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立:家庭能源型与新能源发展
时间:2015-12-30 14:56 作者:西顾
![]() 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讨一下家庭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发展的话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首先的大背景是随着化石能源的利用,造成了一个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比如说冰川溶化和雾霾。能源需求不断增长,二氧化碳排放指标要降低,这看起来是一个矛盾,我们面对着新的环境的发展和要求这是大势所趋。 第三次工业革命第四个是能源互联,我们看到其他的都和能源有关系。未来互联网技术要与可再生能源即将融合,并为第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人们都可以在加重和办公室生产可再生能源,通过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能源的共享。什么是能源互联网呢?以互联网理念构建的新型信息能源广域网,包括主干网和局域网。 大电网的传输效率有优势,将来能够以互联网作为一个主干网。微网是互联网当中基本组成的元素,是相对于传统大电网的概念,多个分布式能源及其复杂的。家庭储能是微电网的应用,用于安装和发电机系统,用电低谷的时候,用电高峰期的时候,电池组会回馈给电网。 一个基本的功能是作为顶级情况下的备用电源,可以拓展和接纳光伏、屋顶产生的能力。主要是包括储能电池组和逆变器,在我们产品里面是比较大的两个核心元件。 另外少不了BMS和光伏控制器两个关键的元件,包括充电器和控制保护系统的必备元件。家庭储能目前业面临挑战,用户对加入太阳能与电力存储的混合计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长期看来,未来五到十年不可能带来电网的局面,还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第一个是成本的挑战,目前主要是用锂电和铅酸,高于其他技术。另外一个是需要支持性的政策和监管框架,再一个是从收入来源看市场来讲,简单了解一下背景。 主要是家庭储能主要市场分析,首先是德国,现在的电价越来越贵,他们现在补贴已经转向电池系统的补贴,在光伏系统里面增加电池也变的更加有吸引力。2011年日本地震,现在很多的核电站基本都关闭了,因此在太阳能光伏这边的利用非常大。而且日本太阳能系统当地以家用来推广,对日本的补贴政策,从刚开始每千瓦实施来讲,今年7月份降到27日元。 美国目前的光伏市场比较大,做的比较多的是地面电站,家庭储能目前在美国加州这边比较多,因为那边一个是阳光比较充足,第二个是它污染比较重,电价是最贵 的,目前的补贴比较好。 在中国目前的情况和需求来看,建立独立的光伏资源和独立的设备比较少一点。而且上个月国家电网发布新政,家庭发电也可以出售,可以自产自销。除了自己月的电,生育的电可以免费入国家大电网。包括家庭系统,低于一兆的有广阔的市场。 澳大利亚新的补贴标准也很多,目前成为全球屋顶太阳能板安装最多的国家,未来两年内,需求也在不断的加大,价格在一千澳元。 全球在储能市场有不同的扶持,但是这种储能和家庭储能的发展速度和情况并没有达到人们所预期的那种情况。是因为现在储能市场还是处在一个比较早期的阶段,尚未有成型的商业模式。 首先我们讲到价值创造边界可以体现四个方面:客户边界、需求边界、企业边界、行业边界。每一个边界都可能突破成为推动家庭储能的商业模式,都应该做一个相应的调整,与之匹配。 根据价值创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家庭储能的商业模式分为四种类型,第一个是比较模式,第二个是附加模式,第三个是平台模式,第四个是价值整合模式。首先我们要向客户提供差异化服务,比如说像特斯拉在今年4月份推出的,这是一整套系统,能够和当地的电网集成,实现转移负荷和太阳能发电等等。附加模式是动力电池的及时利用,白先生和刘博士都讲了。 能源互联网开放市场竞争,是一个共赢的局面。通过构建一个平台模式,提供服务获取利润,比如说配电侧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等等。第四个是价值整合模式,我们不只是价格竞争,也不只是提供产品,我们都可以采取广告化的运营模式,用户可以收取过路费等等。 基于这几种模式我们雄韬有储能解决方案,因为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周期长,扩张比较缓慢等等这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雄韬公司成立了自己一个融资租赁公司,结合我前面讲到的四种模式,这种商业模式结合雄韬的产品和系统集成,构成雄韬的解决方案,实现节能减排,降低能耗,实现共享。雄韬融资租赁公司周期长、较灵活、低风险,投资少是它的优势,租赁模式也非常多,联合租赁、分成租赁等等。 我们雄韬家庭储能的方案大家可以看一下PPT,类似于一个UPS,可以接光伏。我们有自动充电、自动转换、无人职守、高效率的电力转换系统等等。这张图片是储能应用的研发之一,包括一部分的铅酸系统和锂离子电池的系统,共同在里面运维的。 这是我们在新疆并无电地区光伏独立供电系统项目,解决生活用电困难的项目,用于于十三师离网电站,这些是不同的千瓦时。最后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公司成立于1994,在2007年的时候做海外投资。去年我们公司上市,目前拥有深圳总部和越南一个生产基地。 最后,我给大家展示一下锂电储能解决方案PACK产线,各位可以了解一下。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电池联盟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吕正中:通信基站后备电源的发展趋势分析
- 下一篇:曹林:超级电容器标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