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日前在《求是》杂志上撰文认为,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
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前所未有,推动
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已进入关键阶段。
深刻认识我国装备制造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苏波分析,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复苏存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大国货币政策、贸易投资格局、大宗商品价格的变化方向都存在不确定性,短期内难现强劲复苏势头,这对出口导向特征明显的
装备制造业将形成较大的结构性制约。
其次,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给我国
装备制造业带来双重挤压。国际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力图抢占高端制造市场并不断扩大竞争优势。同时,新兴经济体依靠资源、劳动力等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与我国形成了同质竞争。在这种局面下,有的跨国资本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有的则考虑将中国工厂迁至其他新兴国家。我国
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中低端分流”的双重挤压。
“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国民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苏波认为,
装备制造业每年25%超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一些行业生产已接近或达到历史峰值,过度依赖投资拉动和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从当前看,我国
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坚实。2013年,我国
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0万亿元,占全球
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多数产品产量居世界首位;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蛟龙”载人深潜器取得重大突破,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13家中国大陆装备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行列,企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从中长期看,支撑我国
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没有改变,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加,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
苏波认为,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为
装备制造业由大变强提供巨大动力。我国
装备制造业发展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但根本还是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市场功能发挥不够。而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当前,“四化同步”发展为
装备制造业创造巨大需求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互联网与新能源、新材料、增材制造等成为引领力量,其核心就是制造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它将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新兴业态产生,重塑全球
装备制造业格局。
苏波同时表示,未来我国高端
装备制造业将获得巨大发展空间,到2020年,我国高端
装备制造业规模在
装备制造业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高到25%,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路径
考察先进的工业化国家,其
装备制造业普遍具有一些共同特征:一是雄厚的产业规模,表现为具有成熟健全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规模在全球占有相当比重;二是优化的产业结构,表现为基础配套能力强,高端装备比重高,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跨国企业;三是良好的质量效益,表现为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质量水平和劳动生产率高,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四是持续的发展潜力,表现为具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长期发展潜力,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综合分析这些国家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路径及演进规律,从我国当前现状及趋势出发,苏波认为全面建设
装备制造业强国,必须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引领、基础支撑、绿色发展”的方针,分步骤分阶段完成从
装备制造业大国向强国的战略转变。
(责任编辑:admin)