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政府工作报告,标准提升如何重塑传统产业?
时间:2025-03-07 11:45 作者:子蕊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在报告中8处以及7处布局标准化工作,现简要摘录如下: 一、2024年工作 制定修订环保、安全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二、2025年工作 1.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 下文附研究成果: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的“四大策略” 2.完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标准体系和基础制度。 3.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解决标准认证、市场渠道等方面问题。 4.切实保障外资企业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等方面的国民待遇。 5.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 6.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 7.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研究: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的“四大策略” 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是应对这些挑战、推动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通过提高标准水平,能够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策略一:全面梳理传统产业标准体系
(一)组织专业团队开展调研。组建由行业专家、标准化技术人员、企业代表等构成的专业调研团队,深入钢铁、纺织、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的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了解现有标准的实施情况,包括标准的覆盖率、执行效果、存在的问题等。详细记录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标准的需求和期望,收集行业内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后续的标准制修订工作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和实践依据。 策略二:加强标准创新与技术研发融合
(一)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政府出台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金融支持等政策措施,激励传统产业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设立专项研发资金,对开展标准创新与技术研发融合项目的企业给予资金支持;对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收减免,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鼓励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科技成果转化贷款等金融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策略三:强化标准实施监督与认证
(一)建立健全标准实施监督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加强对传统产业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和工作规范。定期对企业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检查,确保企业严格执行标准。建立标准实施监督信息平台,及时发布监督检查结果,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进行曝光和处罚。加强对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投诉举报处理,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策略四:提升企业标准化意识与能力
(一)开展标准化培训与宣传。组织针对传统产业企业的标准化培训活动,邀请标准化专家、学者进行授课。培训内容包括标准基础知识、标准制定与实施、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提高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标准化意识和能力。通过举办标准化论坛、研讨会、展览等活动,宣传标准化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推广先进的标准化经验和做法。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标准化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标准化、参与标准化的良好氛围。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子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