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材料”石墨烯频频受追捧 产业化之路有多远?

时间:2016-01-15 08:56来源:中国化工报 作者:西顾
点击:
 
        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石墨烯不仅抢占了新材料领域的“头条”,还受到了众多科研院校和企业的追捧,有关石墨烯的消息也频频出现在各大媒体。记者了解到,仅2015年黑龙江省就有几家企业相继建厂,并与各大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石墨烯项目。
 
  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内,人们不仅耳熟了石墨烯,也渐渐了解了石墨烯。那么,目前我国石墨烯发展现状如何?何时才能真正实现工业化?我国石墨烯的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促进石墨烯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
 
  先导产业初打造
 
  据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卢红斌介绍,根据诺贝尔奖获得者Geim和Novoselov的定义,石墨烯是指“具有蜂窝晶格结构的、单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碳膜”。然而,学术上有许多研究涉及多层堆积的石墨烯片层,因此,现在人们往往将其分为“单层石墨烯”和“少层石墨烯”(小于10层)”,而10层以上的人们通常称之为“石墨微片”。这应该是目前石墨烯国家标准中最终确定的定义,也是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观点。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沈万慈介绍,继2004年之后石墨烯在全世界都热了起来,后来在国际会议上确定,1~10层公认为是石墨烯,超过10层以上的叫纳米石墨片。现在网络上也有叫类石墨烯产品或是多层石墨烯,其中类石墨烯接近石墨烯,但不是石墨烯,多层石墨烯叫法也是错误的。真正充分表现石墨烯高强度、透光、导电性等特点,是越薄越明显,尤其是单层最明显。例如从透光率来说,5层以上基本不透光。
 
  沈万慈还介绍,目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基本有两类:一类是以氧化还原技术为代表的剥离方法;另一种是气相化学合成,也就是CVD方法。这两类产品不一样,用途也不一样。而目前用天然石墨等制备石墨烯,最多采用的是氧化还原法,用强氧化剂处理石墨成为氧化石墨,然后使之剥离分散成为氧化石墨烯,再经还原以后才是石墨烯。
氧化还原法制备的是石墨烯粉体和浆料等,通常计量单位为克、千克、吨等。采用CVD方法制备的是石墨烯膜,成本较高,但其利用价值也高。这类产品的计量单位是平方米。真正能够发挥石墨烯性能的,特别是在电子产品上有应用前途的是石墨烯膜,比如触摸屏等都是由石墨烯膜制成。

 
  《“十二五”期间中国石墨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已申请了2200多项石墨烯专利技术,占世界石墨烯专利总数量的1/3。实际上,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各地政府已经瞄准石墨烯这一新材料,并相继成立了一系列石墨烯产业化基地,包括宁波石墨烯产业园、常州江南石墨烯研究院、无锡石墨烯产业化示范区、青岛国际石墨烯创新中心和重庆石墨烯产业园。此外,多个省份如安徽、黑龙江、湖南等也已开始着手筹划石墨烯产业发展规划。
 
  经过几年的前期准备,我国已将石墨烯列入“十三五”重点发展的基础新材料,一系列相关政策也于近期出台。其中,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于2015年11月30日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提出,把石墨烯产业打造成先导产业,到2018年,石墨烯材料制备、应用开发、终端应用等关键环节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产品标准和技术规范基本完善,开发出百余项实用技术和样品,推动一批产业示范项目,实现石墨烯材料稳定生产以及在部分工业产品和民生消费品上的产业化应用。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产业体系,实现石墨烯材料标准化、系列化和低成本化,建立若干具有石墨烯特色的创新平台,掌握一批核心应用技术,在多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形成若干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石墨烯企业,建成以石墨烯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可以预见,我国的石墨烯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可望取得快速发展,并拉动包括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交通运输、电力等诸多产业的发展。
 
携手共推促发展
 
  如何让石墨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许多业内人士的目标,也是正在寻找和研究的方向。面对几近疯狂的炒作和急功近利的现象,在质疑石墨烯产业化之路到底有多长之时,业内专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就产业发展,沈万慈认为,所谓先导产业,就是石墨烯作为最基础的新材料,带动下游产业应用,形成产业链。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踏踏实实做好石墨烯应用研发工作,就是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出终端产品,市场认可,有一定的需求量,哪怕一年几百吨,也能形成一个产业链。他分析,前几年在制备方法上做了很多研究,现在氧化还原方法已经比较成熟,CVD制备石墨烯膜也达到一定的规模。但现在终端产品基本上都是样品,比如触摸屏、超级电容器、导电剂、海水净化膜等,不是最终产品,没有形成批量生产。一个材料如果没有应用市场,不可能形成产业。所以,要特别加强技术研发,真正开发出终端产品并被市场认可。
 
  沈万慈指出,石墨烯应用的最重要领域是电子技术,在微电子技术向纳电子技术的转型中,石墨烯材料会起到主要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国内相对较少,需要加强。
 
  刘荣华则认为,应该从国家层面统筹或规划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每个地方应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避免产能过剩。地方政府也可以整合当地科研机构资源,对接或服务这些石墨烯企业。此外,政府还应出台相关政策来支持石墨烯产业发展。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总院高级工程师刘冠伟认为,氧化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类物质从性能上来说不算太出众,想要制备出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比较困难。制备高性能的石墨烯材料,开发真正的高端用途,可能更为符合国家希望依靠石墨烯实现做大做强中国工业,实现产业升级的期望。
 
  针对石墨烯产业的发展,袁国辉也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制定国家石墨烯产业化发展战略和规划。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搭建好若干产学研研发平台或产业园区,有针对性的重点布局,重点攻关,避免重复投入和低水平重复性研究。一方面,要加强真正原创性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高度重视面向产业化的关键技术和工程化研究。二是在有发展条件和研发基础的地区,建立若干石墨烯工程技术中心,面向市场,重点研发各具特色的石墨烯产业化技术及产品,并进行推广。三是鼓励石墨烯材料及相关产品的应用技术研发和商业化生产,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具有研发和市场能力的企业做强做大,要扶植起若干具有全局性作用的龙头企业。四是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具备发展潜力的石墨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利用市场的力量规范石墨烯产业的发展。
 
  同时,袁国辉还对黑龙江省发展石墨烯提出了具体建议:一是在全省一盘棋的思想下,规划以哈尔滨为中心,建立石墨烯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研发,产业技术孵化基地,以鸡西、鹤岗为两翼,建立石墨烯及高端石墨新材料生产基地;二是以哈尔滨万鑫石墨谷产业园为载体,在哈尔滨市建立石墨烯产业研发及应用研究平台,建设企业化运作、开放式的石墨烯研发、检测公共服务平台;三是省政府应给予石墨烯产业非常规、高强度支持,设立专项资金给予石墨烯产业园区定向支持,同时搭建融资平台优先支持石墨烯产业;四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天然石墨制备粉体石墨烯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和薄膜石墨烯制备关键技术研究,支持石墨烯产品开发及应用技术研究;五是以黑龙江省石墨类新能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贝特瑞—哈工大联合实验室为基础,建设和申报国家级石墨新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六是设立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参与相关石墨烯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促进黑龙江省石墨烯产业标准化建设。
 
概念炒作帮倒忙
 
  虽然三部委的《意见》出台时间不久,但石墨烯这一概念却早已深入人心。国内外各大媒体相继报道了石墨烯电池、手机屏等相关产品,一些企业纷纷把发展导向引向石墨烯。几年时间里,石墨烯就已在国内以迅猛之势发展起来,不觉让人们惊奇石墨烯产业发展速度之快、产品性能之好。但是在这些“光环”和惊奇的背后,一些业内专家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目前石墨烯产业的这种“红火”现象并不正常,而且石墨烯产业目前来说是先导产业,还没真正形成自己的产业,发展背后还存在着一定困难和问题。
 
  首先,炒作、急功近利现象明显。现在只要随意在互联网上搜索石墨烯,就会有大篇幅有关石墨烯、石墨烯电池的报道扑面而来。沈万慈认为,现在对石墨烯炒作得太厉害,有些东西不太真实。现在石墨烯产业确实正在发展,而且发展势头非常好,将来也会形成一个很大的产业。但是现在还没有真正形成产业。从产业发展情况看,目前制备石墨烯的技术基本具备,正在实现产业化,如宁波墨烯、常州第六元素公司等,建了每年百吨级生产线。不过真正的产量很有限,卖出去的产品更少,大多是送出去做实验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袁国辉也认为,目前,国内的石墨烯研究存在太多急功近利的行为,也存在太多的炒作嫌疑。比如,我们经常可以在媒体上看到与石墨烯有关的研究进展和某种石墨烯产品的问世,但实际进展、产业化研发和市场情况并不乐观。在石墨烯产品的产业化技术发展上,存在一哄而上、炒作痕迹明显的现象。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是石墨烯概念炒得太火,某些新闻媒体对石墨烯应用的报道存在偏差或夸大,缺乏客观性,导致相关部门或企业对于石墨烯的认识存在误区,造成一种好像很简单,“短平快”一夜暴富的氛围。二是有个别企业想通过“引入”石墨烯,从而得到国家和政府的资金支持等。
 
  沈万慈认为,不同于其他新材料产业,石墨烯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领域,但同时也是处于成长过程中的新领域,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立竿见影看到效益。而这种一哄而上的现象,造成的最大危害则是上一大批低端同质的项目,实际上技术、人才、资金都不靠谱,最终造成浪费,给石墨烯产业健康发展帮倒忙。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荣华也指出,目前全国有多个地方在规划石墨烯生产基地,功能性都差不多,未来会出现同质化竞争,最终导致价格竞争,不利于行业的发展。此外,目前大部分石墨烯企业经济实力很弱,基本都是科研院校的研究人员出来创业。而石墨烯产业是技术+资本密集型行业,这些企业持续投入研发,若没有外来资本介入,这些石墨烯企业最终会退出该行业。
 
  其次,产业化制备技术还需要经受市场考验。沈万慈指出,没有长时间批量生产的生产线都是不稳定的,如果有市场连续生产都会有问题。所有产业都是这样,第一批样品出来以后,在运行过程中都会不断地出现问题,不断改进,最后才能形成成熟的技术及设备。
 
  卢红斌认为,多数企业采用的规模化制备技术需进一步完善,这体现在多个方面,如产品质量、环保压力、工艺过程优化和批次稳定性以及下游创新性应用的开发与推广。虽然石墨烯产业链初步形成,但盈利能力不足,这往往和技术革新进步以及企业运营模式密切相关,研发投入普遍不足。
 
       再次,目前石墨烯生产企业多是小企业,且融资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资本介入现阶段仍存疑虑,观望中居多。“从产业技术研发的企业看,国外长期系统性石墨烯研究的大多是具有雄厚实力的大企业,或者是在政府支持下进行的系统性研发,如三星、LG、IBM等国际大公司都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石墨烯进行长期的系统研究。欧盟更是投入巨资,将石墨烯研究列入未来新兴旗舰技术项目,并设立专项研发计划,该计划将在未来10年内获得10亿欧元的经费。而国内多是小作坊式的企业,真正有雄厚科研实力的大型上市公司的直接参与还较少,缺乏龙头企业的引导以及雄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基础来支撑。”袁国辉这样表示。
 
  因此,石墨烯产业化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沈万慈认为,去年年末出台的《意见》中指出把石墨烯打造成先导产业,但还没有形成产业。当前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时期,并没有走向产业化,短期内成支柱产业还不太可能。
 
  卢红斌也分析称,石墨烯制备技术虽已成熟,但是在石墨烯陆续投放市场时,还会经受市场的考验;针对下游应用领域,科研人员还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技术,针对每一个应用领域的要求,优化每一个石墨烯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但这个过程不是短暂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若干年的积累。
 
  【相关评论】实现市场对接是关键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卢红斌:
 
  “十三五”开年之时,发展石墨烯产业非常有意义。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推动和发展,那就要看谁推动得力、方法得当。石墨烯产业不像其他传统产业,更需要有技术的完善和推动来打开市场。我建议,发展石墨烯产业的切入点,应该把上游生产企业与下游应用市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健康快速发展。但关键问题是,目前很多石墨烯企业对下游应用市场不熟悉,与下游应用脱节。这是导致石墨烯产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一个主要问题是,石墨烯产业的发展方向,一定要明确和准确,寻找能够很好改进下游产品运用的新领域。现在有的企业开始做电缆、涂料、散热材料等,这些都会对现有的产业带来很好的推动作用。就拿高分子材料领域来说,导电或消除静电问题一直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而石墨烯就为这样的问题提供了很好的途径,是解决高分子材料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案,其他材料不可替代。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教授袁国辉:
 
  我认为,今后应引导、鼓励石墨烯上游和下游企业进行联合攻关,促进石墨烯产品快速进入市场并获得应用。而联合的方式则是在政府推动的前提下利用商业机制,通过商业行为和市场力量推动,会比行政推动更实一些。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协会石墨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刘荣华:
 
  石墨烯产业应努力形成“政产学研金”协同创新的特色发展模式,政府与企业“热情拥抱”,科技与金融“完美结合”。我认为,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研究或开发石墨烯,尤其是下游应用企业更具备优势。现有的石墨烯企业可以联合下游应用企业一起研究或开发石墨烯。此外,地方政府在规划石墨烯生产基地时,应打造成产业链集群,不仅仅包括石墨烯制备企业,而且有必要引进下游应用企业。
 
  华升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永宝:
 
  石墨生产企业应研究下游应用领域,与下游企业对接,这样更有利于生产企业的发展。只有生产企业的产品应用到下游领域中,才能把产品真正推广出去;反之,则不能量产,很难形成工业化。并且根据下游客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产品,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也避免了资金损失。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直击“绿色能源·智能制造” 共话动力锂电池技术进展与智能

    2017年3月1日由中国电池联盟、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北京理工大学支持,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大型公益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暨动力锂电池技术进展与智能
    2017-03-03 18:48
  • 中国将建”四纵四横”城际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

    1月17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适度超前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大力发展港口岸电、机场桥电系统,促进交通运输以电代油。 规划提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四纵四横城际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新增超过800座城际快速
    2017-01-18 17:48
  • 奥迪国产“电动车”将上市 年产近4千辆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第一辆新能源车是奥迪A6(A6L e-tron),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要满足多项审核来确保满足中国政府的相关要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这样说。 A6L e-tron基于目前国内在售的新款A6L打造,是一款豪华中大型插电混动车
    2016-08-09 17:51
  • 防患未然,山东“无死角”清查行业“家底”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全省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省内低速电动车企业进行一次无死角的摸底。 相关统计显示,作为国内低速电动车第一大产业集群,山东省2015年低速电动车产量高达34.7万辆,远高于同期全国
    2016-08-09 17:05
  • 国家引入行业中的“鲶鱼”,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进入井喷期,汽车安全等问题也开始暴露,如何能够推动新能源产业稳健发展?这不仅需要制定更加科学、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为这一行业引入类似于特斯拉这样的鲶鱼,搅动竞争也是必行之举。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
    2016-05-27 12:02
  • 机构抢筹,“锂电池风”劲刮不止

    尽管有多重利空影响,但昨天在锂电池板块的带动下,大盘再次经受住了2800点的考验,并企稳反弹,收复5日均线。锂电池板块也成了近期能够持续活跃的板块。 私募认为,没有成交量,短线的反弹高度有限。操作上不要追高,可以关注低位个股。 机构继续抢筹 锂电
    2016-05-18 16:19
  • 安瑞达:“专注+专业”抢占动力隔膜市场

    核心提示:5月23日,备受业界瞩目的2016第八届高工锂电产业高峰论坛暨2016高工金球奖评选启动仪式将于深圳四季酒店举办。届时,来自材料、设备、电池、BMS、整车等锂电产业链企业的近400位嘉宾将共聚一堂,就当前行业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
    2016-05-18 13:31
  • 充电运营:“硬件”与“软件”缺一不可

    今年起,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这意味着政府主管部门已从硬件技术标准上规范充电设施的建设。 尽管硬件细节落地,但市场的软件标准仍然缺失充电桩的运营仍存问题。虽然充电基础标准已经得到确定,但充电协议和支付端不兼容的
    2016-04-29 09:21
  • 解析碳酸锂和多晶硅“涨”的不同

    锂电池产业链的泡沫之争大概归结为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的价格泡沫是否可持续,动力锂电池是否马上产能过剩这两点。先来回顾碳酸锂、六氟磷酸锂的涨价概况。 碳酸锂: 碳酸锂是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电池用锂纯度要求为电池级碳酸锂。15年
    2016-04-29 09:18
  • 北京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规划出台 900米内一“桩”

    北京市发改委昨天公布《北京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本市充电设施服务网络可保障6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城市核心区、通州新城、亦庄、延庆冬奥区域的充电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 昨天发布的《专项规划》描绘了北
    2016-04-22 10:39
专题
相关新闻
  • 直击“绿色能源·智能制造” 共话动力锂电池技术进展与智能

    2017年3月1日由中国电池联盟、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电池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北京理工大学支持,佛山市金银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大型公益绿色能源智能制造暨动力锂电池技术进展与智能
    2017-03-03 18:48
  • 中国将建”四纵四横”城际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

    1月17日从国家发改委获悉,《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正式印发,规划提出适度超前建设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大力发展港口岸电、机场桥电系统,促进交通运输以电代油。 规划提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建设四纵四横城际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网络,新增超过800座城际快速
    2017-01-18 17:48
  • 奥迪国产“电动车”将上市 年产近4千辆

    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第一辆新能源车是奥迪A6(A6L e-tron),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要满足多项审核来确保满足中国政府的相关要求,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这样说。 A6L e-tron基于目前国内在售的新款A6L打造,是一款豪华中大型插电混动车
    2016-08-09 17:51
  • 防患未然,山东“无死角”清查行业“家底”

    日前,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全省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进行全面调查的紧急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省内低速电动车企业进行一次无死角的摸底。 相关统计显示,作为国内低速电动车第一大产业集群,山东省2015年低速电动车产量高达34.7万辆,远高于同期全国
    2016-08-09 17:05
  • 国家引入行业中的“鲶鱼”,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进入井喷期,汽车安全等问题也开始暴露,如何能够推动新能源产业稳健发展?这不仅需要制定更加科学、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为这一行业引入类似于特斯拉这样的鲶鱼,搅动竞争也是必行之举。 汽车安全系统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主
    2016-05-27 12:02
  • 机构抢筹,“锂电池风”劲刮不止

    尽管有多重利空影响,但昨天在锂电池板块的带动下,大盘再次经受住了2800点的考验,并企稳反弹,收复5日均线。锂电池板块也成了近期能够持续活跃的板块。 私募认为,没有成交量,短线的反弹高度有限。操作上不要追高,可以关注低位个股。 机构继续抢筹 锂电
    2016-05-18 16:19
  • 安瑞达:“专注+专业”抢占动力隔膜市场

    核心提示:5月23日,备受业界瞩目的2016第八届高工锂电产业高峰论坛暨2016高工金球奖评选启动仪式将于深圳四季酒店举办。届时,来自材料、设备、电池、BMS、整车等锂电产业链企业的近400位嘉宾将共聚一堂,就当前行业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
    2016-05-18 13:31
  • 充电运营:“硬件”与“软件”缺一不可

    今年起,电动汽车充电接口及通信协议5项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这意味着政府主管部门已从硬件技术标准上规范充电设施的建设。 尽管硬件细节落地,但市场的软件标准仍然缺失充电桩的运营仍存问题。虽然充电基础标准已经得到确定,但充电协议和支付端不兼容的
    2016-04-29 09:21
本月热点
  • 注册资本近1.15亿元!两巨头成立电池回收企业

    近日,广州优美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优美)正式成立,公司由优湃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与格林美集团下属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力再生)携手打造。 据了解,广州优美注册资本约1.1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化工产品销售
    2024-04-16 10:29
  • 宁德时代、科达利、特斯拉等发力这一新赛道!

    4月22日,科达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台湾盟立台湾盟立、台湾盟英拟共同投资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科盟)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书》。深圳科盟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书》。深圳科盟注册资本拟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公司以现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续航里程1000公里!宁德时代发布神行PLUS电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车展上,宁德时代举行乘用车新品发布会,发布神行PLUS电池,续航里程1000公里。同时,充电10分钟可续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牵手长安汽车 共同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拟与中国长安、长安汽车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合作开展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业务。目标打造成为西南区域领先的电池回收标杆企业。 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8亿元,其中公司拟出资882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亿元!这家公司拟在摩洛哥投建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4月26日晚间, 中科电气 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计划通过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区新设全资子公司, 以间接投资方式设立摩洛哥项目公司,实施一项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 据了解, 项目计划总投资
    2024-04-29 18:25
  • 全固态电池三大技术路线,谁将最终胜出?

    近年来,凭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受到市场关注,最新消息不断。
    2024-04-22 18:17
  • 锂矿龙头一季度预亏超36亿元,收深交所关注函!

    4月23日晚间,天齐锂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转亏。 同日晚间,深交所对天齐锂业下发关注函,要求其结合主营业务开展情况、产品产销量、产品价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亏损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说明是否存在持续亏损风险等。 锂
    2024-04-25 09:30
  • 又有车企公布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当地时间4月16日,日产汽车公开全固态电池试生产线的预定设置场所,在生产发动机等的横滨工厂建筑内确保了约1万平方米空间,为搬入设备推进施工。 日产计划2025年3月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目标2028年度实现量产。据日产介绍,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
    2024-04-18 08:43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