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电池联盟网 > 咖说 > 聊公司 >

电咖张海亮:将来电动车30%的年增长还是有可能会实现的

时间:2018-05-16 14:04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王欣
点击:

        “今年广州车展将是电咖真正的起点,当我们的第二款车型B级SUV正式上市之后,电咖很快会进入到新势力造车的第一梯队。”“在互联网圈里洗个澡,承受压力的能力就变得更强了。”5月11日,电咖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在完成一次“梦想与焦虑”的路演之后,坐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面前,谈起他自己的“造车梦”。
 
       成立于2015年6月23日的电咖,注册资金为2800万人民币。这是一家由互联网巨头、一家历史最悠久的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和一家充电业务综合运营商以及一支优秀的创业团队联合组建的“新能源+智能科技+产业生态链”的新型公司,目标成为实现A00级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第一。
 
       电咖首款产品第一款产品EV10定位为A0级轿车,已于去年11月量产上市,补贴后售价为6万元左右。如今,电咖正集中打造第二款重磅主打车型——一款5座SUV。此外今年4月4日,电咖汽车位于绍兴的整车生产基地正式破土动工。
 
      不过,当下新势力造车企业纷纷遭到并无创新的质疑。那么,新势力造车还有没有机会?电咖又将如何发展?带着诸多疑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独家对话张海亮,试图了解他的“造车逻辑”。
 
      “不要把梦想当成现实”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很多造车新势力在北京车展集中亮相。随后,李书福公开表示“用互联网思维、用概念去忽悠消费者”。媒体也产生了一轮大讨论。新势力造车创新到底在哪?市场到底有没有给他们机会?
 
       张海亮: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个人觉得,每家新势力造车企业都强调创新,但创新的同时,不能忘记“车还是车”。李书福讲的意思是新势力造车首先要把车做好,创新还要讲基础和本质。李书福在提醒一些投入到汽车行业两三年的企业要关注汽车的本质,不要光在市场上讲自己的创新,不要光去抓眼球,而是应该在真正在造车同时关注汽车质量,此外性价比和体验也要做到极致。我认为,李书福的话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和告诫,不要把梦想当成现实来讲。
 
     《21世纪》:有一种说法,吉利那个时代因为中国汽车市场有高速的增长,所以给吉利逆袭的机会,新势力造车是不是有这样的机会?
 
       张海亮:机会还是有的。现在是国家推广电动车,而且互联网技术、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直接嵌入电动车,这个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国家这几年推广新能源汽车,肯定会有一个洗牌过程,但电动车的增长,我个人觉得比2008、2009年传统车的增长还要快。所以,全部车企都进入新能源市场,对大家来讲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这方面,如果企业精耕细作去布局的话,其实面临的市场机会可能跟当时李书福百分之二三十增长的机会是一样的,将来电动车30%的年增长还是有可能会实现的,未来会有3—5家新势力车企能够存活下来。
 
      《21世纪》:威马此前低价入市,电咖的定价策略是怎样的?关于竞争,你如何看新势力造车企业真正的竞争对手?
 
       张海亮:首先国产品牌和合资品牌的竞争,我们不用怕。自主品牌工艺水平和性能不断提升,已经蚕食了合资品牌的份额,自主品牌占比已经在不断提升。
 
       国内品牌之间竞争需要看功底。因为我们互相之间创新意识和商业模式、实现方法是类似的,大家想法趋同,同质化竞争还在,但是要保证品质、性能和颜值。其实品控不会花费太大资金,但需要在制造过程中一点都不能妥协。跟其他新势力造车势力相比,我们产品布局很有竞争力,覆盖A0级轿车、5座SUV、7座SUV高低端的细分市场。
 
     《21世纪》:新势力造车企业里有一种观点,希望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开发平台,规模扩大之后,零部件供应体系才能有保障。你怎么看?
 
       张海亮:我们成本控制很合理,而且我们比较了解产业和供应链的情况,非常清楚各类零部件的价格,而且长期的合作和信任使我们更能说服零部件供应商。
 
       其实,很多供应商不愿意给新势力造车合理的价格,就是怕新企业搞砸了,投入之后损失惨重。但是,如果零部件供应商肯相信你的话,生产就不会出现问题。现在我们规划了两个平台,大小车型都会共用平台,很多零件可以共用。未来还会再开发一个平台。另外,我们跟传统车企、比如代工企业东南汽车的合作肯定会一直持续下去。
 
     《21世纪》:你从互联网企业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张海亮:在互联网企业“洗过澡"的人,承受压力的能力变得更强了。互联网最要紧的有两点,第一是每时每刻在迭代、非常重视用户体验,第二是传播方式更直接。以前,车企工程师思维是很任性的,自己觉得这个好,即便客户不接受,也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干,但是我们一定要有“迭代”和用户的意识,发现不好的问题马上去改造。
 
       打造两款车型资金门槛不会超过80亿元
 
     《21世纪》:在供应链方面,最近电咖成立了一个投资上下游产业基金,接下来会投哪些项目?
 
       张海亮:目前我们手上有很多项目在谈,投资主要会围绕新能源产业技术及供应链方面进行投资,比如电机、电池、燃料电池等领域。
 
     《21世纪》:电咖融资的情况如何?你是否认同“造车200亿的资金门槛”的说法?
 
       张海亮:目前正在融资,融资是永远的话题。关于造车资金门槛,这取决于汽车生产规模,如果开发两个车型,能做到30万辆的话,总体资金不会超过80亿元。
 
     《21世纪》:现在很多独角兽企业可能有上市的规划,电咖如何规划?达到什么样的体量会考虑上市?
 
       张海亮:我们更多考虑在大陆和香港,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话,尽早上市。估计两三年之内。
 
     《21世纪》:有种说法,蔚来、威马、拜腾、小鹏是国内新势力造车企业中的“四小龙”,而电咖还在第二梯队?
 
       张海亮:这种梯队的说法还为时过早,大家都还没有量产交付,而我们近期将跨越1000辆的销售。而且,现在我们第二款SUV还没有宣传,我们把今年广州车展作为真正的起点,那时候我们肯定会进入第一梯队。如果没有产品,光宣传企业形象的话,这样的宣传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21世纪》:未来电咖的产量规模是怎样规划的?
 
       张海亮:我们比较理性,绍兴的生产基地加上东南汽车合作生产的规模,加起来差不多10万台。
 
     《21世纪》:电咖的电池和谁合作?和BAT这样的互联网企业有什么样的合作?
 
       张海亮:主要看电池的性价比,我们就会替消费者做好把关和选择。另外,我们和BAT也会在一些领域展开合作,但还没有涉及融资领域。
 
      《21世纪》:在营销方面,很多新势力通过建立线下体验店来进行渠道搭建,电咖采用的是什么样的方式?
 
       张海亮:目前我们正在与庞大、永达等大型经销商合作,筹划建设线下体验店,售后方面则更多整合现有社会资源。我们与经销商集团的合作不同于传统的4S模式,主要通过城市展厅,打造小而精的体验店,强调便利性和品牌形象。此外,我们也会和很多新能源汽车的玩家比如Evbuy等专业新能源经销网络合作。
 
       另外,在渠道下沉方面,会建立一些预备店,这种店类似oppo手机的模式,投入会更低。对于我们的高端品牌,我们会在一些一线城市高端商场,建品牌体验中心。
 
       《21世纪》:关于投资产业链,您谈到了移动出行,在这方面电咖有哪些准备?
 
       张海亮:移动出行肯定要布局的。我们现在两个细分市场都要抓,既要做代表个人出行要求的高端车型,也会做满足共享出行要求的小型车。现在出行的特点是城市碎片化,要求小型化、高颜值和安全性。如果3—5年之后,自动驾驶能够实现的话,将来大概率的事件是分时租赁和网约车会合并。
 
       网约车的价值在于调动司机的功能,而分时租赁的价值在于自主性,分时租赁更接近无人驾驶场景下的调度平台。真正的应用场景是,根据城市交通热点的分布,车辆可以在自动驾驶模式下,通过逻辑计算,得出热点需求,进行车源的自动补充,甚至可以在最后几公里范围内实现自动泊车。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新势力造车 电咖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3100736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