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数年前建成的金太阳光伏电站,经过三年运行后再次进行检测,有相当一部分组件的功率衰减超过10%;在甘肃敦煌的一座特许权光伏电站中,组件的蚯蚓纹不时可见,虽然短时间内不会带来功率衰减,但隐患非常大。提供这种组件不管是在2013年版还是2015版的《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中均为严格处理的对象,目的就是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中国光伏电站发展的早期,金太阳项目和国家光伏特许权项目时期,劣质组件或低价组件在市场上一度受欢迎。
敦煌某特许权项目中组件出现的蚯蚓纹
英国经济学家格雷欣发现一种现象,两种实际价值不同但是“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往往会更容易在市场上流通。所谓劣币驱逐良币的格雷欣法则在提出的四百多年里体现在社会各个层面,光伏行业也不例外。
“良币”与“劣币”的竞争
2015年5月17日,中国建材检验认证集团国家建材工业太阳能光伏(电)产品检验中心副主任肖鹏军完成了工信部第四批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入围企业的工厂核查工作回到北京。肖鹏军及其团队在过去一个月中完成了对第四批总计51家企业的核查,“加上13—14年完成的前三批175家的核查,目前有220多家满足行业规范条件。这其中有100家企业涉及组件制造。”根据该规范条件的要求,组件企业的年产能不能低于200MW。根据中国光伏产业协会的调查,2014年中国电池片、组件产能进一步增大,同比增幅32%和27%,其中前十名的电池片、组件企业占总产能的52%和56%,该协会秘书长王勃华表示产业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电池片和组件的产能利用率较低,其中电池片方面利用率低于70%。从前十家的产能利用率来看,电池片TOP10的产能利用率达到90%,组件TOP10则为85%以上。
从宏观数据上看,光伏行业中的“劣币”已经没有太大的生存空间,但从具体的项目中,仍有不少电站使用了便宜的劣质组件。一位曾就职于检验认证公司的人士向光伏們表示,在其工作经验中发现,大的企业也会生产劣质组件,小的企业同样能生产出优质组件,光伏组件的“良币”和“劣币”与生产企业的规模没有必然联系,而与市场的需求和价格有关。在组件销售方面积累了五年经验的晶科能源副总裁姚峰表示,“价格低、功率低的组件还是会有市场的。目前行业还是缺乏价高质优的观念,虽然业主对组件招标制定了高的质量,但是又最低价中标,就会有一些小的企业其实达不到质量要求但宣称能满足,并且靠低价中标。”
清华阳光下属的专注于光伏电站投资的某基金投资总监徐立认为,“首先要看品牌,如果组件价格特别低我们会分析原因,只要能满足技术要求就可以。”徐立此前曾分别就职于中电投的采购部门及中建投资本与SunEdison共同成立的中国新能源产业基金,他分享了其工作经验中对组件采购的要求,“中电投一般都会每年更新其供应商名录,只有入围的企业才有资格投标,分技术和商务两个部分,后者主要是价格。中建投资本则对组件要求更高,必须是行业前十名。”
在中建投资本工作时期,徐立考察了大量已建成的光伏电站,“收购建成的光伏电站,已经没法对组件进行全部检查,只能从功率判断,进行抽查。”在某民营企业正在建设的光伏电站中,徐立抽查了二十块组件,发现平均每块组件功率会比标称低3%-4%,这一点最终导致中建投资本放弃对该项目的收购。徐立发现该电站用了业主自己生产的组件。事实上,组件企业在自己投资建设的电站中用库存产品或相对劣质的产品是一个普遍现象。在另一个电站中,中建投资本的团队发现其所用的组件并不在他们的供应商名录中,虽然该厂家是中国前十名的企业,他们在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及厂检等论证后认为符合要求后才已经签署收购协议。
在一座电站中,部分组件的减反膜出现质量问题,熟悉内情的人士透露,“膜变质和膜脱落直接导致组件功率衰减。”该人士表示,减反膜可以增加20%的透光率,换算下来能增加5瓦的功率,“膜的成本每瓦只有,但能给组件企业带来4分钱的收益。而膜的损坏则导致功率衰减超出预期。”包括膜在内,有很多因素使得组件成为“劣币”,而一些因素是新的技术并未得到有效的验证,“如玻璃厚度、硅片厚度等新的技术带来的提升可能在实际应用中表现没那么好。”
辅材的选择也是组件“良币”与“劣币”的差别
肖鹏军在进行工厂核查时也发现一些企业的产能质量并不乐观,“根据2014年的数据,部分企业如果按照2013版的要求(多、单晶组件效率不低于14.5%和15.5%),大约20%的产能不符合要求;如果按照2015版的要求(多、单晶组件效率不低于15.5%和16%),则有50%不符合要求。如果按照领跑者效率(多、单晶组件效率不低于16.5%和17%),这个比例就更少了,在第四批中寥寥无几。”肖鹏军强调,上述部分数据是一年前的,很多企业在这一年都提升了产品效率,并表示工信部已经口头通知,今年下半年要对进入名单的所有企业再进行抽查,并有可能启动名单退出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氢燃料电池无人机首次应用于光伏巡检2017-03-13 14:31
|
直击“绿色能源·智能制造” 共话动力锂电池技术进展与智能2017-03-03 18:48
|
风电光伏走出政策温室 未来五年力争平价上网2017-01-06 13:46
|
奥迪国产“电动车”将上市 年产近4千辆2016-08-09 17:51
|
防患未然,山东“无死角”清查行业“家底”2016-08-09 17:05
|
国家引入行业中的“鲶鱼”,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2016-05-27 12:02
|
机构抢筹,“锂电池风”劲刮不止2016-05-18 16:19
|
安瑞达:“专注+专业”抢占动力隔膜市场2016-05-18 13:31
|
充电运营:“硬件”与“软件”缺一不可2016-04-29 09:21
|
解析碳酸锂和多晶硅“涨”的不同2016-04-29 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