丰田、本田、日产、松下、GS汤浅、东丽、旭化成、三井化学、三菱化学等国内顶级产业链力量,共同研发固态电池,希望2030年实现800公里续航目标。
 
        国家新能源汽车重点科技专项首席专家欧阳明高院士也曾指出,国内不少科研院所、企业布局固态电池领域,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跟赣锋锂业合作,正在推进其产业化,计划2019年量产固态电池。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无疑会决定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动力电池未来发展路径是电解质从液态、半固态、固液混合到固态,最终必将实现全固态的过程。这促使初创公司,大学和特斯拉等知名巨头对电池技术的新一轮投资和研究。
 
        丰田的时间表相对靠谱,固态电池量产可能要等到2030年
 
        然而,固态电池想要进一步发展,尚需解决多重难题。
 
        周楠告诉第一电动:“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发展的关键,固态电池没有液体的浸润,同时也不需要隔膜,只用把固态电解质当成隔膜,放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当中,那么金属物质的材料就变得尤为关键。”
 
        电解质材料是全固态锂电池技术的核心,目前固态电解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大类材料: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聚合物高温性能好,已经有商业化的应用案例;氧化物循环性能良好,适用于薄膜柔性结构;硫化物电导率最高,是未来主要方向。
 
        不过,目前还有几个具体难题需要克服:
 
        一是界面的导电率,固态电池导电率要维持在在适当的水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这样的材料非常难开发。
 
        二是没有找到即兼顾高倍率又能快充的复合性材料,现在用的固态电解质材料只能容纳其中某一方面特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的电阻,在功率密度方面还存在一些待解决的问题,需要从固态电解质、正负极材料上着手。电导率、电池倍率、电池制备效率、成本控制方面都存在不小的挑战,一旦这些问题能够有效解决,必将在未来掀起一场新的电池革命。”
 
        既然困难重重,固态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全面应用,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欧阳明高曾表示,预计全固态锂电池会在2025-2030年之间取得突破。今年5月,丰田动力总成部门的总经理Shinzuo Abe透露:“丰田期望在2020年以后能制造出固态电池,但若要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还需要等到2030年以后。”
 
        已在电池行业深耕十几年的周楠向第一电动坦言:“从跟以往的经验来看,丰田计划和实际情况基本上是能达到一致的。也许在最近这几年里,他们就能够推出固态电池,但具体产能是怎么样,成本能不能适应市场,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固态电池 锂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2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共计5.6GWh,同比上升832.9%

    3月10日,广汽埃安发布新一代动力电池安全技术——弹匣电池系统安全技术,并宣布其行业首次实现了三元锂电池整包针刺不起火,攻克了行业难题,重新定义了三元锂电池安全标准。
    2021-03-11 20:54
  • 2020年中国电动船舶用锂电池出货量达75.6MWh

    ,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电动船舶用锂离子电池出货量达到75.6Mwh,同比增长94.8%。
    2021-01-15 22:33
  • 20年6月新能源车产9万台、锂电池470万度,磷酸铁锂增至36%

    根据崔东树个人测算,2020年6月新能源汽车产量9.1万台,同比下降29%;电池装机总电量约470万度,同比下降30%。20年1-6月的乘用车电池需求1750万度,同比下降42%,表现偏弱。20年6月的三元电池占比达到86%,磷酸铁锂恢复至14%。 从电池配套特征看,市场竞争格
    2020-07-28 12:47
  • 关于三种磷酸铁锂电池型号的简单介绍

    磷酸铁锂电池型号按照电芯外包装不同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电芯主要分钢壳圆柱形、软包铝塑膜和方形铝壳这三种,因此市面上能够看到的磷酸铁锂电池型号多为这三种电芯型号。
    2020-07-15 11:11
  • 2024年锂电池规模将达588亿美元

    联合国贸发会议日前发布专题报告称,电动交通及用于制造可充电汽车电池的原材料重要性日益突出,预计此类原材料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石油能源的重要性正在下降。
    2020-07-10 11:22
  • 2020年1-4月中国锂电池出口额约282.7亿 同比增长16%

    2020年1-4月我国出口锂电池约5.5亿个,同比下降12%,涉及出口金额约为282.7亿,同比增长16%。(数据中的锂电池包含动力电池和数码电池)
    2020-05-27 09:16
  • 一张图了解固态锂电池电解质

    全固态电池作为可替代锂离子电池的下一代电池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全固态电池除了安全和使用寿命长的优点外,还可能有更高的能量输出。
    2019-11-28 09:26
  • 预计锂电池再利用市场到2030年将达到60亿美元

    总部位于伦敦的循环能源存储(CES)周四表示,考虑到全球电动车消费量,预计到2020年,仅中国就将产生约50万吨电池浪费,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到每年120万吨。
    2019-11-01 16:37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